框架结构的,比如说卫生间或着其他开间很小地方的隔墙,我梁宽可以做小于200mm么? 规范说框架梁不宜小于200mm,是针对所有梁么?
搞结构设计也搞了一段时间了,工作的地点也从黑龙江到了山东。有的时候,我觉得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设计理念,见得稍微多一点,反而让自己更糊涂了一点。现请教各位大虾一个问题:普通梁在设计时,经常可以见到一些构造手册上在关于宽高比的问题上,建议取值为1/2-1/3.5。我们原来也是这么设计的,但是到了山东,这边在一般高层框架结构的设计时,见到不少图纸,上面的梁高宽比都接近1了,我觉得这点有点不太符合抗震设计的“强柱弱梁”和“强剪弱弯”要求。但每当问起他们的时候,他们总是说,为了不使柱子的宽度比梁大太多,也为了使梁下部的受力钢筋能一排排开,这是什么理论?梁宽和柱宽之间到底有没有什么具体要求?(例:十层框架结构,带一层地下室,一层柱大小为700x700,柱距6.6m,梁却采用500x700。我个人认为300x700足以,而且经过计算也可以满足要求。现工程已施工
求助一个问题。 最近碰到图纸上的构造柱比梁宽, 长这样的。 然后我想知道的是施工的时候是怎么施工的呢? 大样是这样的。 模板是怎么弄的。钢筋是怎么预留的? 难道就是在梁宽之外弄两根通长到顶的钢筋? 然后用箍筋箍起来???? 实在有些不理解。 求各位大神指点。 谢谢了。
剪力墙结构梁宽能比墙宽大吗?经常遇到剪力墙结构中与两边剪力墙相连的梁高度由于建筑空间所限制不能再做高,比如我的墙厚只有200,梁想做到300宽,可以吗?梁纵筋要求拉到剪力墙的转角端部,我想扁梁可以,这应该问题不大吧
为什么梁宽≥350mm,箍筋肢数最少要4根,这是哪里的规定,规范上好像没看到,而且原因是什么?小弟结构设计新手,请各位大大多多指教[ 本帖最后由 wokaowang 于 2011-4-16 10:44 编辑 ]
就举个例子,10x10米的柱网,上面荷载较大,主梁350x900的配筋率大于2%小于5%,想扩大点截面,是加大梁宽 还是梁高,层高不考虑能满足使用要求,那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梁宽250,墙体缝中砌筑240宽,还有1公分错台是什么意思呢?二层以上又梁宽250,墙体砌筑200宽,也是缝中砌筑的,那么两边不是有0.25公分错台?这个怎么把墙体和梁粉平呢?缝中砌筑的话外墙岂不是都有错台,非常的难看。
问题补充:这根梁有三跨,原位标注里的距左边线距离最多能调成0、150、300。完了上下两跨梁边露出CAD梁线50,对齐一跨另一跨就差100了,这种CAD梁线超出梁宽怎么处理啊?~~~~~~~~~~~~~~~~~~~~~~~~~~~~~~~~~~~~~~~~~~~~~~~~~~~~~~~~~~~~~~~~~~~~~~~~~~~~~而且刚刚才发现,调成0、150、300汇总计算后梁的上部钢筋竟然也不是通长布置的?都弯折在中间那跨里。。。这也不对啊!~
本人一个工程出了点问题,二层底框结构。在转换层有一框架梁宽为450,但框架柱却只有350宽,要命的是一层梁板柱均已浇筑,在装转换层梁时才发现的问题,这该怎么办呢?这校核了一下,梁柱本身承载力应该没问题的。可不可以做个柱帽来支承梁,但不知有没有相应规范和节点构造 。。。。请大家帮帮忙出出主意。
抗规6.3.5 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不宜大于300mm。梁宽350时因为梁钢筋保护层是25,所以梁的实际肢距为350-2x25=300,是不是可以做两肢箍,我看过图,3级抗震,梁宽300别人也是做的两肢箍(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请各位高手指点。
如图 仅改变梁宽的变截面的梁 斜边的变化率怎么控制 哪本规范有描述。另外 建模的时候如何考虑。
我在做框架结构设计时短跨梁计算值为150*250的而同轴上的大跨梁为350*600那么我的短跨必须使用350*250的扁梁吗
东西向有7米宽度的大梁,梁宽高应该多少,配筋怎么配。南北向有梁架在它的上面
问题补充:最后一栏图纸上只有400了,可是广联达的话需要输入一个范围,那这个范围怎么设置呢?399-400的话就会重叠!
地梁浇筑后有蜂窝眼!梁宽不够这要杂个办?梁宽是25CM可是好多地方梁才有23CM至24CM这样的梁合格么?[ 本帖最后由 ynsm 于 2008-12-22 16:15 编辑 ]
我问院里搞结构的同事,他说主梁高度一般取跨度的1/11,次梁取1/12,跨度超过6m宜设次梁,是这样吗?梁宽呢?书上说1/2~1/3,我觉得范围太宽了。希望大家讨论!
框架柱的独立承台,由于两侧跨度不同,两侧承台梁宽度不同或高度不同,若两侧承台梁一样,钢筋贯通承台。问:1,两侧承台梁宽不同,钢筋如何穿越承台?(一侧梁宽300mm,另一侧梁宽400mm。)2,两侧承台梁高不同,钢筋如何穿越承台?(一侧梁高600mm,另一侧梁高800mm。)
请教一个问题,如图,WKL6这根梁,上部2根20贯通钢筋,中间支座左侧上部有4根20的钢筋,其中2根是非贯通的。那么这两根非贯通钢筋的长度按照16G101图集要求应该伸入支座左侧和右侧,长度为最大跨长的1/3。但问题是支座右侧的梁宽从300变成了200,由于梁宽变小,现场钢筋班组的做法是将非贯通2根20的钢筋弯锚入了中间支座内。查了下18G901 P55支座两侧梁宽度不同的钢筋做法,不知道是不适用于上部非贯通钢筋。请问是否将非贯通钢筋按照最大跨长的1/3伸入支座右侧梁内呢?如果必须伸入,那么是否应该按照18G901的做法施工呢?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0.2.1 梁上部纵向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钢筋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 30mm 和 1.5d(d 为钢筋的最大直径我是这样算的1.5X25X3+25X2+20X2+25X2=252.5>250,放不下!不知道我这样算对不对?但是想一想才差252.5-250=2.5mm,应该没问题!如果做设计这样配筋,审图的会不会提?希望做结构的前辈指点一下!
现在在做一个框架,8度一级,柱截面以800x800和700x700为主,如果框架梁宽取一半,则至少是400和350。查看了下配筋率,很多梁截面宽度其实可以改小,纵筋还是其次,主要的问题是一级框架梁要求箍筋至少用10的直径,其实很多计算值两肢箍可以满足要求,非要用四肢箍比较浪费。 关于梁宽,有两点是要考虑的,一是偏心不能超过柱的四分之一,二是如果梁宽小于柱宽一半,这核心区抗剪面积就只能按梁宽而不能按柱宽来取。那假如这两点均满足要求,梁宽小于柱宽一半,是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