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及一些构件常见做法喜欢的拿去好了,给小弟点辛苦费,好为了更好的为大家服务
本帖最后由 结设是艺术 于 2017-3-18 17:44 编辑 约束边构体箍率,满足只涉箍径距。 λv乘强比,公式简单求值易。 参见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7.2.15)2015.11.3
1、等截面和变截面的等刚度计算原则是什么?2、混凝土构件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长期刚度分别如何计算?3、混凝土构件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短期刚度分别如何计算?4、矩形截面及T形截面如何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对挠度增大的影响系数θ?5、预应力受弯构件及预应力叠合构件的预应力反拱增大系数如何取值?6、悬挑构件挠度限值计算时其计算跨度是否也要乘以2倍?7、给定支座刚度与跨中刚度如何取计算挠度时的刚度?8、真题训练
一、简支连接 (一) 搁于墙面 1、钢梁与混凝土墙、地下室墙的连接多采用简支连接。 2、埋入混凝土墙的预埋件其背面应焊接栓钉,以承受梁端剪力以及支承偏心引起的 拉力。 3、安装钢梁前,先将抗剪连接件(角钢、T型钢等)按正确位置焊接于混凝土墙的预埋件上,再利用高强度螺栓与钢梁相连,或利用M20安装螺栓临时固定后,用角焊缝将T型连接件与钢梁腹板连接(图1a)。 (二) 嵌入墙内 1、对于梁端反力较大的钢梁,可采取在混凝墙面预留梁窝的构造(图1b)
虽然题目讲的不是很清楚语言有很多错误,但是还是按我的理解回答,科普一下。一、这不是柱子。题主所说的门框上方的水泥(混凝土)支撑柱子,让我很困惑。不知道题主是不是学土木工程的,表述有一些问题。我们通常指的柱是竖着的构件,横着的构件叫做梁。我一开始看了这个柱子很久,数了半天还是6根钢筋(纵筋),而不是题主所说2根钢筋,而且这个柱子也不是在门框上方。此外,这是个混凝土的过梁,而不是水泥。水泥是组成混凝土的一个成分。后来明白,原来题主讲的是梁而不是柱子。这种梁有个专门的名词叫做,过梁。这是一个混凝土过梁,里面的有各有两条钢筋。(下部配两根钢筋,无箍筋)二、砖头(砌块)的砌法。用砌块竖着砌圈梁,同时两端有一定角度。可以参见西南科技大学的砌体结构课程教案。三、为什么裂缝是斜45度,不在门框中间。其实是可能发生跨中竖向裂缝的,要看受力情况。如果不浇筑这个混凝土柱子(过梁),用砖砌,就是考虑受弯和受剪两种破坏。在弯剪情况下,如两端(支座)附近受剪承载力不足,剪切破坏,就会使45度的裂缝。45度裂缝是因为剪应力在横向和竖向是一样大小的。(切应力互等原理)在弯剪情况下,如跨中弯矩太大,截面受弯承载力不足,
本帖最后由 daerzhihun 于 2013-10-12 07:35 编辑 最近看高规,发现对于梁柱,纵筋配筋率,钢筋直径等构造措施有许多要求,我想问问在实际中,这一块设计会出错吗?这东西是设计用软件做出来的吗?审图需要审这些方面吗?还请各位不吝赐教。
旋转法要点 : 起重机边起钩边回转使柱子绕柱脚旋转而吊起柱子的方法叫旋转法,如下图甲所示。用旋转法吊装柱子时,为提高吊装效率,在钢柱进场时,应使柱子的绑扎点、柱脚中心和杯形基础中心三点,在以起重机停点为圆心,停点至绑扎点的距离(即吊柱子的回转半径)为半径的圆弧上(简称三点一圆弧),如下图乙所示。 钢柱吊装如下图所示: (3)柱子初步校正: 柱子校正应先校正偏差大的一面,后校正偏差小的一面。 a.柱
你们管这个也叫非结构构件?! 关于什么是结构什么是非结构,在结构工程专业的内外之间存在一个认知的鸿沟。
受压构件的一般构造:
按钢规,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要进行疲劳验算,门式刚架中,吊车梁自然是算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了,那牛腿呢?如果牛腿算的话,刚架柱呢?
最近正在用PKPM做一个二级剪力墙机构,关于约束边缘构件一些疑问,请前辈指教:在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到LC的范围,其中LS部分承担了竖向受力钢筋和箍筋,LC-LS的范围按照一半的配筋特征值计算拉筋面积,是不是拉筋拉在墙的竖向钢筋上,也就是说在剪力墙生成的菜单中设定拉筋的间距要和墙的竖向钢筋间距一致。我在别人的图纸上看到只画出LS范围的配筋,LC范围只简单的标了一个尺寸,那么LC-LS范围的拉筋怎么体现呢?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是结构作为第一道防线的抗侧力构件,它的作用相当于框架-抗震墙结构中抗震墙,GB50011规范6.5.1条规定,抗震墙周边应设置梁(或暗梁)和边框柱(或框架柱),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此规定,是参照框架-抗震墙结构中抗震墙的要求制定的。 带有边框的抗震墙,周边设置梁(或暗梁)和边框柱(或框架柱)对抗震墙起约束作用,可以提高抗震墙的极限承载力及对地震能量的耗散能力,且有利于墙板的稳定,即使抗震墙破坏后,周边的梁和边框柱仍能承受竖向荷载。
柱24m高,柱平面外计算长度取值3.0m(隅撑),翼板200X12 柱子计算通过,实际组装时发现柱构件本身平面外过柔 如何处理?
近日做设计经常涉及所使用材料的等级的选用,要选用合理的材料,这关乎结构的安全,经济,适用等方面希望大家踊跃发言,这里的材料可以是混凝土,钢筋,砌体,砂浆等先开个头(转贴)结构设计总面临砼等级的选择问题。什么结构部位该用多高标号的砼?是不是随便可以选择?当然不是。 (1)楼面结构:楼板及梁的砼一般选择C20~C30比较好,最高不宜超过C40。见高规4.5.2条。 (2)墙:事实上应该和楼面结构一样,最好C20~C40。因为低标号的砼,延性比较好一点。而高标号的砼,延性略差,而且由于高标号的砼,其水泥用量比较大,水化热大,常常养护难度大,裂缝较难控制.而且从设计计算角度来说,剪力墙采用高标号砼,也无多大作用。所以像楼板、墙这类大面积大体积的现浇砼,不宜选择高标号的砼。(3)基础:由于基础的砼一般浇筑体积比较大,且一般不由强度控制,所以为了减少不利影响,尽量使用C20~C30。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基础,不管独基、筏板还是桩承台。此时,基础设计需注意局部承压的验算。 那么高强砼一般使用在什么情形下? 一类情形是框架柱。
柱子跨度很大。横向柱距一般都为8m,最大12m,纵向柱距一般都为5m,最大10m。故在中间布置了一道井字梁,与主粱交接的地方都定义为铰接。另外在井字梁的两侧还有两根框架梁(KL1),一端搭在框架柱,一端搭在框架梁上。当把KL1的两端定义为铰接时,则与KL1相接的框架梁下部钢筋有4000mm2,KL1的上部钢筋为500mm2;当把KL1与框架柱交接的地方定义为固支,则与KL1相接的框架梁下部钢筋有2700mm2,KL1的上部钢筋为3100mm2;把KL1两端都定义为铰接,计算结果与一端定义铰接无多大差别。最后,配筋的时候,我选择把第一种模型,就是把KL1两端定义为铰接,然后把KL1的上部钢筋人为增大。从我上面的结果,大家来讨论一下PKPM计算模型是否有问题?原文地址(包括图片):http://www.blogcn.com/user56/afeipal/blog/50332885.html
混凝土柱轴压计算-^构件1
请教:1.边缘构件的种类(构造或者约束)是根据剪力墙的轴压比来区分的,那么一层当中,有部分墙肢满足设置构造边缘构件的要求的,是否可以部分采用构造边缘构件、部分采用约束边缘构件?2.不知道PKPM是否是这样按照各墙的轴压比,区分设计的...
【摘 要】建筑构件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此一个行业的发展将带动相关38个行业的发展。随着近年来4万亿元的基本建设投资和密集型建设,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建筑业的难题,它不仅增加了管理方面的难度更阻碍了建筑业所带来的经济发展。主要存在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由于建筑工人总体素质普遍低下,导致工人缺乏安全意识,安全技能欠缺。随着大规模基本建设的到来,为了达到安全施工的目标,又能尽可能合理降低安全经费投入,本文为评价安全投入的合理性引入了安全效益的概念,并运用模糊聚类法结合相关指标对建筑行业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与经费投入之间的关系对安全效益予以评价。关键词:建筑; 构件; 耐火极限目前,作为指导我国建筑防火设计的两本主要规范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01*)(简称建规)和《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3))(简称高规),这两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也经过数次的修订,以适应并满足不断发现的问题与市场发展的需求。但无论是《建规》还是《高规》对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及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要求一直以来并未有过多的变化,它是一种按火灾统计而形成的一种预测式的要求,也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