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合集汇聚了104套全面而新颖的城市更新与城市设计资料,涵盖详尽的文本规划方案与精细的SketchUp(SU)三维模型。这些资料旨在为城市规划师、建筑师、设计师及相关从业者提供一站式参考,助力打造更具活力、可持续与人性化的城市空间。从概念构思到实施细节,每一套资料都经过精心筛选,旨在激发创意灵感,促进高效决策,为城市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第1章-结构整体性能控制 第2章-结构的抗震设计和控制 第3章-复杂不规则结构的工程处理 第4章-多塔错层结构设计 第5章-转换层结构分析 第6章-恒载的模拟施工分析 第7章-地下室和人防结构的设计 第8章-楼板刚度和分析 第9章-剪力墙结
本项目从抗震设防目标、抗震设防类别、场地分类、反应谱和抗震设计方法等方面对中国抗震规范GB 50011—2010与澳大利亚抗震规范AS1170. 4-2007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并指明了两本规范的异同,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我国抗震规范 GB
汇集13套匠心独运的上下床儿童房设计SU模型,专为小空间家庭量身打造。每款设计均巧妙融合实用性与趣味性,有效利用垂直空间,同时确保儿童使用的安全性与舒适度。从色彩搭配到家具布局,每一处细节都经过精心考量,旨在为孩子打造一个既温馨又富有创意的成长乐园。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城市中涌现出越来越多带地下室的高层建筑,由于其结构设计难度较大,一直是我们在进行建筑总体结构设计时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几种地下室结构抗震类型,分析其重点难点,深入探讨了设置有地下室高层建筑抗震墙
根据建设部落实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要求,依据地震局修编的灾区地震动参数的第1号修改单,相应变更了灾区的设防烈度,并拟增加部分条文的修订,合计改动28~29条,其内容统计如下: 1. 灾区设防烈度变更,涉及四川、陕西、甘肃,共
本资料为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主要内容: §4.1 多层砌体结构的震害特点 §4.2 多层砌体结构选型与布置 §4.3 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计算 §4.4 多层砌体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4.5 底部框架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本次修订后共有14章12个附录。除了保持2008年局部修订的规定外,主要修订内容是:补充了关于7度(0.15g)和8度(0.30g)设防的抗震措施规定,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调整了设计地震分组;改进了土壤液化判别公式;调整了地震影响系数
目前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我国高层建筑的结构材料一直以钢筋混凝土为主。随着设计思想的不断更新,结构体系日趋多样化,建筑平面布置与竖向体型也越来越复杂,出现了许多超高超限钢筋混凝土建筑,这就给高层建筑的结构分析与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
本文基于国内外耗能减振装置的性能试验和耗能减振结构的计算研究并结合我国正在修订的建筑结构抗震规范,提出了耗能减振结构抗震设计的统一方法。
1 总 则 1.0.1 为使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做到技术可靠、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和一般构筑物钢筋混凝土承重结构加固的设计。 1.0.3 混凝土结构加固前,应根据建筑物的种类,分别按现行国家
本附录仅提供我国抗震设防区各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的中心地区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时所采用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和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 注:本附录一般把“设计地震第一、二、三组”简称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A.
抗震规范是结构设计所用规范里面出场频率最高的一本,基于此,小编再重新解读一下2010版抗震规范,新规范的要点以及旧规范的区别,希望能给广大网友带来帮助。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图件)确定。
建筑结构的可靠度直接关系到房屋建筑使用者的 生命财产安全o是历来建筑结构设计标准必须首先面 对和需要审慎解决的重大课题∀建筑结构可靠度也是 一个国家综合性技术经济政策问题o
本次局部修订系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169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进行局部修
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 对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做出综合评价。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的建筑,不应建造丙类的建筑。
地下结构的抗震安全评价PPT 内容包括: 1. 地下结构的地震震害 2. 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特点 3. 隧洞结构的计算模型 4. 隧洞与周围岩土间动力相互作用的模拟 共51页。
砌体结构在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但部分砌体结构在加固后仍可继续使用。本文结合震后砌体结构 的一些具体破坏形态,分析列举一些加固措施与方案以供参考学习。
为使木结构的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和节约木材,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承重木结构的设计。
在采用传统的安全系数法或可靠性设计法的问题上,目前在水利和水电部门间存在不同意见。由此给设计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和不便。本文概述了水工建筑物向可靠度设计方法发展的趋势及其在相当程度上仍依赖工程经验的水工建筑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世界各国的杭震规范都采用这种思路:按可遇地震的强弱划分地震分区;根据各地区的历史发生地震的统计或对地质构造的考察得出设防水准地面的运动峰值加速度;再利用加速度反应讲给出不同周期下结构的反应加速度;通过地震力调整系数R得到设计加速度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