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为装配式建筑项目质量管理培训,PDF格式,共64页。 (一)、相关概念介绍-PC结构 两个“率” 1、装配率 (又称PC率) 建筑单体范围内,预制构件混凝土方量占所使用的所有 混凝土方量的比率称为装配率。通常按正负零以上部分核算, 国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013年1月1日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第八条 推动建筑工业化; 装配式建筑(PC建筑):
由于多年来我国建筑业是以现场施工方式为主流,绝大多数建筑企业已经习惯于现场施工,不论从施工技术还是施工管理,预制装配式施工对建筑企业来说都是比较新的课题,不同于传统施工,PC施工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需要相关方从方案设计、项
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绿建装配式建筑工程品质,保证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强化检查工作的制度化,便于公司全面了解项目的质量情况,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本资料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管理与验收培训PPT,共84页。 资料概况: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C建筑:混凝土建筑的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内装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构(部)件部品集成装配建造的建筑。 装配式钢结构:钢结构建筑的结
1. 为了降低绿色装配式建筑施工成本,全面推行绿色装配式建筑在全国范围的推广投标,杜绝施工中成本工作的营私舞弊现象,特制订本办法。 2. 成本控制依据: 2.1 卓达集团相关制度。 2.2 有效的设计文件、工程合同及相关补充协议。 2.3
进一步深化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深入推广工程总承包制、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以及工程总承包供给能力的重要指导文件?从发包条件、招标过程、分包管理、监管手续、管理体系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从操作层面给出了具体意见和措施
数据维护:在信息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通过对数据内容、数据更新、数据逻辑一致性等方面的维护,保证数据的正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
管理目的 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绿建装配式建筑工程品质,保证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强化检查工作的制度化,便于公司全面了解项目的质量情况,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海口市建筑用地规划,建筑间距、退让、高度、面宽、层高、场地标高、停车设施配建。消防通道、地块面积、计容面积、建筑密度等等最新规范。
该资料为 装配式建筑招标与合同计价 ,pdf文件,共78页。 主要内容为装配式建筑招标与合同计价,建筑工业化是 指建筑业要从传统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小生产方式逐步向社会化大生产方式 过渡,即以技术为先导,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装备,在建筑标准
本资料为装配式钢结构绿色建筑,内容包括: 一、钢结构建筑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二、产业政策解读 三、钢结构 --- 二十一世纪的绿色建筑 四、钢结构现行主要技术标准 五、装配式钢结构的技术体系介绍 六、CSI住宅与部品部件配套 七、建筑信息化
本资料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PC)建筑,主要内容: 一. 建筑工业化的背景及意义 二. 目前发展模式及发展瓶颈 三. 建筑工业化的核心和技术 四. 已制定的相关技术标准 五. 我司的工程实践及相关工作
【简介】 本资料为 讲义,pdf格式,共50页。 【目录】 1 2017.4.15 结构的增量成本-3 人工费是增加还是减少? 1 2 2017.3.10 装配式增量成本的预测方法研究与详解(2.0 版) 9 3 2016.11.16 上海
首先分析了CLT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包括其材料性能、连接方式、体系和工程实例。以Murray Grove和Treet大楼两个实际工程为例,阐述了CLT建筑与模块化装配式技术结合的优势。
预制装配式建筑 将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建筑,称为预制装配式建筑。 、装配率 (又称PC率) 建筑单体范围内,预制构件混凝土方量占所使用的所有混凝土方量的比率称为装配率。
方案设计总体设计施工图设计 PC方案设计PC深化设计 PC平面布置 完成 PC深化详图 完成 施工准备地下工程+底部三~四层预制构件进场安装
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对建筑业的转型升级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那么,如何加快建筑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就是推进 生产方式转变的一种有效途径。 下面就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背景、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三 个一体化”发展路
本监理规划是以虚拟的现浇框架结构和装配式整体结构住宅工程来编写的,是顺应我国建筑市场即将到来的一场建筑革命为背景,考虑到我国目前老龄化日趋加剧,多层住宅无电梯,已无法满足老龄人口对电梯房的需求。因此本监理规划按照地下一层,地上11—18层)
国务院出台了推动住宅产业化的相关文件,装配式建筑市场比重逐年提高。 未来上海所有项目均需配置一定的装配式建筑,范围逐步扩展到全国。 ---装配式工艺是绿色建筑的重要措施之一!
装配式建筑最早于上世纪50年代由前苏联引入我国, 1976年,北京市前三门大街40万平方米(以高层住宅为主)的剪力墙结构采用大模板施工工艺,其外墙采用预制壁板(墙板)
本资料为绿色装配式建筑现场安全文明管理办法及执行标准,word格式,共36页。此标准作为施工单位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计取依据,并与工程款挂钩。装配式建筑施工单位严格按此标准积极组织实施。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17〕59号),规范装配式建筑评价,根据《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并结合我省实际,省厅制定了《福建省装配式建筑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这是大连市于2019年出台的关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的管理办法——大连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管理办法(试行)
海南省装配式建筑实施主要环节管理规定(暂行)海南省装配式建筑实施主要环节管理规定(暂行)海南省装配式建筑实施主要环节管理规定(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