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从槽上向下或者从槽下向上抛扔工具、物料,上下沟槽应走马道或安全梯。马道、安全梯间距不宜大于50m。严禁攀登撑木或乘吊运机械上、下沟槽。通过沟槽必须走便桥。作业中不得碰撞沟槽支撑。严禁在槽内、管内休息;不得直接向槽内倾倒材料。沟槽边1m内
基坑施工拟采用1:0.75放坡结合轻型井点降水,同时位于暗浜处和临近19#楼位置需增减放坡比例并辅以细石砼挂网护坡
顶进纠偏可采取调整纠偏千斤顶的办法进行编组操作,若管道偏左则千斤顶采用左伸右缩方法,反之亦然,如同时有高程和方向偏差,则先纠正偏差大的一面。发生较大偏差要分析发展趋势,采用分次逐步纠正,勤调微纠
本资料为某道路及下水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道路、下水道两部分施工。道路全长454米,车行道宽12米。道路结构层组成为:15CM砾石砂垫层+40CM三渣基层+6CM粗粒式沥青砼+3CM细粒式沥青砼。 设计精准,内容详实,值得参考下载。
在平台上搭设CKC门架,顶层支架上安装50cm高顶托用来调节底模标高,再在顶托上铺设[10槽钢纵横梁形成工作面,进行盖梁施工。落模采用支架的顶托、底托调节
施工日记是整个施工阶段的施工组织管理、施工技术等有关施工活动和现场情况变化的真实的综合性记录,是处理施工问题的备忘录,是单位工程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原始记录,也是工程交竣工验收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绞线定位 → 钻孔法成井 → 安装滤水井管→ 接通吸水管→启动高压水泵抽地下水→ 降水完毕后拨井管→ 封井
不允许往正在升温的烘干箱内放入或取出焊条,应待焊条烘烤符合要求,降至保温温度后方可取出
土建施工的内容包括:测量、定位、放线、路面切割、管沟人工开挖、、基础处理、标高测量、井室砌筑、土方回填、路面恢复等
莱马公路在水库以北山坡上通过,可作为本工程的施工对外交通路。工程施工期间,需修筑一条通往土料场的临时道路,溢洪道石方外运需修筑一条石方运输专用路。同时需修筑几条场内施工临时道路
作业中严禁掏洞挖土,应经常检查沟壁是否存在裂缝、脱落、冻融等情况,支撑有无松动、变形等现象,发现异常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上级
本资料为某道路下水道深沟槽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全线开槽埋设Φ600~Φ2000的雨水管道,DN300~DN800的污水管道。其中YA10~13为Φ1350、Φ1500和YA20~YA28为Φ1650雨水管等,设计精准,内容详实,值得参考下载。
竖向受力钢筋:直径d≥22mm时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d=16、18、20时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d≤14mm时采用绑扎搭接连接
使用人字梯必须加装连档绳,保证梯子与地面成60°~70°角;梯子底角,采用橡胶、麻布包裹以防滑
5#职工宿舍楼为原有旧楼,下水出口在楼南侧,由于多年使用现下水出口经常堵塞,无法正常使用,现决定将下水出口改为北侧出口。改造项目有: 将原有旧方砖路拆除,由院墙一直到5#职工宿舍楼北侧外墙皮,总长为78.9m。 室内卫生间、厨房的下水地埋水
本工程工字钢基坑支护主要用于*******挡土墙工程,在基坑开挖前施打工字钢以加固既有路基及新4股线路,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
作业中严禁掏洞挖土,应经常检查沟壁是否存在裂缝、脱落、冻融等情况,支撑有无松动、变形等现象,发现异常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上级
5#职工宿舍楼为原有旧楼,下水出口在楼南侧,由于多年使用现下水出口经常堵塞,无法正常使用,现决定将下水出口改为北侧出口。将原有旧方砖路拆除,由院墙一直到5#职工宿舍楼北侧外墙皮,总长为78.9m。 室内卫生间、厨房的下水地埋水平干管,拆除弯
加强对外协调工做,制定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案,预先制定应急措施,确保出现紧急情况时有应对措施
管道原材料予制前,清理管子内部,封口运至现场。予制完毕的管道(包括支架)清理完毕后,用记号笔做好图号标记,封闭管口,并堆放整齐,以备安装时查找
本工程先做100厚C10垫层,按1%坡度找坡并振捣密实,然后支模板,在支好的模板上架设好水泥下水管,最后打C20通基砼,并抹带接口,加钢丝网。
在中山变电站环东线长江开关站增加 HXGN 高压环网柜,从长江开关 站到水上乐园 1#变配电所高压进线柜与 1#变配电所高压出线柜到 2#变配电所高压进线柜的 YJV22-15KV-3*150 高压电缆的敷设。1#变配电所发电机到 2#变配
本资料为某电站水道高压灌浆施工,内容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述、主要施工技术方案等,设计精准,内容详实,可供网友下载参考。
实行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措施、应急抢险方案审核制度。凡是未获审批通过的安全实施方案、专项安全方案和未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工程不得擅自实施;
市政管道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总体计划 三、开工前准备工作 四、施工管理机构 五、主要项目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六、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七、工期保证措施 八、雨季的施工安排 九、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十、文明及便民施工措施 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