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ground treatment): 是为了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人工地基处理方法。
湖北省现通用的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包含: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岩土分类及工程特性指标;天然地基的设计计算等14项。湖北省建设厅提出,湖北省建设厅归口,湖北省建筑科技研究设计院为主要起草单位。本人具有该规范电子版的转发权。
内容包括:修订工作的基本情况、修订的基本原则、基本规定理解与强制性条文、地基岩土的分类及工程特性指标、地基计算、山区地基、软弱地基、基础、基坑工程、检验与监测、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配套使用条件。
本资料为常用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方法简介,内容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述、主要施工技术方案等,设计精准,内容详实,可供网友下载参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地基施工;5.基础 施工;6.基坑工程;7.降水;8.土方工程;9.边坡工程
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规范表格 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 工序施工质量及单元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最新的规范用表及填表说明
1.1.1 换填法。就是将表层不良地基土挖除,然后回填有较好压密特性的土进行压实或夯实,形成良好的持力层。从而改变地基的承载力特性,提高抗变形和稳定能力。 施工要点:将要转换的土层挖尽、注意坑边稳定;保证填料的质量;填料应分层夯实。
深圳市地方标准,正在做湖北的项目可查阅相关基桩检测要求,单桩承载力检测,桩身强度及完整性等,各检测的检测试验方法
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地基基础加固研究与应用文献的基础上,首先论述了既有建筑物的 质量事故原因、质量事故表象和原建筑物的鉴定评估;其次总结了基础加固的四项原则即: 挖掘地基潜力;确实计算地基荷载;尽量采用改善结构整体刚度的措施;尽量采取简易的 结
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万丈高楼从地起,地基基础的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大量事实表明,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和重大质量事故多与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有关,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一直倍受建设、设计、施工、勘察、监
.0.1 为了在地基基础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包括构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对于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膨胀土以及在地震和机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方案,工程概况,检测方法及数量,抽样方案,甲方及施工单位配合事项,检测工作时间安排,验证与扩大检测
本文从:相邻荷载对基础影响的因素、相邻建筑物沉降的有关数据、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处理三个角度对处理相邻建筑物地基沉降影响的方法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讨论。WORD格式,全文1.9k字。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是指解决对原有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安全问题的技术总称。当已建成的建筑物(包括构筑物)出现下述情况时,需要对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进行加固。
2.0.1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geosynthetics foundation 在土工合成材料上填以土(砂土料)构成建筑物的地基,土工合成材料 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多层。一般为浅层地基。 2.0.2 重锤夯实地基heavy tamping f
本规范根据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黔建科通[2013]529 号 文件要求,总结了《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2/45-2004) 使用情况以及工程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有关标准、规范,经多 次讨论审查、广泛征求意见,修订而成。
DGJ32TJ 142-2012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 DGJ32TJ 142-2012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 DGJ32TJ 142-2012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
强夯法是一项动力固结技术,能否迅速的使水从土体内排走,是决定强夯效果好坏的关键。强夯法主要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对于高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应谨慎采用。如单纯用强夯法处理高饱和度的粉
本规范是根据广东省建委粤建函[1999]312 号文的要求,由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设计、勘察、施工、检测和教学单位对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91)进行修订而成。本次修订的原则是:重大问题应与工程建设标准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