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为了在地基基础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包括构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对于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膨胀土以及在地震和机
内容包括:修订工作的基本情况、修订的基本原则、基本规定理解与强制性条文、地基岩土的分类及工程特性指标、地基计算、山区地基、软弱地基、基础、基坑工程、检验与监测、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配套使用条件。
适合在贵州或者卡斯特地貌地区使用,由贵州省建设厅联合贵州各勘查设计单位在贵州地区制定的地基基础规范
建筑物基础的沉降、内力以及基底反力的分布,除了与地基因素有关外,还受基础及上部结构的制约。此处只限于考虑基础本身刚度的作用而忽略上部结构的影响。为了建立基本概念,以下先讨论柔性基础和刚性基础两种极端情况。
本资料为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主要内容: 8.1 概述 8.2 浅基础类型 8.3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8.4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8.5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8.6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 8.7 减轻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各种动力机器的基础设计:活塞式压缩机、汽轮机组和电机、透平压缩机、破碎机和磨机、冲击机器(锻锤、落锤)、热模锻压力机、金属切削机床,本规范不适用于楼层上的动力机器基础设计。
本文档为:DGJ08-11-2010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包括:总则等
本规范根据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黔建科通[2013]529 号 文件要求,总结了《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2/45-2004) 使用情况以及工程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有关标准、规范,经多 次讨论审查、广泛征求意见,修订而成。
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意见稿,本规范适用于上海市建筑、市政、港口和水利工程的地基基础(包括地下工程支护结构)设计。
本规范是根据广东省建委粤建函[1999]312 号文的要求,由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设计、勘察、施工、检测和教学单位对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91)进行修订而成。本次修订的原则是:重大问题应与工程建设标准强
基础把建筑物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传给地基。从平面上可见,竖向结构体系将荷载集中于点,或分布成线形,但作为最终支承机构的地基,提供的是一种分布的承载能力。
本资料为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方法,内容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述、主要施工技术方案等,设计精准,内容详实,可供网友下载参考。
本项目从抗震设防目标、抗震设防类别、场地分类、反应谱和抗震设计方法等方面对中国抗震规范GB 50011—2010与澳大利亚抗震规范AS1170. 4-2007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并指明了两本规范的异同,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我国抗震规范 GB
本文对世界主要的桥梁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基础部分的现状进行了概略的比较,着重介绍日本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中基础的设计方法,并指出了中国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基础部分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桩底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根据地质条件荷载及施工工艺确定宜为桩身直径的1~3倍。在确定桩底进入持力层;深度时尚应考虑特殊土、岩溶以及震陷液化等影响。嵌岩灌注桩周边嵌入完整和较完整的未风化、微风化、中风化硬质岩体的最小深度不宜小于0.5m。
本标准规定了各软基处理方法的勘察设计原则、施工要点和质量检验的主要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各等级公路软土地基路堤的设计。
根据建设部落实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要求,依据地震局修编的灾区地震动参数的第1号修改单,相应变更了灾区的设防烈度,并拟增加部分条文的修订,合计改动28~29条,其内容统计如下: 1. 灾区设防烈度变更,涉及四川、陕西、甘肃,共
所谓不均匀地基,是指单体建筑物不同区段地基的工程性质变化极大且规律性又不明显的情况,常规的方法是按照最软弱区段的地基条件确定基础包括地基处理措施,将导致基础造价大大提高。本文结合某山区办公楼所处的不均匀地基条件,进行几种基础方案比较,并通过
地基浅基础设计规范
地基浅基础设计规范专题,为您提供地基浅基础设计规范相关的文档资料分享,您可以下载地基浅基础设计规范相关文档进行学习参考,更多地基浅基础设计规范相关内容请访问
土木在线资料库相关图纸
分享用户量
下载热度
相关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