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厂房是一类非凡的生产厂房,对其防火设计除应满足规范基本要求外,更应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制定设计方案。另外在满足建筑防火设施时,应提倡对一些生产的关键设备、使用易燃爆气液体的设备或价值昂贵的设备的自带灭火设施
通过对医药洁净厂房在火灾隐患方面特点的分析,探讨了在对医药洁净厂房进行消防设计时,各专业设计人员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和注意事项。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的增长 ,越来越多的大型商场不断出现 ,地下作为商场更为商家所利用 ,然而地下大型商场在消防设计方面却存在很多难点:面积大、 人员密集、 疏散困难、 消防人员扑救困难、 防排烟量大、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复杂等。本文结合厦门某商
由于消防技术规范的不协调,不完善,九层商住楼相对设有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楼来说,在消防设计上要求较高,在消防方面的投资较大。本文就这种类型的建
法是采用现行的国家标准图集或省标。火灾报警及消防控制”。省标《消防报警联动控制系统设计及安装2002浙D5》很快面世。这样设计人员,既省事又可靠。
资料目录 1.消火栓给水系统 2、消防给水系统稳压泵 3、消防泵 内容简介 资料介绍了消火栓系统和消防泵的一些知识,我国消火栓的静压不应大于0.80Mpa是系统分区值。消火栓的静压要求是鉴于消火栓的质量——承压力。我国《室内消火栓》GB34
本文分四个方面介绍了商住楼消防设计的若干问题。 一:商住楼与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住宅的区别。 二:商住楼的设计形式。 三:商住楼设计中的问题。 四:商住楼的设计准则。
针对各消防设计规范对消防给水设计的表述不同,导致同一工程在不同规范中出现不同要求,结合实际工程探讨各规范对消防给水设计指导的合理性
笔者就现行法规提出的贵重设备应设气体灭火系统的规定,通过各种气体灭火系统的特点、适应性及设计选用的安全性对比,对医疗设备室消防灭火系统的设计选择,提出一些设想和设计建议。
对于现代建筑,消防是非常重要的,而建筑消防设计则是建筑防火安全十分重要的一环,而涉及及时准确的火灾报警,正确无误的灭火联动、安全可靠的消防电源等内容的电气消防设计尤为重要。
加层房屋系新旧房屋的结合,既不同于新建房屋也不同于旧有房屋,既有新建房屋特点又有新建旧有房屋的特点,所以在进行加层房屋的抗震鉴定和抗震设计时,不能简单地套用抗震鉴定和抗震设计规范。以往由于采用的标准不同,有的很不合理,造成同一栋楼加层房屋新
大型商业建筑在全国的规范中并没有具体的明确哪些类型的属于大型商业建筑。根据各地出台的地方规范中重庆,河南地区的定义为用于商业经营活动的任一楼层建筑面积>5000m2或总建筑面积_>15000m2的建筑。
鉴于目前高层建筑投资规模大、使用功能复杂的现状,我们在设计当中既要考虑到控火及灭火的安全性,又要考虑到投资的合理性。本文就室外消火栓数量、水泵结合器数量、消防水池及消防系统等方面进行探讨。
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达到经济合理,尽量节省投资,使得维修管理方便,我们还要在设计当中认真考虑,细心比较,这样才能把工程做的更完善。
摘要:目前设计者应该熟悉和把握的与高层建筑消防电气有关的设计规范主要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警系统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等。前两部是国家标准,后者是国家建设部发布的行业标准
本文结合实际设计经验,探讨了轻钢结构工业厂房消防设计中的耐火等级、 防火分区、防火墙、卷帘、水幕等问题。
9.1.4 条规定的喷水强度为基点,计算出系统最大和最小设计流量,再根据实际作用面积内安装的喷头数确定系统设计流量的算法。
说明:独立基础是工业民用建筑中最常见的基础形式之一,不仅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并且由于其受力明确、传力直接的特点,优化设计易被各方接受。
为了满足多种建筑物功能的要求,结合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的优缺点,提出了框架_剪力墙结构,分析了框架与剪力墙协同工作的原理,对其结构受力性能进
我们做结构设计时,涉及到的荷载有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偶然荷载(主要在抗震设计方面)它们对构件所产生的效应,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组合设计
各类由各类火灾报警控制器、手动控制盘、气体灭火盘、楼层显示器、感烟及感温探测器、输入及输出模块、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短路隔离器、中继器等组成的一整套火灾自动报警及控制产品的设计资料。
针对钢梁扭转受力特点, 应用概念设计和计算分析解决钢梁的抗扭设计问题, 归纳总结钢梁抗扭概念设计的处理方法, 并提出弯、剪、扭共同作用下钢梁。
小空间跃层建筑 跃层建筑是指相邻楼层“空间使用功能”合并一 体的建筑。通常是在某一层内通过室内楼梯或自动 扶梯将其相邻层空间连通一体。
本工程系东关城消防工程,位于重庆市大足区。本工程建筑面积75918.8平方米,基地面积为12474平方米;地上由4栋建筑组成。其中1号楼共三十一层,1层~3层为商业用房、4层及以上为住宅用房,建筑总高96.8米。
结合建筑工作实践,从施工后浇带法的目的和意义入手,介绍了有关后浇带规定的差异性,叙述了后浇带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列举了工程实例,并针对后浇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