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部落实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要求,依据地震局修编的灾区地震动参数的第1号修改单,相应变更了灾区的设防烈度,并拟增加部分条文的修订,合计改动28~29条,其内容统计如下: 1. 灾区设防烈度变更,涉及四川、陕西、甘肃,共
本次修订后共有14章12个附录。除了保持2008年局部修订的规定外,主要修订内容是:补充了关于7度(0.15g)和8度(0.30g)设防的抗震措施规定,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调整了设计地震分组;改进了土壤液化判别公式;调整了地震影响系数
由于我国正处于一个地震频发的地带,同时地震对于建筑物以及人们的生命安全的影响极大,除了在新建筑糟的施工过程中注重抗震设计,同时还要对既有建筑物进行抗震加固。本文中简单以钢筋缓爱土结构和_|体结构为倒,对一些常见的抗震加固方法做一说明。
拿破坏最严重的北川县城来说,在我的印象中,北川县城的框架结构房屋,四层以上的框架结构房屋,除北川大酒店未完全垮塌完外,其余全部垮完。北川中学两幢教学楼垮了,县委办公大楼垮了,北川县医院门诊大楼垮了,北川县财政大楼垮了,北川县国税局办公楼垮了
去参加2010建筑抗震规范修订讲座,老师的讲义,内容非常全面,非常好的资料,希望搞设计的能都看一下,非常有帮助。
本附录仅提供我国抗震设防区各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的中心地区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时所采用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和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 注:本附录一般把“设计地震第一、二、三组”简称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A.
抗震规范是结构设计所用规范里面出场频率最高的一本,基于此,小编再重新解读一下2010版抗震规范,新规范的要点以及旧规范的区别,希望能给广大网友带来帮助。
本次局部修订系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169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进行局部修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图件)确定。
从宏观层面比较了中日建筑抗震规范的发展以及抗震设计和抗震计算方法。两国的抗震设计思路类似,都是采用两阶段的设计,但总体而言,日本的抗震设防标准要高于中国,而且第二阶段的设计易于实现和检查。同时日本的抗震设计方法比较多样化,它是第一个将基于能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_ GB 50011-2010(2016年版),真正的最新最清晰的PDF版规范
关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的若干设想 本文介绍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颁布实施以来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对即将开始的新一轮的修订工作,提出修订要求和主要内容等若干设想,以及配合修订工作所需要开展的实验研究工作。
对抗震分析与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主要分析了现行规范抗震分析与设计的内容、我国高层建筑抗震抗震分析与设计中常见问题以及抗震分析与设计的新趋势。
世界上大多数的抗震规范都采用了基于强度的设计方法,强度折减系数是基于强度的抗震设计 中确定设计地震力的关键因素,提高强度折减系数的可靠性已经被认为是提高现有抗震规范可靠性 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了抗震研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美国(UBC97
一.砖混、框架、底框三种结构型式从规范来看哪种抗震能力强。 二.砖混结构为何出现斜向裂缝 三.破解砖混结构的破坏位置 四.为什么说规范对框架结构考虑不足 五.为什么说一般情况下地震力沿房屋的横向作用对房屋的破坏比沿房屋的纵向作用对房屋的破坏
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境内发生里氏8.1级地震,截至2015年4月27日10时,地震已经造成3218人死亡,超过6500人受伤。除人员伤亡外,本次地震对尼泊尔的古迹也造成巨大的破坏。
内容包括:修订工作的基本情况、修订的基本原则、基本规定理解与强制性条文、地基岩土的分类及工程特性指标、地基计算、山区地基、软弱地基、基础、基坑工程、检验与监测、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配套使用条件。
45 新规范对砌体结构抗震设计有些什么新思路? 46 房屋高度和层数控制及其计算 47 对薄弱部位和小墙垛的构造柱设置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48 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
11 建筑的场地类别是否会因建筑采用桩基、深基础或多层地下室而改变? 12 新规范对波速测试孔的数量有何要求? 13 新规范为什么将Ⅰ类场地分为Ⅰ 0 和Ⅰ1 两个亚类,场地分类有何变化? 14 当场地分类介于两类之间时如何插值确定特征周期
从城市韧性和建筑抗震韧性两个层面对韧性的概念进行了介绍,通过对基于规范的抗震设计、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和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这三种抗震设计方法进行的比较分析,阐述了传统设计方法的局限性和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方法的优越性。
建筑机电抗震支撑系统的研究始于1970年代初,美国根据西部地震多发地带的现代高层建筑内部附属机电设备如:给排水系统、建筑电气系统、消防管道系统、燃气管道系统、通风及空调工程系统、电梯安装系统和建筑智能化系统等抗震的需求,开发建筑机电抗震支撑
针对汶川地震暴露出来的实际震害情况,结合2008 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调整,探讨建筑物抗震设计理念,以及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应该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以利于今后的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