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通过东北大厦改造项目中空调系统的设计和使用,对中央空调冷热源、空调水系统、空调风系统、通风及防排烟 系统等方面的绿色节能设计进行了论述,从而体现了绿色节能设计理念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本工程为住宅建筑,外形设计为长方形,东西长54.27m,南北长15.27m;总建筑面积5504.93 m2。地上六层的建筑面积为4661.69m2,其中人防出口建筑面积为26.48 m2,总高度16.8m。
根据对国家标准及相关行业规范的学习。以典型工程为例,结合疗养人群生理和心理特点,从安全性、方便性、适 用性方面阐述了疗养院的电气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包括配电设计、照明设计、插座布置、防雷接地、紧急呼叫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要求等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国内建筑行业发展的如火如荼,建筑规模和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加到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因此,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热门话题就是节能和环保,基于此,本文深入的研究并介绍了港口绿色节能建筑规划设计。 关键词
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可以用机械空调来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但由此导致了建筑的高能耗性,不仅导致能源紧张,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污染,并在很大程度上使居住者与自然环境人为分离。
天津市建设节能管理中心坐落于天津市河西区梅江小区内,建筑面积为7400m2,呈圆形结构。它是一座在原有规划基础上功能改建的建筑,原有规划为了和周围环境保持合谐统一,围护结构采用玻璃幕墙形式。外围被人造水池环绕,水池内常年养殖观赏鱼,远处看像
当前的建筑设计工作中,环保节能技术的应用是提高资源运用率的重要方式。在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响应国家的号召,运用一些节能环保方面的产品与技术。依照节能建筑的设计与规划,在制冷与保温方面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耗,其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在满足人们
2020年,国标绿建新规发布,重庆市的地方标准居住建筑65%节能也相应发布
本工程屋面或墙体等部位采用基层加设保温隔热系统的方式施工时,应选择高效节能、耐久性好的保温隔热材料,以减小保温隔热层的厚度及材料用量。
本资料为:关于执行居住建筑节能65%(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71-2016)有关事项的通知(渝建〔2016〕426号) ,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本工程主要采用轻质保温隔热墙体和屋顶、种植屋面及Low-E 中空玻璃等措施,大剧院和多功能剧院部分外墙为软防水墙身。办公室、化妆间采用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前厅、休息大堂、入口大堂、舞台与观众厅采用集中式空调系统。该项目空调冷水系统没有设
DBJ50-052-2013 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医疗建筑兼有建筑的通行和医疗功能的特性,空调系统应该是一个給量充足而又能按需索取的系统。空调系统节能不应只偏重于冷源侧而忽视末端,致使风机盘管成为一个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全面节能才是一个节能的系统。
城市道路照明节能对促进电力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城市道路照明节能设计措施,供设计人员参考。
绿色建筑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实现可持续理念的方法,它需要有明确的设计理念、具体的技术支持和可操作的评估体系。在不同机构、不同角度上,绿色建筑概念的侧重不同。
从工业厂房时照明效果的具体要求出发,结合其照明设计的具体内容。时车间照明的节能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节能措施与途径,包括:大力采用高效节能电光源 (给出工厂照明的首选光源)及其照明电器配件 (各类荧光灯镇流器性能比较);选用高效率、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住宅中的活动空间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起居活动已从原来的卧室中分离出来,厅或起居室成了住宅中的主要活动空间。这个主要空间应该争取良好的朝向。南向的起居厅,能更有效地利用冬季的日照而得热,减少夏季的太阳热辐射
近年来每年农村住房建设范围相当于900,000,000,甚至1,000,000,000平方米. 然而,在如此巨大的建筑物多房子,加热保温保鲜和加热差 导致严重耗能、 中国农村住房消费是发达国家的3~5倍之多. 鉴于房屋严重浪费能源的中国农村
本资料为微型节能冷库的库群设计,经5年的研究,提出了微型节能冷库库群的实用结构和无冷桥设计技术。试验表明,库群与单体库相比,可降低造价10%~15%,节电20%~25%。内容详实,值得参考下载。
通过对当今绿色建筑设计的先锋——马来西亚的 汉沙·杨事务所和美国的霍克建筑设计事务所进行研究, 对两者所处的社会环境、设计目标、设计方法、设计特 点等方面分别进行比较,揭示出其在绿色建筑设计方面 的不同工作方式,从而为中国建筑师的绿色建筑实
从建筑电气设计的几个环节,即建筑供配电系统、变压器,照明方式及其控制、照明产品的节能入手。结合民用建筑设计的特点阐述了建筑电气节能措施的应用和选择。
摘要:玻璃幕墙是现代化建筑的主要外围护结构之一,其设计不仅要满足建筑美学和建筑功能的要求,而且要更多地考虑热工设计,充分体现当前国际上流行的建筑设计三大原则:“开放与交流、舒适与自然、环保与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