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至万州铁路全长377公里,共有159座隧道(含Ⅰ线和Ⅱ线),总长338km,其中Ⅰ线有226km隧道,隧线比达60%。其地形、地质条件之复杂集西南山区铁路之大成,建设条件之艰、难、险居我国铁路历史之最,特别是长大隧道穿越地区岩溶发育规模
隧道各种施工方案方法(新建铁路锚杆框架护坡) 隧道各种施工方案方法(新建铁路锚杆框架护坡)
内容简介 一、隧道通风 1、风机、风管及通风方式选择 1.1隧道通风方式的选择系根据坑道长度,施工方法,及设备条件等确定。一般情况下,单头掘进长度在1000m以下的隧道施工通风采用压入式,单头掘进长度在1000m以上时采用混合式,而在没有平
隧道通过流砂地段,在开挖、支护和衬砌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大量坍塌,坑道受压变形,破坏衬砌结构,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安全和质量,因此,施工中必须做好地质调查与预报工作,做到先排水、短开挖、强支护,快衬砌、勤检查的防治措施。 1、施工方法 流砂地层的
穿过断层隧道及破碎带,给隧道施工带来不同的困难,在施工中遇到断层及破碎带时,首先要查明断层的倾角,走向、破碎带的宽度,岩石破碎程度,地下水活动等有关条件,据以正确选择施工方法和制定施工措施,认真分析研究设计地质资料,并在掘进齐头左右两侧用钻
岩爆多发生在埋藏很深、整体、干燥和质地坚硬的岩层中。发生的地点,多在新开挖工作面及其它附近,个别的也有距新开挖工作面较远;发生的时间,多在爆破后2-3h(或更长时间)。在溶孔较多的岩层里,则不发生岩爆。
在高海拨寒冷地区修筑隧道,最棘手的技术难题是防止围岩冻结及冻胀的产生,保证隧道衬砌不被破坏。因此采取保温,排水方案,结合一定的供热措施是避免严寒地区隧道冻胀及结冰病害的有效方法。
内容简介 1、施工方法及作业要点 1.1及时做好隧道两端洞口及辅助坑道洞口的排水系统,尽早处理好地表积水。 1.1.1勘探用的坑洼、探坑等用粘土回填,并分层夯实。 1.1.2及时用浆砌片石铺砌洞顶环形天沟。 1.1.3清理洞口附近杂草和树丛
内容简介 隧道的富水断层带,由于围岩软弱破碎,稳定性差,加之水的影响,出现大量的渗水或者涌水,使得施工极其困难,作业不安全,掘进速度慢,工程质量难以保证。但随着技术发展,逐渐总结出了大量渗水及涌水隧道的施工方法。 1、 施工原则 1.1应用
内容简介 1主要防水措施 衬砌防水措施有:管片混凝土自防水;管片接缝设弹性密封垫防水;螺栓孔防水;嵌缝密封;隧道与车站、旁通道接头防水。 2防水材料的技术性能 1)衬砌混凝土管片结构自防水 在管片生产中,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规范的材料选购
内容简介 1、工程概况 某铁路施工便线工程,位于K14+967.010处(铁路里程K26至K27之间),是为某城市铁路下穿某线修建1—9.6m框架桥而设计。由于某线与城市铁路中心线切线的交角为34°49′57″,交角小,从结构设计到顶进施工
内容简介 1复合防水板施工方法 铺挂前准备工作 ?作业台架就位后,用电焊或氧焊将外露的锚杆头齐根切除,并用1:2水泥砂浆抹平,以防止顶破防排水板。 ?对于初期支护表面存在的凸凹部分,当矢高/弦长>1:6时,要做局部找平,根据找平范围的大小选
运用新奥法原理,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含底部)按轴向辐射状布孔(开挖面中心也布孔),进行全断面全封闭深孔注浆固结止水,使 隧道周边及开挖面形成一个堵水帷幕(加固区),切断地下水流通路,保持围岩稳定,增强施工安全。
1.概述 在膨胀性地层中开挖隧道、巷道或地下洞室,常常可以见到围岩因开掘而产生变形,或者因浸水而膨胀,或因风化而开裂等现象,使设置在膨胀性围岩中的隧道或地下洞室的洞壁发生位移,导致围岩失稳,衬砌破坏。膨胀性围岩的基本特征,归纳起来表现在以下
内容简介 为了预防在黄土中开挖隧道的大变形和坍塌问题,采用台阶分布开挖法(又称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结合喷射砼及时封闭开挖面,用超前管棚支护、钢拱支撑、挂网、打锚杆等来加强土体强度及限制围岩应力重新分布,实施短开挖,快循环来减少对土体的扰动
本资料为某隧道扩建投标爆破施工方法,内容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述、主要施工技术方案等,设计精准,内容详实,可供网友下载参考。
xxx隧道为双线铁路隧道,设计行车速度200Km/h;隧道洞门进出口均采用斜切式帽檐洞门,进出口洞门均设置缓冲结构,隧道暗挖部分采用新奥法施工。 xxx隧道施工里程:改DK374+280~DK374+629。全长349m。 xxx一号隧道施
由于第一次发布时输错了收益值,此次重发一次。非常实用的隧道施工教材,重庆交大工程硕士使用。对隧道现场施工工艺、工法的使用,对施工质量、安全控制的方法及措施进行详细的阐述及介绍。
纸纺隧道起讫里程DK201+817~DK206+952,全长5135米的双线隧道,施工采用进出口两个作业面施工,进口完成2300米,出口完成2805米。本施工段为进口的隧道设计施工工程。 1.2 地质情况 1.2.1地层岩性 隧道洞身经过的
隧道各种施工方案方法(超前锚杆)隧道各种施工方案方法(超前锚杆)隧道各种施工方案方法(超前锚杆)
xx隧道起止里程为DK132+340~DK132+610,中心里程为DK132+475,全长270米,整个隧道围岩级别Ⅴc级,本隧道施工由进口端单向掘进,隧道出口段DK132+540~DK132+577段衬砌类型为Ⅴ级c型复合式衬砌,设计采
浅埋暗挖法是在距离地表较近的地下进行各种类型地下洞室暗挖施工的一种方法。继1984年王梦恕院士在军都山隧道黄土段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又于1986年在具有开拓性、风险性、复杂性的北京复兴门地铁折返线工程中应用,在拆迁少、不扰民、不破坏环境下获得
本资料为隧道工程的多种施工方法讲解: 1、传统矿山法 2、新奥法 3、新奥法的施工技术 4、洞口段及明洞施工方法 5、辅助施工方法 6、特殊地质地段的施工方法 7、钻爆开挖和装渣运输 8、隧道支护施工 9、隧道掘进机施工 10、隧道施工现场
本隧道属于xx级浅埋段,岩体结构完整,呈块状整体结构,采用台阶法开挖,上半断面采用光面爆破开挖,下半断面采用预裂爆破,严格控制装药量及按照光面爆破设计施工,减少炮轰波对围岩的扰动,达到爱护围岩的目的。采用钻孔台车为主,辅以人工风动凿岩机钻眼
内容简介 1、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1.1防水层的施工作业利用多功能作业台架进行。 1.2防水层的施作选择在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和二次衬砌灌注前进行,施作点与爆破作业面的距离大于爆破安全距离,距灌注二次衬砌处大于20m。 1.3施工顺序:先敷
内容简介 一、 大量涌水隧道施工 1.施工方法 运用新奥法原理,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含底部)按轴向辐射状布孔(开挖面中心也布孔),进行全断面全封闭深孔注浆固结止水,使 隧道周边及开挖面形成一个堵水帷幕(加固区),切断地下水流通路,保持围岩稳定
内容简介 溶洞堆积物宜固不宜清,先支后挖,强支护,开挖断面要变大为小,步步为营,因此必须加固周围的岩堆,构成整体受力。 施工前必须做好稳固掌子面的工程措施,防止顶部巨石下坍危险,固结块石坍体,确保溶洞堆积物的稳定。 穿越溶洞堆积物应考虑地表
1 洞口段围岩预加固措施 洞口段围岩的自支护能力比较弱,有的甚至没有自支护能力。因此,在洞口段施工中最重要的是提高围岩的自支护能力,保证开挖及后续作业的进行。 根据国内外的施工经验,提高围岩自支护能力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围岩的坍塌、松弛。洞口施
管棚由钢管和钢架组成,并辅助锚杆和喷射砼,管棚直径为80~180mm,一般采用108mm×4.5mm厚热扎无缝钢管,管与管的中心间距采用2.5~3倍管径30~50cm,管棚长度不宜小于10m,根据地质,机械设备及施工条件确定,长度一般为10
工程概况 朔黄铁路蔡家坪**隧道,位于山西省盂县境内蔡家坪村,毗邻滹沱河畔,施工里程为DK170+250~+770。隧道处于剥蚀低中山山梁,冲沟发育,地形起伏,自然坡度30°左右,大部分基岩裸露,局部表面覆新黄土及碎石土。隧道洞身为太古界五
内容简介 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隧道、特别是长大隧道一般成为整个项目的控制工程,控制着整个工程的工期,隧道施工又有作业范围小施工干扰大等特点,因此开挖又成为控制工期的关键,在钻爆法施工中,根据围岩条件,有多种施工方法:如全断面法、台阶法导坑法
内容简介 隧道施工过程通常包括:在地层中挖出土石,形成符合设计轮廓尺寸的坑道;进行必要的初期支护和砌筑最后的永久衬砌,以控制坑道围岩变形,保证隧道长期地安全使用。 在进行隧道施工时,必须充分考虑隧道工程的特点,才能在保证隧道安全的条件下,快
内容简介 混凝土路面施工采用小型机具(真空吸水)施工方法。 水泥混凝土路面小型机具施工工序为:测量放样→基层检验和整修→支立模板和安设钢筋(拉杆和传力杆)→运输混凝土→摊铺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提浆、刮平→铺放过滤布与气垫薄膜吸垫→真空处理
内容简介 小净距隧道是指并行双洞公路隧道间夹岩石厚度较小,一般小于1.5倍隧道开挖断面宽度的一种特殊隧道结构型式。为给小净距隧道施工提供技术指导和行为要求,特制订本细则。细则适用于隧道开挖断面宽度小于13m的并行双洞隧道。本细则针对**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