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为:06SG439-1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资料内容详实,可供参考,谢谢。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具有抗裂性能好,施工进度快,造价低等优点,已获得了大量的工程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介绍了PK板的质量检验、施工工艺、质量保证措施等方面,对PK板的推广应用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
通过3块2片铜纤维混凝土预应力莲襞璺台板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支座配筋及叠合面里的钢纤维对跨中刚度的影响,提出了二次受力钢纤维混凝土预应力连续叠舍板的受弯短期刚度公式。
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PCCSSR)是一种新型的叠合楼板,由预制混凝土底板、钢腹板和混凝土上翼缘组成,具有抗弯刚度大、承载力和生产效率高的特点。基于PCCSSR的抗弯试验,对PCCSSR在弹性阶段的抗弯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得到了PC
通过3块简支预制板和3块简支叠合板及1块连续叠合板的静载试验,研究了WFB高强螺旋肋钢丝预应力混凝土圆孔板的强度、刚度和抗裂性;试验表明,该类板的开裂弯矩、破坏弯矩和挠度值均满足设计和检验界限的要求。由于高强螺旋肋钢丝的延伸率及与混凝土之.
通过三组钢纤维混凝土预应力连续叠合板的试验研究,分析了钢纤维对提高叠合板的抗裂度及碱小裂缝宽度的显著作用,论证了钢纤维混凝土叠合板有比普通混凝土叠合板更优的正常使用性能,井 试验研究为基础,提出了抗裂度的计算公式.
采用夹芯叠台板作为结构楼板,具有结构自重轻、省材料、省模板与支撑、整体性好、有利于环保和建筑工 业化的特点 在试验的基础上对这种楼板的施工进行了研究
根据进行抗弯试验后阿组钢纤维混凝士预应力连续叠合板的斜截面抗剪试验结果,以及前人对连续叠台粱斜截面承载力的研究,提出了同规范中普通梁抗剪公式相协渭的钢纤维混凝土预应力连续叠合板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本文对6块新型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进行试验,研究了预应力方向叠合板的整体工作性能及“二阶段受力”对叠合板受力性能的影响。结合试验结果,对叠合板沿预应力方向的刚度、开裂弯矩和最大裂缝宽度进行了理论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类型叠合板的静力特性
现浇板具有结构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好的优点,但是费:r、需要大量的模板,施工周期长,生 产难于实现工业化:预制板易于实现建筑构件工业化(设计标准化、制造工业化、安装机械化),构件 制作不受季节及气候限制,可提高构件质量,且旋工速度快,可节省大
本文对九块在中置集中荷载作用下对边简支、对边自由的鼠向预应力无腹筋叠合板进行了试 验研究.通过对其破坏形态、破坏机理以及受力状态的分析,提出了板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该式与试验结果有较好的拟合优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本项目预应力混凝土钢肋叠合板( PCCSSR) 是一种抗弯刚度大、承载力高、加工方便的叠合楼板。PCCSSR 的预制部分由预应力混凝土底板、钢腹板及混凝土上翼缘板组成。
1.材料及构件要求 (1)预应力圆孔板:不应有裂纹、翘曲等缺陷。产品应符合质量要求,应有出厂合格证。国家实行产品许可证的构件应按规定有产品许可证编号,堆放场地平整夯实,垫木靠近吊环或距板端30cm,垫木上下对齐不得有一角脱空,堆放高度不超过
采用双预应力T板的屋盖体系的工业厂房具有良好的防火性和耐久性,结构体系明确。具有工厂化生产、经济性好等优点。
本工法适用于因叠合梁下地面交通组织困难的钢-砼叠合梁工程;另考虑到实施本工法可显着缩短施工工期,故其也适用于对工期有较高要求的钢-砼叠合梁工程。综合考虑经济、技术及设备条件,目前本工法适用的叠合梁跨径范围在55m以内。
本项目部分楼号采用装配式现浇剪力墙结构体系,实现楼板预制构件标准化。 1#、2#、3#、9#、17#、19#共六个号楼的楼面采用预制叠合楼板, 其中: 2#、3#、17#楼从二层楼面结构开始采用预制叠合楼板; 1#、9#、19#楼从三层结构
提出通过在板单元里预应力分布位置分割板单元,连接梁单元,在梁单元里面施加预应力来实现板单元的预应力。通过试验模型对比,结果正确,说明计算方法正确。
从相关技术标准、构件外形及尺寸、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的配置、产品型号等角度,对中国与美国的预应力混凝土双T 板构件进行了对比研究。根据对比结果,对中国的预应力混凝土双T 板提出了改进建议,包括进一步优化截面和预应力配筋、采用缺口式端部以及使用
本文档为降低预应力砼圆孔板安装缺陷率,包括:工程概况: 由12幢单体组成,总建筑面积104275.63㎡,地上面积104093.66㎡,地下面积181.97㎡, 目录: 工程概况 QC小组概况 选题理由 现状调查 目标确定 原因分析 要因确
本工程为项目集“泉州市公共文化中心”的子项目之一。其中,地下 1~2 层为现浇 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 8 层(局部 6~7 层)为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 单体预制率≥1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 坚持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提高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