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依据 1、达州某大桥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3、《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90)。 4、现场地形特点、人员配备、机械设备配置。
编制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TF50-2011) 开工日期:2014年5月20日 完工日期:2015年6月10日 概况:高架桥1.2km,以跨越农田为主,少量民房,地势平坦,地面高程一般在26.0~28.0m。盖梁270个,混凝土为C40。桥位区地表水主要以排灌渠道水、鱼塘水存在。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勘探成果,桥位所经区域地层主要有填筑土、种植土、粉质黏土、淤泥质黏土、粉砂、细砂、砾砂等;中砂、黏土等。盖梁施工方案采用钢管桩支撑贝雷片或贝雷片叠加施工作业平台,安全防护采用钢管脚手架外挂安全网防护,上人楼梯采用型钢做爬梯。本工程盖梁拟采用贝雷片为主梁支架施工。二套方案用于个盖梁砼结构的底模支撑:一套采用Φ325×6m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立柱高度低于8.0m的具备搭设钢管支架条件的A1、A3型盖梁。 1.基础处理 将盖梁投影范围的地面整平后,铺填70cm风化石碾压夯实,基础顶面用10cm石粉找平。基础处理好后必须做好四周的排水,必须保证基础处理范围不积水。
**跨线桥采用单柱式盖梁,共有主墩盖梁18个,盖梁为(顺桥向)1.6m*11.6m(横桥向)*1.6m(高)的正交变截面形式,盖梁底模、侧模均采用大夹板模板,异型部分用方木加工成异型架子,外部采用方木支撑,内部用拉杆拉紧,底部采用满堂脚手架,所有盖梁混凝土均为C40,盖梁钢绞线采用二次后张法施工。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
二、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xx互通立交主线k136+525桥梁共计有12个盖梁,盖梁截面尺寸变化较大,最大为2177.8×180×130cm,最小为840×180×130cm,墩柱间距最大为9m,最小为5m。 xx枢纽互通立交处为丘陵地貌,地形较复杂,丘顶圆缘。地质作用构造剥蚀、流水侵蚀作用为主。立交区位于蟠龙场向斜与观斗山断层之间,岩层倾向305~345,倾角42~57,基本呈一单斜形态产出,区内地质构造发育。 桥位所经区域气候属亚热带气候,具气温高、湿度大、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8°C,极端最高38.6°C,极端最低-2.6°C;多年平均降雨量1262.8毫米,相对湿度83%,降雨量全年分
XX特大桥里程333+518.3墩359#-362#为40+64+40m连续箱梁,中跨16.5米长跨越沈营公路,为保证沈营公路的正常行车,跨路部位采用门架支撑施工。门架两侧采用外径φ219mm,厚8mm钢管作为钢支墩,钢支墩横向间距0.9m,钢支墩搭设中间横杆层距为1.2m。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一、工程概况 南京市某工程XX公路立交桥工程XX标,由某路桥公司承建,桥梁结构为现浇连续箱梁,XX标桥梁部分由A、B主线桥的第一联和F、G、H匝道桥组成,根据实际情况,A 主线桥、G H匝道桥选用可调重型门式脚手架作为现浇模板支撑体系,B主线桥、F匝道桥选用碗扣式脚手架作为现浇模板支撑体系。
该桥跨径为27.5-45-27.5m,全长107.08m。该桥桥梁上部结构:单箱双室现浇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1、满堂支架受力计算 1)箱梁底满堂支架计算(第一至第二跨): (1)、荷载计算 ①、箱梁底砼荷载: 偏安全考虑,安全系数取K=1.2,假设全部重量作用于底模上,则底模每平方承受的荷载为:
跨河支架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图,完整规划CAD平立面图大样图和效果图,单体与总平面图吻合,彼此间对应关系准确,图纸中无错漏碰缺,欢迎下载。
一、工程概况 A.某桥为XX互通6-20m连续箱梁主线桥,桥梁全长125.06m,桥梁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为桩柱式桥墩、肋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工程简介 宁海县xxx大桥二期工程包括桥梁工程为北边幅12.25米+中幅15.48米,桥长140米(40m×2+60m)及桥台两侧8米搭板和一期甩尾项目, xxx大桥采用40+60+40米三跨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梁总长151米,与河道正交,桥梁横断面采用三幅独立的箱室,宽度与道路同宽。桥墩基础采用双排¢1.5m钻孔灌注桩,桥台基础采用双排1.2m钻孔灌注桩,桩基持力层为中风化沙质粉砂岩。
某大桥主桥为两跨异型系杆拱桥,结构为两跨72 m斜交简支体系,中墩处设伸缩缝,桥面断开。系梁中设水平拉索,平衡拱脚水平推力,采用两片无风撑拱肋。拱肋计算跨度为68.4m,矢跨比1:3.8。拱肋为钢箱结构,宽1.8m,拱肋高度1.9m~4.3m。吊杆与竖直面夹角20°。
大面积开挖的基坑,多种方式组合的支护方式,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比较详细可靠的案例,适用于软土基坑的设计,方便可复制的参考支护方案,帮助快速上手。...
XX斜井施工至与正洞交界后,以圆曲线形式转体进入正洞,向包头方向掘进,当与主洞平行后,按照“小导坑”开挖方法上坡至正洞拱顶高程,并继续沿相同方向扩挖至正洞上台标准断面(此段按两台阶法施工),两台阶掘进15—20m;形成作业空间后,转向集宁方向施工,扩挖临时支护达到正洞标准断面。
某隧道为分离式隧道,隧道洞身位于平曲线上左洞位于R=1580米、R=1600米曲线上,右洞位于R=1915米、R=1600米曲线上。右线进口里程为YK185+210,出口里程为YK188+262.7,隧道全长3052.7m,纵坡采用-1.200%;左线进口里程为ZK185+258,出口里程为ZK188+264,隧道全长3006m,纵坡采用-1.266%。隧道限界净宽10.75米,其中行车道宽度7.5米,左侧向宽度0.5米,右侧向1.0米,左侧检修道宽0.75米,右侧检修道宽1.0米,限界净高5.0米。隧道衬砌内净空采用三心圆曲墙式。 某隧道为特长隧道,总体地质情况较差,拟由隧道进出口双向掘进,其中右线出口紧接XX大桥0#桥台,该
1 工程概述及病害情况 六潜高速公路某标某隧道为小净距隧道,左线全长303米,右线307米,该隧道穿越F3断层,断层破碎带内节理裂隙较发育,围岩稳定性极差,地下水集中,某端边仰坡坡面垂直度较大,山体左侧偏压,洞口段采用单侧壁导坑法施工,对拉预应力锚杆。截止2007年4月,左线二次衬砌除进口明洞外其余均已完成,隧道仰拱、回填及整平层已全部完成(Ⅲ级),路面未施工,其中ZK49+239-203段二次衬砌出现裂缝。ZK49+239-230段底板出现一条斜向贯通的断裂缝隙,其右侧电缆沟底板裂缝段断裂开口近4-6mm,左侧电缆沟底板裂缝断裂口开口近1.5-2mm;顶拱及底板二衬混凝土多处产生裂缝,二衬内缘出现多条1-2mm长的侧墙斜裂缝及
XX河双线中桥位于XX线XX至X段增建第二线XX标范围内,中心里程为DKXXX+XXX,为双线4×24m后张法预应力砼梁,全长109.88m。其中1#~3#桥墩位于XX河中,河水常年水深3米以上,本桥位于双饶地段的圆曲线上。 该桥地基所处的地质情况分别为Q4al+pl (细砂)层和Q2b(黏土、中等膨胀土、中砂夹细砂及黏土)层。全桥墩台均采用桩径为1m的钻孔桩和承台联合基础。本桥所有墩、台为钻孔桩基础,桩径为1m,最大桩深53m,共计42根,1958延米。墩身为圆端形结构,1#、2#、3#墩墩身坡度为1:0,桥台为双线T形桥台。
工程概况 上海长江大桥**岛接线设计为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路线宽度33.5m,交通通行净高5.0m。陈海互通立交施工过程中主线在K24+350处、C匝道在K0+587处跨越陈彷公路,将陈彷公路切断。根据规划,陈彷公路不是规划道路,将来**岛路网系统将按规划实施,待路网规划形成后陈彷公路作用将渐渐淡出。但为了解决陈彷公路现状交通,在C匝道跨陈彷公路处和其两侧设宽7.5m、高4m的箱式地道,暗埋段长73m,东侧敞开段长99m,西侧敞开段长102m。 **接线主线在K22+968处跨越既有白陈公路,将白陈公路切断。为了解决白陈公路现状交通,在跨线处和其两侧设宽7.5m、高4m的箱式地道,暗埋段长46m,东、西侧敞开段均长79m
内蒙古某电厂一期2×600MW机组工程#1锅炉,系XXX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引进美国CE燃烧技术公司设计生产制造的HG-2072/17.5-HM8型亚临界压力、一次中间再热、单炉膛、控制循环汽包锅炉;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2070T/H。 为了除去锅炉设备在制造过程中形成的氧化皮,贮运和安装过程中生成的腐蚀产物、焊渣及设备出厂时涂覆的防腐剂等各种附着物;同时除去在制造和安装中进入和残留在设备内的杂质,如沙子、泥土、保温材料等污物,保证锅炉水汽系统的清洁及运行中炉水、蒸汽的优良品质,缩短试运时间,按照《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要求的标准,锅炉启动前进行化学清洗。该锅炉由内蒙古XX公司进行安装。清洗工程由XX有限公司进行协作化学清洗,
一、工程说明 ***隧道设计为单洞双线隧道,全长7505m,其中DIK51+180~DIK51+400段在群英水库的下游采用下钻的方式通过,水库位于线路DIK51+200~DIK51+300段右侧,隧道距离水库大坝的平面距离为75~127m,隧道在该段的最小埋深为29.6m,路肩设计高比坝顶高程低约58m,水面标高高于隧道路肩约47m。隧道通过DIK51+170~DIK51+410段岩层为弱风化的花岗片麻岩,岩体较破碎,受右侧群英水库影响,采用开挖前全断面帷幕注浆,并要对群英水库水位及附近居民的水井、泉水出露点进行长期观测,防止隧道施工造成地表水流失或干枯;DIK51+920~DIK52+000(F1断层)采用开挖后径向注浆堵
设计根据受声强弱和结构传声特点,以及所需的整体隔声量,采用单腔共振复合式吸隔声吊顶实施整体控制。当顶棚吸隔声构件与楼板组成一个整体的隔声组合构件后,具体操作方式为:在原有楼板的基础上,做轻钢龙骨吊顶,外面形成一个空腔内填充吸音材料,在吸音材料下面用双层石膏板作一层轻质吊顶。将我们隔音材料放在两层石膏板中间
本工程的主要工程为屋面平改坡、立面整治及楼道改善;玻纤瓦施工方法 1)玻纤瓦铺设时对基层的要求:在木基层上,用木板栓或其它板料厚度不小于20mm,保证基层平整度,以确保玻纤瓦施工后,面层的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