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请教各位,沉淀池颗粒去除率计算公式(甘布公式)推导中,去除率Ei=Ui/(Q/A)=Ui/U0,那么公式P=U1/U0*P1+U2/U0*P2+...,这里面Ui/U0*Pi没懂具体表示什么意思,如果也表示去除率,那么跟Ei有什么不同
答:SS去除率低的原因可能是以下几种中一种或几种: ① 工艺控制不合理:1)水力负荷太大;2)水力停留时间太短。 ②
有个问题估计提的很愚笨,请大家误见笑:理想沉淀池中,当Ui Uo)颗粒沉淀到底才叫去除,那么它毫无疑问有去除率。可是当Ui
目前正在做一个印刷线路板的废水处理,做了个混凝反应池,但不清楚对这种废水的COD的去除率大概是多少?请做过这类废水的大哥们指点。
我厂用的是威立雅的生物滤池+高效沉淀池技术,日处理20万立方,由于我厂的上游是一家AB法工艺出水的二级污水厂,考虑C/N比对微生物的原因,因此我厂的进水顺序是先进生物滤池再进高效沉淀池。目前遇到一个问题,滤池出水SS一般已经在10以下,进入高效沉淀池后进入UV消毒器 ss反而提升了,有时候可以到14左右,药剂的投加量也是烧杯试验确定的投加量,后期也调整过,目前的问题就是高效沉淀池去除ss的效果非常不好,麻烦各位前辈指点以下,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pam投加率在0.7mg/l pac投加率16ma/l.最近我们取水样也观察了以下,明显感觉出水里有类似繁花状的絮体,我们也怀疑是不是还是药剂投加量的原因,或者排泥时间频率不够?
我做的过程是如下:竖沉池的E是40%,则u0=1.2 改为斜管沉淀池后,面积增加4倍,变为原来5倍,则新u0=1.2/5=0.24.大于0.24的全去除,75% 小于0.24的部分去除,0.2/0.24x15%+0.1/0.24x10%=16.7% 选B但是如果按梯形面积法,1/0.24[(0.24+0.2)/2x15%+(0.2+0.1)/2x10%]=20% 选C两个疑问:1)沉淀面积到底是原来的5倍还是4倍? 2)什么时候用梯形面积法?什么时候用简化法?
我单位运行的是折板絮凝池+平流式沉淀池,从长江中抽取原水。近年来,受长江水源富营养化影响,池中青苔滋生严重。想请问各位大侠,如何处理这讨厌的青苔。
本帖最后由 bseesonne2 于 2013-9-4 18:04 编辑 D答案,我想来想去不理解,我认为D答案是对的。ui一定时,Ei越大,说明u0越小。u0小的确可以通过解析里面的流量调节完成,即面积一定时流量变小(或者流量一定时面积变大,都能实现)。但是我觉得无论流量和面积怎么变,不影响总去除率变大,因为u0变小了,极限法:要是u0变为0,去除率就绝对是100%我不知道我理解在上面地方错了,请问高手。
ZZ胡侃君 今天直接上干货,各位侃友们爽起来! 用图解法,把各种沉速离散的颗粒、组成及去除率详列如下:
处理化工废水 原水SS:2110mg/l 出水要求SS:150mg/l以下,去除率92%以上。 请问高手专家指点以下,采用什么工艺,或用什么混凝剂可达到处理要求。 非常感谢!!
最近在做斜板管沉淀池设计,查找了一些理论计算公式后发现,原水中SS浓度对沉淀效率有很大影响,但始终没有找到相关理论计算或说明,希望这给排水在线得到各位高手的指点和交流
现设计一个小城镇初沉池设备,后面接BAF工艺。由于碳源不足,要求沉淀池去除SS,但尽量少的去除有机物,有什么好的方法?(初步思路:1.通过调节池预曝气把沙子中附着的有机物洗下来2.把悬浮物的有机物变为不易沉淀的3.将沉淀污泥或BAF污泥中的有机物释放出来,回流至初沉池出水)
大家好,我从事给排水维护工程,在污水处理中经常碰到出水水质不过关,如沉淀池浮泥过多,请问如何处理,是何原因造成?谢谢.
沉淀效率为什么是悬浮物的表观去除率请问: 为什么说用沉淀柱试验直接测得的沉淀效率E是悬浮物的表观去除率?应该怎么理解? 跟总去除率怎么区分?
我做的是处理生活污水,工艺是格栅—集水井—调节池—A1/O法—沉淀池—过滤—中水池,调节池中预曝气,A1/O法中曝气.请问各位高手A1/O池对悬浮物(SS)的去除率是多少?调节池、沉淀池、过滤等又分别能去除多少SS呢?
厌氧沉淀池是个不正式的称呼,所以我实在不知道这是什么池子,沉淀池怎么带厌氧功能?或者说厌氧池怎么带沉淀功能?是不是UASB池啊?还有,因为我现在在写毕业论文,导师给我的污水处理工艺单元里就有这么一个“序批式厌氧沉淀池”,好嘛!还要加个序批式,那又是什么池子?翻书找不着,网上是有这么个东西,但什么都没说,都不知道它的工艺参数怎么设计,所以特向高手求助,希望有人能提供些资料,万分感激!
最近看了一下2005年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其中给出的一些建议参数如下:本条系根据国内污水厂斜板(管)沉淀池采用的设计参数和运行情况,作了相应规定。1 斜板净距(或斜管孔径)为45~100mm,一般为80mm,本条规定为80~100mm;2 斜板(管)斜长一般为1.0~1.2m;3 斜板(管)倾角一般为60°;4 斜板(管)区上部水深为0.5~0.7m,本条规定为0.7~1.0m;5 底部缓冲层高度0.5~1.2m,本条规定一般为1.0m。表面水力负荷:1.2~3m3/m2•h;固体负荷小于150kg/m2•h。6.5.16 规定斜板(管)沉淀池设冲洗设施的要求。根据国内生产实践经验,斜板上和斜管内有积泥现象,为保证斜板(管)沉淀池的正常稳定运行,本条规定应设冲洗设施。各位觉得这些参数在设计时是否可行?平时大家在设计时所选范围在多少?另外想问下反冲洗强度如何确定,反冲洗进水管如何布
我厂混凝沉淀工艺段采用的是斜管沉淀池,池子的各项参数都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但就是进水量在小于设计流量时矾花就已经不能下沉,漂浮在斜管上方。请教各位高手是什么原因,!谢谢
这些天看沉淀池设计时就感觉到,看是能用两方法做,其实第一种一般设计人员是不会去采用的,即肯奇理论和泰尔美什费区法。如果这种方法在不做实验的基础上能用于设计就好了。
沉淀池表面负荷的问题~! 一般 按 设计手册上 只给了 一个数值范围 我想问的是 这个范围太广泛 究竟我要怎么取呢? 比如 范围 1.0--2.0 我究竟是取 1.0好呢 还是 2.0 好呢? 这个就是很模糊了。!还有就是前后两个沉淀池 这两个池子的取值又应该是怎么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