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资料 论坛
  • 地下水污染控制.郑西来,2009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36.1 M

  • 《地下水污染控制》(郑西来2009)

    《地下水污染控制》(郑西来2009) 1/5

  • 简单介绍地下水污染处理

    简单介绍地下水污染处理

    MPPE技术是处理地下水污染的很好方法:1.用于天然气污染的地下水体修复德国弗伦斯堡的地下水曾经被城市使用的天然 气污染,水中含有大量的芳香烃类和多环芳烃类污染 物。1998年以前,该城市使用过吹脱法+气相活性炭、 水相活性炭两种处理技术,但效果不很明显,同时这 两项技术均需要采用预处理来去除地下水中的铁。 1998年,该城市引入MPPE技术来处理地下水,所用 MPPE装置的设计处理能力为6 m3/h,进水中芳香烃类和多环芳烃类污染物的质量浓度14 mg/L,其中多 环芳烃4 mg/L(80%为萘)、BTEX 10 mg/L。经过分析, 出水中污染物质量浓度<0.01 mg/L达到规定的标准。2.用于氯化烃污染的地下水体修复比水重非水相液体(DNAPL),常见的有三氯乙 烯(TCE)、四氯乙烯(PCE)等含氯有机化合物。TCE 及PCE等含氯有机物多为致癌性或疑似致癌性化 合物,一旦地下水受其

  • 李时珍对地下水污染的真知灼见

    李时珍于公元1518年生于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一个世代医生之家。在科举至上的封建社会里,其父一心想让李时珍走上仕宦之路,但大概渊源于医学之家,李时珍对科举存有淡薄之心,而对医药学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他仅在14岁那年考中了秀才,此后3次府试落第,索性随父学医,22岁时就已经可开方诊治了。凭着真知灼见,他还被选拔到京城担任太医。在行医过程中,李时珍发现传统的《本草》作为医生恪守的中医药药典来说,不仅所述品种不全,而且谬误之处也不在少数,应当进行重修。然而,他的建议刚刚提出,便遭到太医院使和一些守旧派的反对,指责他“擅动古人经典,狂妄之极”。无奈之下,李时珍毅然称病辞去太医之职,先后到河南、河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行程逾万里,遍访南北各地民间治疗方法,采集各种药物标本,并翻阅了800多种书籍。他从34岁起,独自担负起社会重任,开始修订历代《本草》,历经27载寒暑,终于在61岁那年(公元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的初稿,并在他逝世3年以后,即公元1596年才在南京刊行,并传播到全世界。 李时珍穷毕生之精力编著的《本草纲目》共52卷,分为十六部、63类,搜

  •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技术手册.pdf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技术手册.pdf

  • 地下水污染修复中的PRB技术研究

    摘要:PRB——渗透反应墙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一种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文中介绍了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结构类型、安装要素和主要材料选取。该技术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基于GMS的某典型石化园区地下水污染运移研究

    基于GMS的某典型石化园区地下水污染运移研究

  • 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

    1.加药法 垃圾填埋场渗透液中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质、有机物、金属元素等,其具有渗透浓度高、渗透速度慢等特征。地下水在长期的流动中,会受到垃圾中的酸性物质影响,导致水中的酸性物质增加

  • 齐齐哈尔市地下水污染机理分析

    本文以齐齐哈尔地下水水质资料为基础,详细分析了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机理,提出了防治污染、保护水资源的一些具体措施。

  • 地下水污染处理技术方法系统介绍

    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我国地下水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地下水污染所带来的对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日趋显露。因此,加强对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和相应技术的开发就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客观上讲,我国目前在地下水污染调查及地下水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式方面做了不少基础性工作,但在具体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方面做的工作却不多,而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地下水点源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且逐渐发展形成较为系统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归纳起来主要有:物理处理法、水动力控制法、抽出处理法、原位处理法。1.1物理法 物理法是用物理的手段对受污染地下水进行治理的一种方法,概括起来又可分为: ①屏蔽法 该法是在地下建立各种物理屏障,将受污染水体圈闭起来,以防止污染物进一步扩散蔓延。常用的灰浆帷幕法是用压力向地下灌注灰浆,在受污染水体周围形成一道帷幕,从而将受污染水体圈闭起来。其他的物理屏障法还有泥浆阻水墙、振动桩阻水墙、板桩阻水墙、块状置换、膜和合成材料帷幕圈闭法等,原理都与灰浆帷幕法相似。总的来说,物理屏蔽法只有在处理小范围的剧毒、难降

  • 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DD2008-01).pdf

    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DD2008-01).pdf

  • 我国一半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严重

    “我国水体污染严重。”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说,20%左右的国控断面水质依然为劣五类水,基本丧失水体功能;一半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严重,57%的地下水监测点位水质较差甚至极差。 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北京城近郊区地下水水质普遍较差。在84眼调查井中,至少有1项指标超标的井共有63眼,超标率为75%。主要超标指标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和硝酸盐等;有机指标在城近郊区检出较为普遍,主要检出指标为三氯甲烷和1,2-二氯丙烷等。四城区及南部等地下水污染较严重,四城区北部污染程度较南部轻;从垂向上看,地下水自上而下受到污染,中层水污染程度较浅层水污染程度低。 评价结果还表明,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质量影响较大的指标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和“三氮”,其含量在人为活动强烈的四城区及南部地区明显偏高,超标区呈面状分布。 有机超标指标与城市布局密切相关。有毒有害有机组分对城近郊区地下水质量影响较小,但检出普遍。在参评的26项指标中,除六氯苯没有检出外,其他有机组分的25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检出。主要检出指标为1,2-二氯丙烷和三氯甲烷,检出率高于远郊区县。

  • 对地下核试验造成的地下水污染的评价

    地下水核试验会产生放射性核素,人们非常关注它造成的环境危害。这种危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理和化学机理,这些机理控制着放射性核素如何进入地下水并将它传播给生物圈内的各种物种。在内华达州南部和美国其它的试验基地,相关的环境包括地下水中潜在的污染、它们对环境或农业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它们对那些可能会发生间接生态影响的地方的地表水源的极限排泄的环境。在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岛的海洋试验区,人们还对地下水中渗漏的放射性核素进入海水以及由此引起的对渔民和其它生物所产生的影响表示关注。 在内华达州的试验基地,进行了800多项核试验,其中约有1/3在地下水位下。仅在地下水位以下进行的试验中,放射性核素就有超过108居里的放射能,由于大部分的地下试验都位于地球表面之下几百米甚至更深处,因其特性很难获得数据,所除去的放射性污染物很少,很难评价其向公共水井或私人水井的流动走势。结果是对进入或移向地下水放射性核素的潜能的评价。尽管这样的模型设计得很容易理解放射性核素迁移过程所包含的复杂机理,但是它仍然能很好地对一些确实存在的特殊数据进行解释和综合评价。也有利于今后确认设计数据及其特性应用。本文作者在

  •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地下水污染研究现状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地下水污染研究现状

  • 地下水如何处理后可以饮用?!

    地下水如何处理后可以饮用?!

    水检报告,总硬度575 标准450 硫酸盐320 标准250 氯化物249.6 标准250这样的水质如何处理,一天供200人饮用,只作饮用水! 可以的话,提供下具体处理方案与设备。

点击加载更多

地下水污染控制

地下水污染控制专题,为您提供地下水污染控制相关的专业交流帖进行参与,欢迎您参与地下水污染控制 相关的专业交流讨论,更多地下水污染控制相关内容请访问

土木在线论坛

相关帖子

 

分享用户量

 

下载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