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二次沉淀池运行的影响 在采用二沉池的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厂中,工艺运行人员最为头疼的一项工艺问题是生化池的混合液在沉淀池中沉淀性能对后续工艺的影响。这个问题随着各地针对污水厂出水水质的不断提标升级,生化池保持高浓度运行已经越来越成为普遍的工艺操作,但是生化池的高浓度的运行给具备二
我们厂的二次沉淀池不断往上浮泥,请问这是为什么? 我们厂的工艺是A平方o工艺,污水是生活污水,好氧段cod为150左右,污泥浓度是1400毫克左右,进水每天1700-2000吨。二沉池泥水分离不错。 二沉池到污泥调节池为自压,溶解氧为1.5-2。 二沉池排泥靠自流到污泥调节池。 现在
图纸简介: 某污水厂周进周出二次沉淀池,希望对大家有用 投稿网友: zyfeng20 上传时间: 2013-08-20 图纸省份:
中心进水辐流式二次沉淀池计算书
我们厂的二次沉淀池不断往上浮泥,请问这是为什么? 我们厂的工艺是A平方o工艺,污水是生活污水,好氧段cod为150左右,污泥浓度是1400毫克左右,进水每天1700-2000吨。二沉池泥水分离不错。 二沉池到污泥调节池为自压,溶解氧为1.5-2。 二沉池排泥靠自流到污泥调节池。 现在污泥浓度只有17%,以前污泥浓度上到70都不漂的,不知道现在这是为什么?污泥调节池也是漂一池子!
到一个市政水厂参观,发现平流沉淀池池外侧有这些蓝色的不带阀门的蓝色带玩头的管道,不知做什么用的?请知道的指点一下!谢谢!
沉淀池的设计资料,需要各种沉淀池的参数,适用范围,优缺点。不知道有哪位大神有资料,望能资源共享一下,或者做一下点评回复也可行,小弟在此先谢谢了
(单选)理想沉淀池与实际沉淀池相比,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由于紊流的影响,悬浮颗粒的沉降速度比理想的小,会导致实际沉淀池效果低于理想沉淀池
想请教各位,沉淀池颗粒去除率计算公式(甘布公式)推导中,去除率Ei=Ui/(Q/A)=Ui/U0,那么公式P=U1/U0*P1+U2/U0*P2+...,这里面Ui/U0*Pi没懂具体表示什么意思,如果也表示去除率,那么跟Ei有什么不同
我们水厂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一个问题,加矾泵距离混凝池太远了,(由于布局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我们水厂建在市中心),不知道有什么补救的措施?谢谢。。。
这些天看沉淀池设计时就感觉到,看是能用两方法做,其实第一种一般设计人员是不会去采用的,即肯奇理论和泰尔美什费区法。如果这种方法在不做实验的基础上能用于设计就好了。
最近看了一下2005年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其中给出的一些建议参数如下:本条系根据国内污水厂斜板(管)沉淀池采用的设计参数和运行情况,作了相应规定。1 斜板净距(或斜管孔径)为45~100mm,一般为80mm,本条规定为80~100mm;2 斜板(管)斜长一般为1.0~1.2m;3 斜板(管)倾角一般为60°;4 斜板(管)区上部水深为0.5~0.7m,本条规定为0.7~1.0m;5 底部缓冲层高度0.5~1.2m,本条规定一般为1.0m。表面水力负荷:1.2~3m3/m2•h;固体负荷小于150kg/m2•h。6.5.16 规定斜板(管)沉淀池设冲洗设施的要求。根据国内生产实践经验,斜板上和斜管内有积泥现象,为保证斜板(管)沉淀池的正常稳定运行,本条规定应设冲洗设施。各位觉得这些参数在设计时是否可行?平时大家在设计时所选范围在多少?另外想问下反冲洗强度如何确定,反冲洗进水管如何布
厌氧沉淀池是个不正式的称呼,所以我实在不知道这是什么池子,沉淀池怎么带厌氧功能?或者说厌氧池怎么带沉淀功能?是不是UASB池啊?还有,因为我现在在写毕业论文,导师给我的污水处理工艺单元里就有这么一个“序批式厌氧沉淀池”,好嘛!还要加个序批式,那又是什么池子?翻书找不着,网上是有这么个东西,但什么都没说,都不知道它的工艺参数怎么设计,所以特向高手求助,希望有人能提供些资料,万分感激!
一、二次风的作用和配比原则
沉淀池出水经溢流槽收集后通过管道流向清水池,请问管道的尺寸因该怎么确定?流量100m?/h的情况下DN300的管道是否能满足要求?应该怎么计算?
沉淀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视频
我厂混凝沉淀工艺段采用的是斜管沉淀池,池子的各项参数都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但就是进水量在小于设计流量时矾花就已经不能下沉,漂浮在斜管上方。请教各位高手是什么原因,!谢谢
沉淀池表面负荷的问题~! 一般 按 设计手册上 只给了 一个数值范围 我想问的是 这个范围太广泛 究竟我要怎么取呢? 比如 范围 1.0--2.0 我究竟是取 1.0好呢 还是 2.0 好呢? 这个就是很模糊了。!还有就是前后两个沉淀池 这两个池子的取值又应该是怎么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