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上浮现象 生活污水或者工业废水处理在二沉池中,活性污泥不沉淀,随污水流失或混凝成块浮起的现象,这种现象出现不及时处理,将直接导致放流出水的恶化。
我是从事污水处理技术的,很希望结交环保界的朋友们,一起学习交流,我Q 158863779 , 加我注明:环保朋友
池内活性污泥上浮原因和控制办法
本人现在在调试一个日处理量一万吨的制药废水.由于1个月前出了事故,造成sbr池被破坏.现在感觉活性污泥沉降效果非常差,不知道是因为曝气时间过多,还是养分不足?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小弟由于没什么实践经验,希望大家能够给点建议 谢谢(镜检我分析过一些)
本人正在处理一个小量废水,COD为800,主要污染物为苯系物,运行几天,闻到有臭味,可能是厌氧了,并且水呈深褐色。从中取了一点,发现PH为9,随意在水样中加了一点醋酸,另外曝气,发现很快变清了。问:1、是否是厌氧了,如何处理?能否采用加大曝气,不加入废水。把厌氧菌清除的方法。2、为什么加入醋酸会变色望各位高手赐教
如何评价活性污泥的性能
关于活性污泥的知识汇总
活性污组成
帮忙分析一下,活性污泥法的污泥上浮,1 AO的二沉池上浮;2 SBR的沉淀时间过后上浮;3 氧化沟的二沉池上浮。有哪几种原因?厌氧?,反硝化?
我厂废水处理采用活性污泥法,是SBR法,近段时间(大约有20天),污泥沉淀池上层经常性的出现大量浮泥,我做了相关分析,首先观察活性污泥池内的MLSS均是低于2000ppm的,且观察的细菌丝状菌比例多,SV30沉降很差,几乎是污泥沉不下来也浮不上去,开始我是调整了曝气量,结果不理想,加PAC,改变不大,倒是加液态的PAM好了两天,但还是不行,且PAM会流到沉降池凝聚起来,现在我减少排泥且加大进水提高浓度,我理解是防止系统内反硝化了,这样提高营养监,不知道这个做法对不对呢?
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当污泥处理设施能力不足也没有办法增加时,曝气池活性污泥浓度升高时,除了减少进水量还有没有其他比较好的措施可以降低污泥浓度。
本厂处理造纸废水,剩余活性污泥采用连续排放形式,MLSS在10000左右,量比较大,起初我们排入初沉池前面的反应池,但后来造成初沉池污泥难以沉降,脱水效果差,部分污泥随出水进入后续系统,影响处理,请问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解决剩余污泥的处理。
所谓水处理工艺生物处理,不过是如何保证足够菌种的量和维持足够的活性,以达到将水中污染物主要是可生化污染物按照预定标准去除的过程。活性污泥法,作为水处理工艺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种类或者说处理手段,已经取得很大的发展,出现相当多的形式。就好象生物一样,不断地在发展进化,也不断地背离其原本的形态。就好象人是从猿进化而来,却不能再称之为猿。水处理工艺中无所谓哪种工艺好或者坏,只有对哪种特定的污水,用哪些方式结合,能够达到最好的性价比效果,就是成功。楼主所列的各种方法,只是活性污泥法的几种运用方式而已,我作为一个出道没多久的菜鸟,也敢来嘲笑一下楼主的行为。因为,一:处理的水质水量和出水要求不同,建设方土地和运行费用的博弈对工艺选择也有很大影响,没有可比性,二:现代水处理工艺的发展已经不再拘泥于用哪种工艺,比如说生物处理,更重视的是如何运用生物来达到目的而不是使用的工艺。不客气的说,水处理将会出现很大的变革,楼主的提法,过时了。
最近曝气池进水氨氮超标,100mg/l,指标是50mg/l。池内的活性污泥没有经过处理氨氮的驯化,我想请教一下氨氮超标是否会对活性污泥的活性和增殖产生影响?COD长时间严重超标,会对活性污泥产生什么影响?
我们公司的一个工程用的是A/O法 我想问一下产生的污泥是用BOD计算 还是用COD计算 是SS*50+COD*33.3%吗?
曝气池内污泥浓度很高,但处理效果并不好,怀疑是污泥过度老化,或污泥中有大部分不是活性污泥。怎样才能判断活性污泥的活性呢?
我厂的采用鼓风曝气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差,但污水处理效果还好,具体参数如下:SV30为90%以上,但SVI不超过150,污泥浓度MLSS在6000左右,进水COD约2000,出水COD在200以下,目前存在如下困难:1、曝气池中污泥沉降性差,采样后大量悬浮,溶解氧难以测定。2、污泥难以浓缩和脱水。曾考虑是非丝状菌膨胀,但我厂水温并不低,SVI值也不高。请教是何原因造成以上情况,有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