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我国建筑给排水的发展历程,我国建筑给排水自1949年建国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房屋卫生技术设备阶段即初创阶段、室内给排水阶段即反思阶段、建筑给排水阶段即发展阶段。同时,本文还对建筑给排水设计思路作了一些简要说明。
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有给水系统、热水系统、污水系统、废水系统、雨水系统、空调冷凝水系统、消防水系统、中水系统等。 1、给水系统:通常情况都是指代自来水。 2、热水系统: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水循环系统等。 3、污水系统:一般指代卫生间内的排水,收集后经此区域化粪池进行初步处理后排放至市政污水管网。 4、废水系统:一般指代除卫生间以外的排水,有些建筑会采取“污废合流”方式将废水进行排放,经此区域的化粪池或污水处理站进行统一处理再排放到市政污水管网。而有些区域将会将处理过后的废水进行循环使用(即中水)。 5、雨水系统:一般将此区域的雨水收集排放到地表或集中汇集排放到市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屋建筑开竣工面积逐年增加。为使其朝着节能、环保、宜居方向健康发展,笔者就建筑给排水现状及其发展方向谈一些浅见。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筑给排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初创阶段,自1949年至1964年《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开始试行时为止。其主要标志是我国开始设置给水排水专业,房屋卫生技术设备被确定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课程。第一代通过专业培养的建筑给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已不断渗透到建筑给排水设计领域,使我国在建筑给排水方面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在使用中尚存在一些特有的问题,本文对此略谈己见。 1、建筑给排水CAD技术的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开展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CADPCAM) 工作。当初计算机硬件都采用工作站,由于它投资大,CAD的应用没能得到很好的普及,专业软件也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开发。90年代以来,微机的发展十分迅速,处理能力不断加强,价格不断降低,使CAD的普及应用成为现实,因而提供了一种功能强大的绘图和设计环境。同时,设计内容上也逐渐增加,从只能做常规室内给排水设计发展到能进行室内、外给排水,热水供应、消防、雨水、泵站到集绘图和计算为一体的软件包。 建筑给排水CAD的发展是随着建筑CAD的发展而进行的,其专业软件开发起步较晚。1990年初建筑给排水仅局限于利用CAD来绘制原理图,由于缺少完整的图库,只有在施工图设计中推广运用,才能真正做到提高设计进步和出图率。由于建筑给排水专业对计
内容提要:尽管我国在建筑给排水CAD 开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如:软件开发全面规划问题;成图软件问题;数据结构与专业计算功能问题;软件价格等问题。文章对此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已不断渗透到建筑给排水设计领域,使我国在建筑给排水方面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在使用中尚存在一些特有的问题,本文对此略谈己见。 1 建筑给排水CAD 技术的发展现状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国内开展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CADPCAM)工作。当初计算机硬件都采用工作站,由于它投资大,CAD 的应用没能得到很好的普及,专业软件也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开发。90 年代以来,微机的发展十分迅速,处理能力不断加强,价格不断降低,使CAD 的普及应用成为现实,因而提供了一种功能强大的绘图和设计环境。同时,设计内容上也逐渐增加
建筑给排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保证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然而目前,我国给排水系统中存在众多漏洞。我们需要寻求新的建筑给排水技术,以及施工技术,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给排水系统,保障生活、工作等社会活动正常进行。本文分析了当前建筑给排水的现状,也阐明了未来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发展方向。 一、建筑给排水内容 中国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给排水专业亦在迅速发展,建筑给排水也以发展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专业体系。从建筑物内来说,给水系统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中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以及组合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包括生活排水系统,工业废水排水系统,以及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这些系统中包括了水质处理,水质、水温、水压保证及供水、配水、排水、通气等众多技术内涵。消防系统有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他非水灭火剂的固定灭火系统,如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卤代烷灭火系统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得到发展,建筑给排水在不断派生出各
论文简介:总结了大部分的技巧,还有举例节水的方法。。。 投稿网友:chenyuan5920 上传时间: 2013-04-25
我毕业设计的是污水厂。现在在搞建筑方面的给排水和热水设计,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希望您能够提供一下帮助!给我发一些这方面的设计。包括图纸和计算书。我的信箱是zhaohaibin@126.com 我的QQ77136881
我觉得学建筑给排水吧,看图特别重要,比如说系统图,平面图了,可老师没怎么强调啊,也不知道那里有类似的图,各位请帮忙找以下,谢谢!
引言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主要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内容提要:尽管我国在建筑给排水CAD 开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如:软件开发全面规划问题;成图软件问题;数据结构与专业计算功能问题;软件价格等问题。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已不断渗透到建筑给排水设计领域,使我国在建筑给排水方面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在使用中尚存在一些特有的问题,本文对此略谈己见。
本帖最后由 what_866 于 2013-2-25 15:49 编辑 本人是2013届应届毕业生,马上就快要毕业正式工作了,最近在一篇报道上看了一篇《当前建筑给排水的现状以及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以下是报道的一部分: 听同学介绍说,土木在线论坛上有很多资深的给排水工程师,你们应该对这个行业都比较的了解,大家认为建筑给排水今后发展的方向是咋样的?出来说说,正好给我们这些90后的晚辈们一些意见!
现在主要在甲方做建筑给排水,相关的机电方面的事情也会接触一些,反正我打算先学好机电方面的知识。 可是我也听说,如果只局限在做水,或者做机电,很难有大的发展,大家觉得是这样吗? 如果想转型,大家觉得网哪方面发展比较好? 考注册建造师,往土木方向发展如何? 我觉得我还年轻,需要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都很多,但更重要的是要有规划,有明确目标。 多谢大家多来点意见!
我要签工作了,本专业学环境工程,签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做建筑给排水,不知道以后有什么好的发展方向,这方面市场和前景如何,总觉得这个专业在建筑行业是个辅助的,而且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是特很相关,请高人指点迷津,谢谢了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建筑中给排水技术面临着机遇与严峻的挑战,在对建筑设计给排水系统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管是对工业建筑还是对民用建筑进行设计,都需要加以重视,只有设计得体、安装得当,才能够保证该系统的正常使用。下文从生活给排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等多方面分析了我国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发展,以供大家参考。 1、我国建筑给排水技术现状 1.1生活给水系统 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安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生活给水系统的安装是给排水系统中的重要工作环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但是在安装生活给水系统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各种问题,影响到该系统的正常使用。1)在安装塑料生活给水管道后与使用前,安装人员并没有对其进行水压试验,大多数情况下,
一、我国建筑给排水设计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1.初创阶段(1949-1964年)。 期间《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开始试行,其主要标志是我国开始设置给水排水专业,培养出建筑给排水专业技术人员,开始形成自己的专业队伍,并明确了室内给水排水和热
身在一个行业,如果能够了解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方向,对自己的工作和水平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大家应该都做了不少的项目或者接触研究了不少相关课题,大家觉得建筑给排水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向什么方向??有没有人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欢迎大家讨论
1.塑料管 塑料管是合成树脂加添加剂经熔融成型加工而成的制品。添加剂有增塑剂,稳定剂,填充剂,润滑剂,着色剂,紫外线吸收剂,改性剂等。 常用塑料管有:硬聚氯乙烯管(PVC-U),高密度聚乙烯管(PE-HD), 交联聚乙烯管(PE-X),无规共聚聚丙烯管(PP-R),聚丁烯管(PB),工程塑料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等。 塑料管的原料组成决定了塑料管的特性。塑料管的主要优点: (1)。化学稳定性好,不受环境因素和管道内介质组分的影响,耐腐蚀性好。 (2)。导热系数小,热传导率低,绝热保温,节能效果好。 (3)。水力性能好,管道内壁
引言 建筑节能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国策。建筑给水排水的能耗虽然在建筑能耗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降低其使用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利于节约用水、改善设计系统的效率、保护环境。因此,重视建筑给水排水节能的途径,对研究建筑节能将有积极的意义。 1 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重要意义 1.1建筑给排水节能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能源的发展。当今水源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水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筑从建材生产、建筑施工直到建筑物的使用,无时不在消耗着水源。因此在建筑给排水中推广节能技术势在必行。 1.2建筑给排水节能是环境保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