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陆的桥梁建设中,有没有"桥梁护墩"这一说?也就是防止桥梁或桥墩在船体刮碰,因为刮碰后要重新进行检测,主要防止重,应,剪,力发生变化或集中,从而影响桥梁的安全,而现在国内的检测一次,可能要几十万,或者几百万,出现危险结果,还要进行除险加固处理!??所以现在相应出现很多护墩材料!!不了解国内现在开展此项设计没有??
一、地表塌陷机制及原因分析从土性实验和工程勘察研究可以发现,在深圳地铁地表塌陷事故发生段隧道工程范围内,土壤含水量大、地层松散且存在空洞。隧道上覆地层中含有厚度6.2一7.sm的砂层,其下为软塑粉质茹土,遇水极易软化。在隧道开挖时极易造成工作面大量涌水,使浸水软化的洞身围岩丧失自稳能力,导致工作面失稳;其上存在厚度2一4m的流动状态淤泥质粉土,稳定性较差。两次地表塌陷的过程中均伴随着涌砂涌水,可见动水压力作用是引发地表塌陷的重要诱因。根据前述的地表塌陷机制分析,在该地层条件下施工时,当开挖高度毛2.22m时,上覆地层可以形成压力拱。但在此类地层条件下,压力拱的稳定性比较差。在突发性因素作用下,极易造成失稳破坏;当开挖高度>
中国目前的桥梁项目似乎是非常火啊。但是这样的局面能持续多久呢?据说10年后中国的公路建设基本就停止了。到时候还有多少桥可干?我们何去何从呢
公路建设百问丛书-桥梁施工百问资源分享:本书依据最新《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针对桥梁施工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以问答的方式提出,并且逐题作了较为详细的回答,内容具体明确,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较强。本书可供桥梁施工技术人员、监理人员使用,也可供有关设计、质量监督、管理等人员参考。 封面:
本帖最后由 lanlanai8 于 2013-7-17 13:15 编辑 公路建设百问丛书-桥梁设计百问 资源分享:
201 5 (第四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 2015(第四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将于2015年4月28-29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届大会以“连线中国——路桥隧一体化”为主题,汇聚800多位国内外桥隧工程行业的高层及精英共同关注重大已建、在建、拟建桥隧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养护、改造、材料设备等多个角度及其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可持续化发展;并针对轨道交通建设中省市地质差异,从国际眼光、全球视角进行战略
杭州科利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主要结构安全帽定位由GPS主板和电池组成, 主板固定在安全帽内部,电池容量为1600MAH,本产品主要用于人员位置定位和巡逻管理,广泛应用于公安城管、小区物业管理、建工工地等既需要通话又需要定位的场合,也可以用于企业对员工的调度和管理。
“过去,修建一座黄河公路大桥的施工图纸将近2000多张,工程技术人员要看三四天才能逐一对照图纸进行施工,现在,应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只用30分钟,像看3D电影一样,整座大桥的施工工艺、技术流程、施工方法一览无余。”昨天,宁夏路桥公司总工程师金成这样介绍BIM技术。 4月7日,宁夏路桥公司和清华大学BIM项目课题组签订了此项新技术引用协议,并应用在叶盛黄河公路大桥建设中。 “这项技术实用性强,操作简便易懂,施工人员只要能看明白三维模型画面就能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正在叶盛黄河公路大桥施工的项目总工程师林金彪胸有成竹地说。该技术最大特点是能事先对叶盛黄河大桥的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进行有效管控。通过建筑信息模型和形象视觉效果,将每一道施工工序、施工方法呈现在施工人员眼前,和传统的“按图索骥”施工方法相比,更加直观,可以及早发
钢桥发展简史(日本桥梁建设协会)日文资料,但能大概看懂,图片不错。
一、引言众所周知,大跨径桥梁建设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近百年来。特别是本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上大跨径桥梁建设发展十分迅速。不同桥型大跨径桥梁的发展,日益被各国桥梁界人士所关注。我国进入90年代以来,出现了建造大跨径桥梁的高潮。进入21世纪的中国必将迎来更大规模的大跨径桥梁建设时期。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高等级公路、道路建设的发展,修建大跨径城市桥梁也将成为必然的趋势。城市大跨径桥梁,除考虑运输、航运、地理、地质、水文、环境等因素外,还有区别于跨越一般江河大跨径桥梁的特殊因素。因此应研究城市大跨径桥梁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积极探索我国城市大跨径桥梁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推动桥梁建设事业的更大发展。二、国内外城市大跨径桥梁20世纪回眸现代对桥梁最简洁
钢桥细节设计指南(日本桥梁建设协会)
本帖最后由 哈利路亚 于 2013-5-8 16:01 编辑 悬索桥是一种古老的桥型,起源于中国,革新于英国,发展于美国,广泛应用于日本。它因具有跨度大、美观、架设方便等特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高强钢丝和优质材料的出现,架设工艺的改进以及计算理论和手段的不断完善,悬索桥正朝长、大方向发展,并因其在大跨度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而成为现代大跨径桥梁家族中的重要成员。 从 1816 年,英国建成了第一座具有现代意义的悬索桥——跨径为 124m、以钢丝做主索的人行吊桥起,工程界开始重视对悬索桥的理论研究。1823年纳维尔发表了加劲梁悬索桥理论,认识到竖向挠度随着恒载的增加而减少。到 19 世纪末,悬索桥的跨度达到200~300m 。1883 年列特和 1886 年列维分别发表了弹性理论,这使悬索桥的跨径达到了 500m
01 计划
02共通
10扩幅
07钢桥
乡村公路桥梁建设技术研究
下载地址: http://www.mycivil.cn/thread-38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