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一个项目,地下室空调机房,主机的压降是22kpa,从机房到地面上办公楼最远端水平加垂直距离大约140米,到综合楼最远端100米。 计算如下: 主机压降22kpa; 机房分集水器、过滤器等考虑50kpa; 空调末端考虑50kpa; 电动二通阀考虑45kpa; 沿程阻力考虑200pa/m,即140*200/1000=28kpa; 局部阻力=沿程阻力*0.5=28kpa*0.5=14kpa; 以上合计=22+50+50+45+28+14=209kpa,取10%安全系数20.9kpa;
你知道空调水泵扬程怎么估算吗?今天我就来为朋友们解答一下,大家记得收藏哦~
空调水泵扬程按层高估算;如14层酒店,水泵在地下室,估算水泵扬程为3.8*14*(1.1-1.15)=60米。我一直按此使用几个项目均没有问题。按水阻力计算与本方法有差异,有一项目9层空调设计员按水阻力计算后水泵扬程取30米,结果使用时9层压力很小,我按(4.5m/层*3+3.35m/层*6)*1.15=38.64m.改造后解决了。供大家参考。提请使用阻力计算时注意。什么原因,行不行请教高手指正,差了有什么后果,供大家参考。
刚刚施工的一个空调项目,共12层,楼高48米.配置水泵扬程28米,试循环后11层以上没有水.后采用补水泵补水,补水泵扬程为36米,结果水是补上了,可问题是循环水泵不开的话,供水压力表显视是0.3MPA,循环后显示为0.6mpa,请问各位暖通大侠,这种现象是否正常,长时间运行是否对水泵有损害,有什么补救方法吗.
我是新手,设计一个冬夏共用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两管制。冷热水泵分设。计算冷水泵的扬程为管网阻力加机组阻力加泵前后阻力。根据技术措施上对热水泵扬程估算。发现,由于热水量不足冷水量的一半。使管网阻力的部分变得很小。从而使热水泵的扬程比冷水泵的扬程小很多。而询问其他人,他们的热水泵与冷水泵的差别不大。我经过对冷水管管网按热水运行计算发现,热水泵的管网阻力确实很小。为什么不按估算出来的较小值选泵呢?我的问题出在哪里?说明一下:我的冷热水系统阻力,除管网阻力因流量差别大。其他部分的阻力差别不算大。
暖通水泵的选择:通常选用比转数ns在130~150的离心式清水泵,水泵的流量应为冷水机组额定流量的1.1~1.2倍(单台取1.1,两台并联取1.2。按估算可大致取每100米管长的沿程损失为5mH2O,水泵扬程(mH2O):Hmax=△P1+△P2+0.05L (1+K)△P1为冷水机组蒸发器的水压降。△P2为该环中并联的各占空调未端装置的水压损失最大的一台的水压降。 L为该最不利环路的管长 K为最不利环路中局部阻力当量长度总和和与直管总长的比值,当最不利环路较长时K值取0.2~ 0.3,最不利环路较短时K值取0.4~0.6这是我在某篇文章中摘抄下来的。在实际应用中也经常使用这个公式,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公式,所以值得推广。不知道大家对这个公式有何高见,愿闻其详。
一个占地达7000平米,建筑面积13000平米的四星级宾馆,一个建筑面积约2000平米的游客服务中心,一个三层办公楼,建筑面积约3000平米.三个建筑共用了一个能源中心.能源中心在三个建筑的中心位置.三个建筑之间均有河道隔开,分三个区域,而能源中心与游客服务中心在一个区域. 能源中心内配置了四台50万大卡的远大一体化直燃机(制冷制热\热水三功能),空调水系统通过分集水器设置成多个回路供应三个区域.室外管道采用了直埋保温管. 问题:由于总体建筑规划的几度更改,一体化直燃机在采购时是标准配置,每台机器自配了扬程19米的供回水水泵.而现实的情况是:空调水系统采用了闭式系统,其中的一条最不利环路总长度达了500~600米,而总共5个环路其远近均不同.并且由于要过河道及地面标高的变化,造成系统内弯头较多,所以管路的沿程和局部损失很大,显然19米扬程的水泵无法满足.因此,必须安装增压泵.那么,此增压泵装在哪里合理呢?装在最不利环路的供水管道上吗?还是装在总的回水管上?如何使水泵的启停与机内水泵启停同步或有序? 请坛内高手帮我想想办法,假如你是行内高手,请不吝赐教!我的
空调水的流量一般是比较容易确定的。可以根据冷水机组的要求进水流量进行简单估算。但是对于扬程问题似乎有些困难。当前实际使用中的空调项目也存在着不少高扬程运行的案例。经查水泵参数,在相同流量下,扬程的变化对耗电量来说也是急速增加的例如某样本数据:在200立方每小时的流量前提下。20米的扬程功率为15KW,而28米的扬程功率为30KW,60米的扬程功率为60KW。由此可见合理确定水泵扬程对于系统节能的重要。请大家谈谈!
关于空调水泵沿程损失估算
每次按100M,5米扬程,算出来的扬程太大了。。很困惑,有个项目,三层楼,3700平方。28米的扬程到三楼末端效果很差。。然后另一个项目14层楼,8000平方,36米的扬程,效果很好。。望大神帮忙指点一二。。
在学习《中央空调方案设计》时,讲到“一般,水系统选择水泵时,水泵的进出口管径应比水泵所在管段的管径小一个型号”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要小一个型号?而不选择正好的或大一个号的?
这图上出现了水泵旁通管,这样的设计你见过么?设置这根旁通管有没有实际意义呢?我这里有两种意见,一种是这种旁通管有实际意义,当水泵突然停机,水由于惯性作用仍然是流动的,当没有增加旁通管时水从水泵进水口进入对叶轮造成较大的冲击损伤,增加时则大部分水从旁通管流过避免了水泵叶轮过大的损伤。另一种是这种旁通管没有实际意义,因为主管的流速并不大,经过系统的阀门,弯头,Y型过滤器等等相关部件,水流的冲击也会大大减少,再加上我们工程上面使用的止回阀在机房中是垂直安装的压力式止回阀,水压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够冲开止回阀,当水泵突然停机,经过短暂的时间由于水流动能的减小,止回阀很快会被关闭,从而起到对叶轮的一个保护。你是怎么看待的?
水泵选型原则及
酒店夏季冷水机组系统采用两管制,冬季采用燃气热水锅炉供暖。不明白冬季热水泵的扬程和夏季冷水泵扬程会差别在哪里?末端的管径都一样,水流量悬殊大吗?那冬季的热水流量如何定?是否要根据冬季热负荷确定水流量?
空调冷冻水水泵,若连成的,用哪个系列的,SLW(单吸离心卧式泵)还是SLOW(双吸中开蜗壳式离心卧式泵),有什么差别?
在确定空调系统水泵进出管路的管径时是按照流速确定还是按照比摩阻不超过200Pa/M确定?目前是计算流量420CMH,用鸿业水力计算器:控制流速计算下来 管径为 DN300,流速为 1.556 M/S,比摩阻为 70 Pa/m控制比摩阻计算下来管径为 DN250,流速为 2.249 M/S,比摩阻为 182 Pa/m请问具体该选择多大的管径比较合理?
我要求厂家:根据中央空调的末端负荷的变化和空调主机的制冷运行工况自动对循环水泵进行实优化控制,自动调整水泵运行频率,使得系统水流量随空调负荷变化而同步变化,使水泵处于最佳节能工作状态,在保证末端负荷正常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达到降低电耗的目的使用变频控制循环水泵一般夏季能够节能20%,其他季节节能40%左右。取冷冻水进出水温度为参数,采用温度传感器,温差调节器以及变频器和水泵组成控制系统,例如夏季出水温度7度,回水温度12度,△T=5,使水泵的转速根据相应的负荷变化而变化。设计最低频率在30Hz以上。厂家回复:1、 如果是单台主机,水泵的变频调整,可行性不大,主要原因是主机对水流量有一定的要求,达不到标准,主机会自动保护。2、 如果是多台主机,可以进行水泵的变频调整。3、 进出水温差控制的是主机压缩机的启动数量,这部分节能体现在主机能耗中。4、 风机盘管开启数量,对主管水压有直接影响(开启越少,回水管水压越大),供应商建议通过压力感应来调节水泵的变频 。坛里有高手来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