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年轻设计者的十大忠告 [引用 2006-06-20 10:29:43 ] 发表者: zjzpxy [1]好好规划自己的路,不要跟着感觉走!根据个人的理想决策安排,绝大部分人并不指望成为什么院士或教授,而是希望活得滋润一些,爽一些。那么,就需要慎重安排自己的轨迹。从哪个行业入手,逐渐对该行业深入了解,不要频繁跳槽,特别是不要为了一点工资而转移阵地,从长远看,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当你对一个行业有那么几年的体会,以后钱根本不是问题。频繁地动荡不是上策,最后你对哪个行业都没有摸透,永远是新手! [2]可以做设计创意和技术,切不可沉湎于设计创意和技术。千万不可一门心思钻研设计创意和技术!给自己很大压力,如果你的心思全部放在这上面,那么注定你将成为孔乙己一类的人物!适可而止为之,因为这些只不过是你今后前途的支柱之一,而且还不是最大的支柱,除非你只愿意到老还是个设计师! [3]不要去做设计高手,只去做综合素质高手!在企业里混,我们时常瞧不起某人,说他"什么都不懂,凭啥拿那么多钱,凭啥升官!"这是普遍的典型的工程师的迂腐之
想知道,一套完整的结构设计图,要包含哪些图和应该注明哪些说明。例如:基础平面图、板筋布置图等等。。求大神说的详细点,晚生在此感激不尽!
在进行建筑改造的时候,是彻底地推倒、重建,还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 在大连长江路段,一百年前,一批沙俄工程师揣着巴黎的城建图纸来到这里,希望在这块远东的土地上再造一个“东方巴黎”。一百年后,上海霍思医疗设计团队,一个尊重地域文化和历史建筑的设计团队,带着使命和理想来到这里。他们对选址在这里的美琳达妇儿医院外观的改造理想是号召人们保护历史建筑文化。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一、改掉海鲜酒楼的固有特征
论坛的的前辈们,兄弟,姐妹们好。我是一个新手刚刚从事电气设计。无从下手又没有老师带,真的太难了。在这里希望前辈们能给点意见。做这行应该从什么开始入手?应该有什么资料?需要注意些什么。请前辈们指点。晚辈谢过了,礼拜所有老师。先谢了!
1、桥梁设计我们在做些什么? 全国各个大设计院在2000年前还主要是本科生,研究生简直就是凤毛麟角,2000年到2006年研究生进入了,现在开始招收博士了。小的设计院也至少要本科生吧。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设计人员素质提高了。但是我们到底做了什么?我们与以前的前辈们又多了什么?难道就是那个证书?我们的理念又有多少更新了?我们的大部分人,还是在套用标准图,我们的大部分工作还是在找一个相类似的桥梁来套用进行特大桥的设计。不是吗,我们有多少创新,我们的设计的安全度让我感到吃惊,设计者总是在原来的图纸上多加配筋,我见过的一个盖梁的钢筋比我计算出来的要高出2倍多(按照控制裂缝配筋最多,上下缘也只各需要10根直径为20的钢筋了,而图纸上面是上下缘各28根直径28的钢筋),一个4跨16米的桥梁,一个盖梁就耗费钢筋3000Kg,能想象吗? 2、桥梁设计的计算有多么重要?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桥梁,而涉及到所有结构,包括房屋,包括隧道等所有建筑工程。计算问题在中国也许太神圣化了。之所以编写出这么多软件来(必然有限元的那些软件,还有国内的桥梁计算绘图软件,结构绘图软件等),主要是最
本帖最后由 ☆若谷☆ 于 2013-12-16 21:22 编辑 建筑设计者的苦衷,谁人理解:人将生:要设计护产科接生;人逐长:要设计幼托;学龄时:小、中、大学;从业后:包罗万象;人晚年:老人院兼活动场所;人生病:医院疗养;要生存:吃、喝、拉、撒、睡;人长眠;殡仪馆、墓地。甲方的要求、规范的规定、下游专业的报怨,老板的摧图。谁人理解,只有周旋;认定本行,奋献终生!!!!
建筑设计者的苦衷,谁人理解:人将生:要设计护产科接生;人逐长:要设计幼托;学龄时:小、中、大学;从业后:包罗万象;人晚年:老人院兼活动场所;人生病:医院疗养;要生存:吃、喝、拉、撒、睡;人长眠;殡仪馆、墓地。甲方的要求、规范的规定、下游专业的报怨,老板的摧图。谁人理解,只有周旋;认定本行,奋献终生!!!!
在外界看来结构设计师是非常高贵的人群,当你进入其中的时候你才会发现,真正可以做到高贵的又有几个?初入此行的朋友都会随着对设计行业的了解才知道其实设计生活极其琐碎,刚开始的时候为了生计必须吃苦受累,周旋老板客户间鞍前马后终日疲惫,只喊菩萨保佑! 日不能息夜不能寐是所有设计师的通病,只要公司老板一叫立马到位,遇到不好的公司、没责任的老板,所有的劳动法规统统作废,没有正常休息,造成身心无比憔
道路(公路,市政)做设计和施工的兄弟伙,大家出来晒晒自己的月薪和年薪;每年的价格应该不一样哟!这快到年底了,大家该发奖金的发奖金了,不要有所保留哦!回复格式:道路(专业)-工作性质-工作年限-月薪-年薪,比如:道路(市政)-设计-3年-3000元-6万,会给大家保密的哟
在中国,有一支特别牛的匠人队伍, 擅长复杂精细的建屋造园,人们称他们为——香山帮。
Blois文化中心
不管一个设计多么的完美和优秀,当他去施工现场转一圈肯定得吐血。因为施工人员的随意潇洒让人‘震惊’。他们完全按照经验随手放置钢筋,管理人员对有利的随便操做视而不见造成了这个局面使建筑施工成为了完全的粗放经营这样下去科技含量的减低会使中国的建筑行业走向夕阳成为名副其实的夕阳产业。甚至有人说:一个有经验的农民工会独立的建造八层框架,我说不出着是否是真的但是他说明了什么?希望大家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不胜感谢,在此抛砖引玉
怎么做到少画图,多思考?做结构设计,很多时间都放在模板的画图中,这浪费了我们的精力,变成了民工,技术含量降低了,我们的价值也降低了,设计时也感觉疲惫的很。 我知道网上有一些改梁编号的软件,不过作用不是很大,大家有什么更好的相关软件什么的吗?
结构设计者的出路在哪里?当前的中国,创新能力很弱,做设计的人员基本上是画图的工具而已,大型的,新型的结构体系,基本上都是国外的设计者弄出来的,
以下是本人搜集的结构设计方面的资料,觉得很不错,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此次北林德国景观大型系列学术讲座中,Kluska夫妇共同为到场的听众讲述了手绘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表现力,以及如何开始、提高自己的手绘能力。 伴随着肖邦的钢琴曲,Kluska夫妇展示了斯图加特的设计师汉斯•鲁斯的手绘图。Peter Kluska说:“当我还在学生时代,我就在他的工作室里接触了他的手绘图。当时我非常惊讶于这么漂亮手绘。他的一些设计想法、概念都能通过手绘表现出来。在学习期间,我特别欣赏这样的设计方式,并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也采取这种方式进行设计。” 他认为,尽管现在很多设计通过计算机来表现,但我们还要通过看、旅行,到外面实习,通过从书本上看到的各种各样知识的积累,通过手绘表现画面。“徒手训练对于自己的学习和培养都非常有益。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很快就会发现好与不好的差别。通过徒手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比例关系、空间的构成和结构。” Edit Kluska曾在大学教授手绘课程。她建议景观设计工作者应从手绘训练,然后再使用CAD,进行三维训练。她说,在手绘训练中,线条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曲线的
“一个城市不管它的历史有多么悠久,必须是面向未来的,必须接受一些新的建筑形式,而不是只有现有的生活方式。” 本文来自标经理的微信公众号。 回看迪拜“世界第一高度”、“世界上最大的购物中心”、“世界上最豪华的地铁”,一座座神奇的建筑拔地而起,迪拜创造的第一频频见诸报端;一次次创出着建筑奇迹,首先他们的资本:有钱任性!我们不得不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平地起前得有设计稿。 想想给迪拜佬做设计肯定能赚个盆满钵满吧。。。 828米高的哈利法塔就在迪拜市区拔地而起,是世界最高建筑。这座162层的大厦在设计上融合了当地文化元素与尖端技术,这样在极端的沙漠气候条件下也可以实现建筑的高性能。 历时6年投入建筑工人1.2万人建造了一个大型综合功能开发项目的主体建筑,哈利法塔包含办公空间、商业空间、住宅单元和一家
作为园林设计人员,肯定回遇到自己匠心的设计,认为是方案闪光点的地方被甲方否定.理由是甲方在其他地方见过某方案,觉得不错.要设计者改成他们见过的那个方案.遇到这样的情况,大家通常会怎么样处理?请各抒发己见.
现在天正建筑的功能越来越全面,优其直接生成三维的功能。天正建筑对于墙门窗等以“实体”的形式绘制,引入了二种显示方式,在画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墙的高度的定义来直接生成三维图象(当然我不是懂cad软件的编写,只通过自己的感觉来说),既可常规显示平面图,又能通过动态观察来显示其空间构造。而天正暖通的绘制还是延用了2.0的习惯,动态显示更是惨不忍睹,看看cad变化多大吧,为什么天正建筑能跟上cad的发展而天正暖通不能。 想想吧,如果有一天能够有一个功能,让我在画完一张图,看一看其三维显示,管道风道的空间高度是否合理,风机盘管安装完后的样子;让我在画完制冷机房换热站后,可以通过三维观察看看我的设计空间是否合理,管道是否不受阻挡而且漂亮。 这是我的一个愿望。难做并不是不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