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套话不说了,小弟有以下不解问题还请大神们指点。1、最右边梁端配筋面积也就600,为什么电脑会配4跟三级钢22的(1521),面积超很多?2、箍筋面积最大处G1.4-1.4,为什么要用三级钢10的4肢箍@100(3.16),是遵循强剪弱弯的原则吗?此图是底框剪力墙结构,上边是5层砌体结构~~~在此先谢谢了·
究竟要不要去手动调整楼板的边界条件??因为我发现除悬挑板外,它全部默认为固定支座,这感觉与实际不太相符?有没有必要去调整呢?
PKPM的计算结果只能用作配筋的参考,但是最后该如何配筋还要考虑很多其他的方面,比如要考虑施工方便、审图等。具体怎么配筋,经验很重要。小弟在这里向各位精英请教,听听各位的高见!
我想问一下关于pkpm的计算公式怎么才看见,主要是挠度计算的相关部分。想看一看是怎么计算的。和规范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谁能给些答案或相关的参考文件。
本大菜鸟在用PKPM软件计算时,常会出现结果出错的问题,比如:原本柱子只要8%%13018,可按软件计算的话要4%%13025+4%%13022。而且类似的问题不只出现过一次。只要稍微复杂点,超过5层的。我的电脑就范晕了,算的一塌糊涂。——————害的我经常被请到图审中心去喝茶。请问各位大仙是什么问题?
rt今天satwe计算,层间刚度比在不计算地震的情况下是够的(没有薄弱层),但是计算地震力的情况下就不够了(有薄弱层了)主要是底层太高了地震是6度我就想问下这是为什么呢?
结构设计最后要整理出来一份计算书。在建模、调整、计算的时候,大家会看它的计算书吗?本人新手,几个工程都是做完了,最后到SATWE里把计算书打印出来,厚厚的一本,根本没看一眼。大家都是怎么做的?
请问下如果在用pkpm做框架结构的时候如果模型做了局部的改动,那么在计算之后,在出梁平法施工图或柱平法施工图中还用绘新图或重归并吗?如果重归并的话,那么之前改的梁支座还有柱双偏压改筋不是都要重新改正?麻烦前辈给指导指导,谢谢啦
PKPM多塔、设缝的建模和计算沈耀军 张吉 徐飞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工程部
以前搞的房子,主周期的平动系数都是0.9几,这次搞了一个,平面不怎么规则,第一周期平动系数0.59,算是平动为主吗?请教下 1 1.7262 176.94 0.59 ( 0.59+0.00 ) 0.41 2 1.4126 95.67 0.97 ( 0.01+0.96 ) 0.03 3 1.2252 17.31 0.45 ( 0.41+0.04 ) 0.55 4 0.5344 178.03 0.51 ( 0.51+0.00 ) 0.49 5 0.3778 110.93 0.86 ( 0.11+0.75 ) 0.14 6 0.3596 39.04 0.62 ( 0.38+0.25 ) 0.38 7 0.2867 178.61 0.46 ( 0.46+0.00 ) 0.54 8 0.1892 163.06 0.54 ( 0.49+0.05 ) 0.46 9 0.1873 178.24 0.46 ( 0.46+0.00 ) 0.54 10 0.1748 80.01 0.98 ( 0.03+0.9
本人是在校学生,想请教下各位前辈!对于框架结构,在PKPM软件中,在计算恒载和活载等竖向荷载作用时,是怎么计算的?是把整个空间框架用矩阵位移法计算吗?还是分成一榀一榀的平面框架进行计算?(楼主指的是计算竖向荷载的时候)另外,如果我想要了解pkpm的内部计算原理,如软件是怎么分配板传给梁的荷载,应该找什么书看呢?自己找了一下没找到这类书,市面上的书都是介绍怎么用软件的,没介绍原理的。麻烦各路大神指导一下!补充内容 (2013-8-29 14:58):一些入门的书我也看过,如PKPM从入门到精通,还有使用手册,但都没有解决软件内部计算原理的问题啊。楼主提出的框架竖向荷载计算有人知道软件是怎么算的吗?
请问这条框架梁该怎么配筋,具体步骤是怎么样的,谢谢
如题,小弟正在做一个连廊,连廊下面是大堂,跨度约有21米,老板说连廊下面做拱梁,小弟学PKPM没多长时间,不知道如何才能建模,请前辈们指教!谢谢
前段时间一直在纠结如何根据计算结果配箍,今天终于想明白了,就总结一下,分享给同样纠结这个问题的朋友
我刚接触广厦,以前用的是PKPM,我现在是用PKPM建模,用广厦成图,为什么广厦生成的板配筋图和PKPM的计算结果相差好多啊?求解
请问形心和质心离得太远一般是什么问题?怎么解决啊?
3D3S和PKPM,对于同一榀钢架,同样的荷载,计算结果有什么区别吗?有人做过对比吗我试着计算了一榀20你跨,6米高的门刚,按开间6米,恒栽0.3,活栽0.3.风栽0.45计算的,得到的结果是,3D3S是0.618,PKPM是0.74
我一个卫生间的次梁 当我按照实际情况 把梁降位50mm之后,梁的配筋变大好多,如果这个结果更符合真是情况 那以前就大错了 因为配筋变化真的不小
软件中是怎么计算弯矩的?按道理讲,两个悬挑梁线刚度一样,应该互相不能形成约束(负筋计算结果应该为0,当然实际中肯定会有一定的约束作用,设计配筋时钢筋也会沿悬挑梁贯通),这样按固结计算出来的负筋会不会比实际要小;还有就是底筋端部和面筋跨中受压,计算结果应该为0的,为什么会有计算配筋,是考虑了配筋构造要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