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一本经典的书——《高层建筑结构计算与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复习现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10章时,对规程中提到的结构部位术语不是太有把握,想向富有这方面经验的兄弟们请教一下:1、框支梁和转换梁是同一概念吗?也有看到梁上托墙才能称为框支梁的说法。2、框支层是不是包括转换层?或者说框支层最上一层就是转换层?规程第10.2.4条,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高度取框支层加上以上两层高度,由此看来,框支层似乎该包括转换层。再说转换层不就是框支梁层吗,照理也该并入框支层。3、框支框架中所有柱都是框支柱,但只有最上一层梁才是框支梁(或转换梁),其它层梁仍为框架梁?4、规程中说XX层楼板的时候一般是指哪一层?第10.2.18和第10.2.19中分别有框支层楼板与转换层楼板的概念,它们具体是哪个部位?哪位兄弟能解释一下,最好有图说明,多谢!
《高层建筑结构计算》PDF版共4个压缩包[ 本帖最后由 xygoogle 于 2008-10-15 13:53 编辑 ]
网下下载下来的都是pdg超星的书,转成pdf分享给大家!1/2
高层建筑结构是如何抗风的?<
复杂体型高层建筑结构推覆分析
高层建筑抗震结构选型与结构计算
探析高层建筑的结构选型
一个小区,共十八层,我们负责二级配电房至各单元楼层电表箱电缆的敷设,二级配电房在各单元的地下室在1、4、7、11、14、17这六层分别设有电表箱我想知道六层以上的这部分是否可以计算高层建筑增加费?怎么计算?
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法1.1应用分析方法了解各类结构体系1.1.1框架式的剪力墙结构。高层建筑结构种类是非常多的,其中框架式的剪力墙结构就是较为普遍的一种建筑结构,其内在的位移结构设计方法非常多,并衍生出了很多的计算方法,应用最为普遍的是连续假定方法。在对位移的协调性进行计算时,要明确剪力墙框架的水平位移与转角状况,从而对其进行正确的计算,其求解的方法是构建结构位移和结构负载之间的关系方程式。但是在对其进行构建过程中,其影响因素和内在的需求等变量是有所差别的。1.1.2剪力墙的体系。剪力墙的受力与变形状况是剪力墙结构开洞影响的。剪力墙的单片受力特性是有差异的,并且按照这种差异可以将其分为单肢墙结构和特殊的开洞墙结构。这些不同的墙面结构截面所具有的应力和负荷也是有差异的,为此,在对其内应力和位移进行计算时要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的计算方法是平面限单元方法,这种计算方法准确性较高,并且适合多种类型的剪力墙。但是其缺点是资源的浪费较为严重,自由分散度也较多。1.1.3筒体结构。根据其计算模型的处理方法不同,筒体结
结构体系下的高层建筑论文 论文栏目:高层建筑论文 1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深圳南山区的后海,坐落于深圳湾西侧、后海商业中心区东侧、深圳湾体育中心南侧、带状海滩公园北侧,占地面积约为38000m2,总建筑面积约为465000m2。其中,总部大楼建筑总高度为400m,地上66层,地下3层,建成后将成为整个项目发展区内最高的办公建筑,塔楼的外形呈现春笋造型,也从根本上引导了结构体系设计的方向。建筑效果图见图1。总部塔楼在地面以上未与其他裙楼联系,但由于下沉广场的分布,嵌固层在地下1层,结构分析设计主要参数为:设计基准期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一级,为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g),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Ⅲ类;基本风压为0.75kPa(50年一遇),风响应由风洞试验确定。另外,核心筒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从嵌固层下一层往上采用特一级,外框柱的抗震等级从嵌固层下一层至地面为特一级,地面以上为
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论文 论文栏目:高层建筑论文 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控制措施1.1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1)粗细骨料的选用。在满足泵送要求及钢筋间距的基础上,为降低水及水泥的使用量,应尽量选择大粒径的碎石。除此之外,还应该采用干净、强度高、针片状少的粗细骨料,且将其含泥量控制在l%以内,同时确保粗细骨料不含有有机物质和有毒有害物质。(2)粉煤灰的选用。粉煤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掺合料,不仅可以将混凝土的和易性大大提高,而且对混凝土的泵送施工十分有利;同时粉煤灰还能代替部分水泥来降低水泥的使用量,从而使水泥的水化热得到有效降低。在进行粉煤灰的选择时必须对其细度及粒度引起注意,对粉煤灰进行磨细加工必须要达到I级标准。但是如地下室混凝土类有较高抗渗要求的,需要在满足必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的计算及试验来确定是否能够将粉煤灰掺入。粉煤灰的选用需结
最近几年随着房地产的兴起,我们身边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而且大部分使用的是钢结构的工程,可是钢结构在我的印象里钢结构重量较轻,而高层建筑的抗震性是必须要强的,否则会造成可怕的后果,虽然钢结构有很多优点,但是钢结构是否能胜任高层建筑呢?山西钢结构www.sxtywy.com
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
请教各位,在进行热负荷计算时,高层建筑的上层房间是只考虑冷风渗透还是应当考虑换气次数引起的热负荷?如果结合热压风压考虑的话,上层房间几乎没有冷风渗透,不实际啊 多谢拉~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67.8 M(压缩后分7卷)[ 本帖最后由 sccbjs 于 2012-2-10 12:28 编辑 ]
考虑构件抗扭刚度的高层建筑结构抗扭计算
高层建筑结构自振周期计算及控制方法研究
近数十年,建筑结构抗震领域发展之快、进步之神速是几千年来世界建筑史上前所未有的。但是由于地震对结构输入的性质是复杂的,传统的抗震理论仍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结构抗震设计中仍然还有大量不确定因素有待解决。随着时代的推进,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计算将得到更深入地发展。 对房屋结构抗震设计的研究,是1906年美国旧金山地震后逐渐开展起来的。 1915年日本佐野提出了衡量地震动的尺度“震度”的概念,并认为作用于建筑物的地震力等于震度与建筑物重量的乘积。日本关东大地震后的第二年(1924年),这种“震度法”就被纳入日本城市建筑法规中去,当时已经意识到房屋惯性力的重要性。在还无法对地面运动加速度进行可靠量测的情况下,又缺乏对结构动力反应知识的认识,对地震惯性力的大小无法以任何可靠性来估算,一般认为可以接受的是,用大约相当于建筑重量 10%的水平力进行设计。当时假定地震力与结构特性和地基情况等无关,而且还假定房屋的抗震能力仅与结构的承载力有关, 设计中加大安全系数,进行容许应力水准上的弹性设计,故建筑物对地震力的实际承载力通常要大一些。显然,早期的抗震设计方法是很粗糙的。 19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计算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计算专题,为您提供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计算相关的专业交流帖进行参与,欢迎您参与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计算 相关的专业交流讨论,更多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计算相关内容请访问
土木在线论坛相关帖子
分享用户量
下载热度
相关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