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资料 论坛
  • 古建筑的格扇图样还有吗

    古建筑的格扇图样还有吗

    我有一些格扇门的图片,但不知道图样的名字,请教各位大侠,如果有其他的图片,可以传给我吗

  • 下雨不怕!看古建筑是如何排水的?

    下雨不怕!看古建筑是如何排水的?

    巧用结构与材料——屋顶排水中国古建筑防水有“以排为主,以防为辅”、“多道设防,刚柔并济”的理念,说到“排水”,古人首先是从屋顶下功夫。古代建筑的屋顶,多采用高屋脊、大坡度的设计,靠近屋脊两侧的坡度超过60°,而在檐部的坡度不足30°,利用陡坡使水急下,再因惯性冲出檐外。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多用大坡度的设计,靠近屋脊的坡度超过60°,而靠近房檐的坡度小于30°,利用惯性使快速流下的雨水冲出屋檐外。各种屋顶式样中最有利于排水的,叫做悬山顶。所谓“悬山”,就是屋顶房檐伸出“山墙”外,显然更容易将雨水排出。悬山顶在屋顶的式样中,等级不高,因此多

  • 城市地铁项目建设对古建筑的影响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是指城市中有轨的大运量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其中包括地铁、轻轨、市郊铁路、有轨电车及悬浮列车等多种类型。1863年1月10日,英国伦敦建成世界上第1条地铁并开始通车,标志着城市地下轨道交通方式的诞生。100多年以后,轨道交通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城市现代化交通运输系统。目前全世界有100多座城市开通了300多条地铁线路,总长度超过6000km。 城市地铁运输系统以其占地少、运量大、速度快、准时、方便、舒适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同时,地铁运行产生的振动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对古建筑的影响。例如,在捷克,繁忙的公路和地铁线附近某些砖石结构的古教堂因车辆通过时引起振动而产生裂缝,甚至由于裂缝不断扩大而导致建筑物倒塌;巴黎地铁七号线和十三号线对巴士底狱新歌剧院的影响等[1-2]。就此各国专家对城市轨道交通振动产生的原因、污染的规律、传播的途径及控制的方法等进行了研究[3-4]。 西安是具有13个历史朝代的著名古都,至今保留下来的古建筑分布较广,因此,西安城市地铁项目建设对古建筑的影响备受关注。西安地铁二号线南北向穿越西安市的主城区,不可避免地穿越国家级

  • 托福作文T65:城市应保护古建筑?

    Topic65:一个城市是否应该保护古建筑? Topic65 Should a city try to preserve its old, historic buildings or destroy them and replace them with modern building? Use specific reasons and examples to support your opinon.[托福参看范文之一]Topic: 65Whether the city should try to preserve its old, historic building or destroy them? I believe that different people will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According to my experiences, I think that we should preserve these old, historic buildin

  • 日本古建筑的一些3D模型

    日本古建筑的一些3D模型

    日本古建筑的一些3D模型:lol

  • 有关古建筑空调设计问题

    我们公司现在有个设计方案是古建筑,层高有事2-3的,单栋面积在500-1000m2,总建筑面积为20000m2,现在顶层没有吊顶,请问空调怎么设置?

  • 世界各国的古建筑,开眼了!

    马里安曼兴都庙色彩鲜艳

  • 中小城市古建筑文物保护原则

    知识点:中小城市古建筑文物保护原则

  • 细品古建筑--参考图片一组

    细品古建筑--参考图片一组

    细品古建筑--参考图片一组

  • 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

    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

    文化 罗哲文古建筑研究保护一生缘 -------------------------------------------------------------------------------- http://www.renwu.com.cn/ 2005年第11期《人物》杂志 (文/刘东平)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中国古建筑主要是木石结构,我称之为木石的史书,综合的艺术,历史的见证。历史,一个是文字的历史,还一个是实物的历史。中国历代的各种建筑,宫殿、园林、寺庙、民居等,都是实物的历史,历史凝聚在了这些实物身上,它们也验证了历史。——罗哲文 年逾80岁的罗哲文先生,今天仍在古建筑文物保护的领域里奔波、忙碌着,经常是提起箱子就走,下了飞机又上火车,一个月数次出差在外,不在家是常事。问及罗老如此辛苦,身体是否吃得消,他笑笑说,从前我们经常一起去跑的“三驾马车”(历史学家单士元,96岁,建筑学家郑孝燮,88岁,

  • 关于古建筑类型的亭子预算

    大家好。我今天接了一个古风格的亭子图。老板要我做个预算出来。但我从没做过。有哪位好心人能给我一份预算实例呢?最好是带图纸的。谢谢。我的Q 13733129。有好心人吗?真诚请教。

  • 如何继承中国传统古建筑的风格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建筑的要求已不再停留在经济和实用的层面,而对其审美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的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中独树一帜,我们有义务将它继承并发扬光大。

  • 古建筑--碾坊设计方案

    刚做的一个古建筑设计方案,碾坊。请大家指正!!

  • 古建筑保护中的科技问题

    古建筑是用传统材料、传统工艺、传统结构营造的,也是用传统技术使之延续至今。那么在今天的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中引进现代科技是否正确,是否必要,引进中应该解决哪些问题,是我们必须要明确的。下面结合故宫保护工程实践,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利用现代科技,全面、深入、确切地认知文物建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这是故宫大修工程遵循的根本原则。前辈文物保护专家把这个原则具体化为“原型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技术”。那么,故宫古建筑群和故宫的每一栋建筑的原状到底如何,就是我们为贯彻《文物保护法》必须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1、认知和记录建筑的原型制 按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常规,在进行古建筑维修之前,必须进行现状勘查和勘测。在20世纪30年代,梁思成先生等老一辈学者只能用最基本的手工工具进行徒手测绘。 80多年来,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人们创造了数不清的新技术,就测绘行业说,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突出的一项。故宫博物院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作进行研究,随着工程进展,对故宫每一栋单体建筑

点击加载更多

城市古建筑

城市古建筑专题,为您提供城市古建筑相关的专业交流帖进行参与,欢迎您参与城市古建筑 相关的专业交流讨论,更多城市古建筑相关内容请访问

土木在线论坛

相关帖子

 

分享用户量

 

下载热度

 

城市广场设计方法

古建筑保护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