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水处理工艺生物处理,不过是如何保证足够菌种的量和维持足够的活性,以达到将水中污染物主要是可生化污染物按照预定标准去除的过程。活性污泥法,作为水处理工艺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种类或者说处理手段,已经取得很大的发展,出现相当多的形式。就好象生物一样,不断地在发展进化,也不断地背离其原本的形态。就好象人是从猿进化而来,却不能再称之为猿。水处理工艺中无所谓哪种工艺好或者坏,只有对哪种特定的污水,用哪些方式结合,能够达到最好的性价比效果,就是成功。楼主所列的各种方法,只是活性污泥法的几种运用方式而已,我作为一个出道没多久的菜鸟,也敢来嘲笑一下楼主的行为。因为,一:处理的水质水量和出水要求不同,建设方土地和运行费用的博弈对工艺选择也有很大影响,没有可比性,二:现代水处理工艺的发展已经不再拘泥于用哪种工艺,比如说生物处理,更重视的是如何运用生物来达到目的而不是使用的工艺。不客气的说,水处理将会出现很大的变革,楼主的提法,过时了。
我们公司的一个工程用的是A/O法 我想问一下产生的污泥是用BOD计算 还是用COD计算 是SS*50+COD*33.3%吗?
各种活性污泥法的设计参数(处理城市污水,仅为参考值) 设计参数 <
活性污泥法的概念和起源
本帖最后由 一江春水向东流 于 2014-1-2 14:54 编辑 酒仙桥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设计污水处理规模为20万吨/日,占地24公顷,采用氧化沟活性污泥法。建成后可对附近86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内的污水进行处理,总服务人口48万人。 一期工程总投资5.7亿元人民币,其中工程费3.5亿元。主要工程量:土方工程35万立方米;现浇钢筋混凝土10万立方米;建筑物面积8650万平方米;道路面积3万平方米;综合工艺管线25km。主要工程项目有:进水泵房、曝气沉砂池、氧化沟、沉淀池、污泥浓缩池、脱水机房及转运间、污泥堆置场、综合办公楼等。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设备、自控仪表均为法国进口,工艺运行全部由计算机自动控制。 工程于曾获中国建筑鲁班奖,北京市结构和优质工程“长城杯”奖。
我刚刚毕业参加工作,让我干工艺员。我们厂是传统活性污泥法,表曝机,中进周出二沉池,处理生活污水,BOD COD 不是很高,污泥浓度控制在1200左右,今天SV30有31%,二沉池浮泥比较严重,我应该怎么处理??请各位前辈指教。
我现正在进行一个工程的调试,但进水水质淡,水量远不够,污泥培养成功后,污泥浓度达到多少比较合适?工艺:UNITANK工艺,进水水质:cod=180,BOD=80,TN=25,TP=2.5,SS=150,出水一级B标准.
书上经常这么写,氧化沟和SBR法因为其产泥量小不用污泥消化,但是这是为什么呢? 还有为什么他们产泥量小?问题有点弱智,但是很想知道答案。请各位赐教。
对于水质接近于城市污水的污水请问是否可以套用规范中规定的设计参数BOD负荷和污泥浓度来确定曝气池的容积?如果采用延时曝气,对于其他工业污水怎么确定设计参数?如印染废水。另不知现在延时曝气的应用情况如何?是否有应用价值。
大家好,我是搞污水处理的,刚上手,现向前辈们讨教个问题。我们厂用的方法是活性污泥法,现在曝气池里泡沫很多,请问有什么方法解决。这里先谢了!!!
工艺是活性污泥法;水量控制在600立方米每小时;进水COD在500~600请教:MLSS控制在多少?回流量多少?沉降比多少?剩余污泥量排放如何控制?
近两个月来,皮件厂的调试停滞不前,陷入怪圈。 物化方面无可挑剔,我的同事真是敬业,自他们进驻该厂,物化出水不再是又黑又稠,只是化验结果显示,物化后出水COD在900~3000之间波动。 折板厌氧正在恢复(据说之前的调试证明,厌氧运行越好,好氧运行就越困难,所以厌氧被废。但是该废水COD较高而含硫量极低,所以目前逐步恢复。去除率未知) 问题主要集中在好氧段。好氧段为接触氧化法,已达到设计流量12吨/时,停留时间为8小时。池内挂膜情况较好,活性污泥SV30约为30%,我最不满意的正是污泥的状况:污泥为淡黄色,非常松散、轻浮,没有颗粒污泥与絮状污泥;静置一分钟后,结构松散的絮体长大,泥水略为分离,但沉降量极少;静置三十分钟后,污泥出人意料地沉降到30%,但上清液不清,呈蒙胧状,其间漂浮大小不一的块状污泥。因此,二沉池感官上较为浑浊,能见度小于0.5米,最终出水携带絮体。 “二沉池浑浊,出水携带絮体”的现象,我认为有四种可能性: 一、有机物分解不完全。如不考虑厌氧的效果,好氧池进水COD900~3000太高,确实存在这种可能性。但是,负荷过高的
最近做到一个叫“一体化活性污泥法”的工艺,用于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但查资料好象又没有,请问:这种工艺是不是就是所谓的UNITANK工艺?请赐教!
比较快捷实用的计算,希望对大家有用 !
活性污泥法原理及设计计算
好氧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利用活性污泥中悬浮生长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水中有机物质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污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其净化污水的过程可分为吸附、代谢、固液分离三个阶段,由曝气池、曝气系统、回流污泥系统及二次沉淀池等组成,其基水流程如图所示。 经过一级预处理的污水与二次沉淀池底部网流的活性污泥同时进入曝气池混合后,在曝气的作用下,混合液得到足够的溶解氧并使活性污泥与污水充分接触,污水中的胶体状和溶解性有机物被活性污泥吸附,并被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氧化分解,从而得以净化。在二次沉淀池中,活性污泥与已被活性污泥净化的污水分离,澄清后的达标水排出系统;活性污泥在泥区进行浓缩后,以较高的浓度回流到曝气池。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的吲时,自身也得以繁殖增长,即活性污泥量会不断增加,为使曝气池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浓度保持在一个较为恒定的范围内,需要及时将部分活性污泥作为剩余污泥排出系统。
本人初入水处理设计行业,有些问题搞不清楚1、廊道式活性污泥法混合功率取多少?看到有的写3-8w/m3,有的要到10-25w/m3,我取的15w/m3,我老板又说6或7就够了,到底可以取多少?2、采用空气曝气,假如说10000m3的池子,风机功率250kw,那么混合功率是否就是250kw/10000m3=25w/m33、如果2个10000m3的池子,靠250kw的风机工作,那么每个池子的混合功率是否就是250/2/10000=12.5w/m3望达人不吝赐教!
什么是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 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又称分段进水活性污泥法或多段进水活性污泥法,是针对传统活性污泥法存在的弊端进行了一些改革的运行方式。污水沿池长分段注入曝气池,使有机负荷在池内分布比较均衡,缓解了传统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内供氧速率与需氧速率存在的矛盾,沿池长F/M分布均匀,有利于降低能耗,又能充分发挥活性污泥微生物的降解功能。曝气方式一般采用鼓风曝气。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有哪些特点 (1)优点: ①池体容积比传统法小三分之一以上,适于处理水质相对稳定的各类污水。 ②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提高了空气的利率,即能耗较低。 ③污水沿池长分段注入,提高了曝气池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④曝气池出口混合液中活性污泥不易处于过氧化状态,在二沉池内固液分离效果较好。 (2)缺点: ①曝气池最后段进水因污泥浓度较低、处理时问较短,有时影响出水水质。 ②分段注入曝气池的污水,如果不能与原混合液立即混合均匀,会影响处
如题,可下载参考
活性污泥法有哪些运行控制方法 活性污泥法的控制方法有污泥负荷法、SV法、MLSS法和泥龄法等四种,这些方法之间是相互关联、而不是对立的,往往同时使用,互相校核,以期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1)污泥负荷法。污泥负荷法是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主要控制方法,尤其适用于系统运行的初期和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生物处理系统。但此法操作复杂,水质水量波动较小的稳定运行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般采用其他控制方法,只是定期用污泥负荷法进行核算。 (2)MLSS法。MLSS法是经常测定曝气池内MLSS的变化情况,通过调整排放剩余污泥量来保证曝气池内总是维持最佳MLSS值的控制方法,适用于水质水量比较稳定的生物处理系统。 (3)SV法。对于水质水量稳定的生物处理系统,SV值能代表活性污泥的絮凝和代谢活性,反映系统的处理效果。 (4)泥龄法。泥龄法是通过控制系统的污泥停留时间最佳来使处理系统维持最佳运行效果的方法。活性污泥法日常管理中有哪些需要观测的项目 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