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由于它的特殊结构,一旦发生火灾,与普通建筑物相比,危险性也就更大一些,如处置不当,往往会发生生命危险。所以,当你身处这种情况时,一定要保持冷静, 不要惊慌。 首先,要迅速辩明是自己房间的上下左右哪个方位起火,然后再决定逃生路线,以免误入“火口”。 如果发现门窗、通道、楼梯已被烟火封住,但还有可能冲出去的时候,可向头部和身上淋些水,或用湿毛巾、被单将头蒙住, 用湿毛毯、棉被将身体裹好,冲出险区。 如浓烟太大,人已不能直立行走,则可贴地面或墙根爬行,穿过险区。当楼梯己被烧塌,邻近通道被堵死时,可通过阳台或窗户进入另外 的房间,从那里再迅速逃向室内专用消防电梯或室外消防楼梯。 如果房门已被烈火封住,千万不要轻易开门,以免引火入室,要向门上多泼些水,以延长蔓延时间,伺时从窗户伸出一件衣服或大声呼叫,以引起救援人员注意。 如楼的窗外有雨水管、流水管或避雷针线,可以利用这些攀援而下;也可用结实的绳索,(如一时找不到)可将被罩、床单、窗帘撕 成条,拧成绳接好)一头拴在窗框或床架上,然后缓缓而
高层建筑是指高度在24米到100米之间的建筑,其中50米以上称为一类高层,100米以上的则称超高层。高层建筑遇火情,楼梯可以救急,逃生时应尽量利用建筑物内的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有外窗的通廊、避难层和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设施。
高层建筑室内火灾的构思 论文栏目:高层建筑论文 1高层建筑常见隐患及火灾发生的原因1)消防责任意识薄弱。a.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许多高层公共建筑往往分层出租或销售给多家单位,从而形成一栋建筑内多家单位共同使用的局面,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出现消防管理上各自为政、互不沟通的现象,致使整幢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b.管理人员、值班人员素质不高,责任意识差。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和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是本单位消防工作的专业人员,因此这些人员必须熟悉本单位建筑的基本情况和设施设备运行情况,且经过专业培训取得资格证才能上岗。但由于企业人员流动快等原因,部分人员未经培训直接上岗,对建筑自动消防设施不熟悉,操作不熟练,或责任意识不强,不清楚本岗位职责,有的甚至在值班期间擅离职守,脱岗逃岗,导致火灾情况下消防设施不能正常启动,延误了初期火灾的扑救时机,致使火灾损失扩大。2013年10月11日北京
MIDAS/Gen采用的是ATC-40(1996)和FEMA-273(1997)中提供的能力谱法(Capacity Spectrum Method, CSM)对结构进行大震作用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分析),进而评价该结构的抗震性能。水平推覆力分布形式可采用模态分布、静力荷载工况(用户自定义)、常量加速度分布三种形式,通过Pushover法建立结构的能力谱,同时把规范规定的反应谱变换为结构大震作用下的需求谱,找出结构性能点。 在大震作用下,根据性能点时的结构变形,对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a)层间位移角:是否满足抗震规范规定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b)结构变形:由结构塑性铰的分布,判定结构薄弱位置。根据塑性铰所处的状态,检验结构构件是否满足大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水准
高层建筑火灾安全学概论
民用高层建筑逃生平台的设计中,通过逃生门后,是直接需要到达平台呢,还是可以设置一个设备间,该设备间放置消防用的设备,比如水箱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
TIF的图片有通道
建筑中的应急照明设计,是建筑电气设计的重要内容,应急照明含火灾应急照明和非火灾应急照明,不过一般非火灾应急照明不在考查范围内。《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如下范围需要设置火灾应急照明: 1、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室和避难层(间)。 2、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室、防烟排烟机房、供消防用电的蓄电池室、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他房间。 3、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和商业营业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4、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走道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同时规定:疏散用的应急照明,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0.5lx,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他时间的应急照明,仍应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 这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应急照明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应该分别记忆和理解。即包括:疏散照明,安全照明和备用照明(有的规范里认为火灾应急照明只包括疏散照明和备用照明, 没有把安全照明包括在内),疏散照明指的是用
项目:十层建筑,地下一层车库;一层,二层商店,餐饮;三层 以上,办公用。情况说明:甲方要求全做玻璃幕墙,所以3层以上都无法开窗,即无法自然通风问题:1.什么情况下要排风? 2.像我现在的情况,三层以上的建筑是否要做排风?排风量该怎么计算?回答时候最好要有出处,比如出自那个GB,本人愚昧,找不到诶~~
在大部分人的意识里,越高层的建筑,地震力就越大。所以很多人认为越高的楼层,在地震灾害时就越不安全。然而,高层设计也是经过抗震严格设计的,本质上与低层房屋的抗震设防要求是一致的。
高层建筑结构是如何抗风的?<
请教一个问题:假设一幢十八层的建筑,一到十八层的房间的面积、功能、维护结构都相同的情况下,每层的采暖负荷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是逐层递增还是逐层递减呢?大概系数是多少呢?我在设计手册上看到的高度修正系数好像都是针对单个房间的高度而变化的。请各位大虾指点啊。谢谢!
大家有没有看2005年考题的关于高层题的第2道大题,就是大底盘单塔楼高层建筑,主楼为框架-核心筒,裙房为框架其中第四小题:裙房为商业建筑,主楼为普通住宅,问裙房框架柱的纵向配筋根据抗震设防标准:裙房为乙类建筑,主楼为丙类建筑,那么确定裙房框架柱的抗震等级应该为几级呢个人觉得应该为2级不知大家有何看法
好东东
目前现在高层小区由于住户多,在安装电表的时候,一般都是采取分层户表集中安装在户表集中箱内,目前竖向供电主要有1电缆、2封闭母线槽、3预分支电缆、4绝缘穿刺线夹。现在小弟由于经验不足,所以想请问大家。以上4种代电方式,哪一个最贵(最不经济,成本最大),哪一个最便宜(最经济,成本小),哪一个施工方便。
高层建筑push-over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走入我们的生活。现代高层建筑的设计主要有六个特点。1 参数化设计,是以数字技术为依托,在软件生成和数控技术辅助下完成高层建筑的“非标准建造”2 结构性表皮,利用表皮来支撑整栋建筑,实现内部空间的全息开敞,与此同时形成独特韵律的表皮机理。:hug:
我在学习图纸的时候注意到,高层住宅的水泵不知道放在哪儿了。比如供暖管道要将热水供到11层楼,我不明白的是在图纸上没有看到水泵。再比如生活给水管要供到11层楼也应该需要水泵,市政给水管应该只能将水压到4层楼的高度,那么水泵在哪儿呢,请前辈们指点。:handshake[ 本帖最后由 yiren246 于 2011-1-13 20:24 编辑 ]
高层建筑的轴线怎样控制,看见测量人员是从下一层引点上来进行控制,而不是从最底层引点进行控制,为什么不从最下面引点,从最下面引点上来不是更准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