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资料 论坛
  • 关于建筑和结构设计论文

    论文简介:本工程为淄博华联超市,位于中山路以北,首层1552㎡, 标准层1576㎡,顶层 130㎡,总建筑面积6390㎡,总用地面积为4512平方米,占地面积2060平方米,建筑高度为22.10平方米 投稿网友:sh521006 上传时间: 2013-10-20

  • 对建筑物地下室结构设计的探讨

    对建筑物地下室结构设计的探讨

  • 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问题

    现有一住宅建筑,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27层,其中裙楼2层,剪力墙结构,三个独立塔楼的地下室及裙楼彼此用分缝独立开来,所以地下室外墙一面或者两面有回填土,其余面没有回填土。请问前辈,在PKPM里如何模拟回填土,回填土对地下室约束相对刚度比应如何取值?结构嵌固端应如何确定比较好呢?本人刚毕业一年多一点,涉世未深,尚处在结构设计懵懂期,希望各位前辈大侠不吝赐教!谢谢!

  • 对建筑物地下室结构设计的探讨.pdf

    对建筑物地下室结构设计的探讨.pdf

  • 对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的分析

    摘要: 本文通过总结以往工程设计经验并参考相关的规范,对高层建筑地下室设计进行浅析,可以看出只有通过精心设计和多方案的计算比较,才能获得经济、合理、安全的设计成果。 1 地下室结构无缝设计 某小区由7栋塔式高层住宅楼组成,设有2层裙房、1层地下室车库及设备用房,战时作人防用途。由于地下室面积较很大,根据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1.1条的规定,挡土墙、地下室墙壁类结构,现浇式或土中结构的伸缩缝最大间距应为30m,该大面积地下室应“切割”成多个“豆腐块”,变形缝(如图1)中的橡胶止水带老化问题不容忽视,一旦发生地下水渗漏就要大面积开凿地下室底板进行修补,还要防止地下水新的渗漏点形成,其施工难度是相当大的。 图1 变形缝构造示意图 因此,我们考虑采用地下室无缝设计来避免以上问题,根据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1.3条的相关规定,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具备相关的工程经验才能使无缝地下室的设计完全可行。 本地下室采用设置后浇带的设计方案,具体措施如下(如图2): 图2

  • 现代医院建筑的结构设计

    现代医院建筑的结构设计 虽然不是一本书,但是希望对设计医院建筑结构的朋友一点帮助。

  • 隔震建筑结构设计的一些讨论

    最近做了两栋隔震建筑的结构设计,发现现行《抗规》对隔震结构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太完善:1.现行《抗规》(2001)的反应谱曲线不符合长周期高阻尼结构的特点,按反应谱分析得出的地震反应过大。2.对下部结构设计才罕遇地震下隔震支座底部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力矩进行计算,感觉过严。3.隔震建筑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和地基处理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进行,与下部结构采用罕遇地震作用矛盾。现提请各位讨论。[ 本帖最后由 xinxinwangye 于 2010-6-20 19:06 编辑 ]

  • 建筑结构设计的概念与方法

    建筑结构设计的概念与方法

  • 建筑结构设计群:64946166

    建筑结构设计群三:64946166建筑结构设计群二:33707087建筑结构设计群一:28035900由于群一、群二人员已满,建议加入群三。多多交流合作!

  • 建筑结构设计群三:64946166

    建筑结构设计群三:64946166欢迎加入,人员有限!建筑结构设计群三:64946166建筑结构设计群二:33707087建筑结构设计群一:28035900由于群一、群二人员已满,建议加入群三。多多交流合作!呵呵......

  • 建筑结构设计之楼梯制图

    建筑物中作为楼层间垂直交通用的构件。用于楼层之间和高差较大时的交通联系。在设有电梯,自动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手段的多层和高层建筑中也要设置楼梯。高层建筑尽管采用电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工具,但仍然要保留楼梯供火灾时逃生之用,本文主要总结楼梯制图经验.

  • 建筑结构设计的几个什么(转载)

    刚出道的同行有时在做一些事时不知道该做什么,根据网友文章和自己总结整理,水平所限请补充! 1 地质报告看什么 1、先看清楚地质资料中对场地的评价和基础选型的建议,好对场地的大致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根据地质剖面图和各土层的物理指标对场地的地质结构、土层分布、场地稳定性、均匀性进行评价和了解; 3、确定基础形式; 4、根据基础形式,确定地基持力层、基础埋深、土层数据等; 5、沉降数据分析; 6、是否发现影响基础的不利地质情况,如土洞、溶洞、软弱土、地下水情况.......等等。注意有关地下水地质报告中经常有这样一句“勘察期间未见地下水“,如果带地下室,而且场地为不透水土层,例如岩石,设计时必须考虑水压,因为基坑一旦进水,而水又无处可去,如果设计时未加考虑那就麻烦了。 2 钢筋验收验什么 1 钢筋锚固; 2 钢筋数量与直径; 3 钢筋间距; 4 钢筋保护层; 5 箍筋弯钩; 6 后浇带钢筋; 7 拉结筋; 8 钢筋搭接长度及接

  • 建筑结构设计的几个什么(转)

    1 地质报告看什么 1、先看清楚地质资料中对场地的评价和基础选型的建议,好对场地的大致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根据地质剖面图和各土层的物理指标对场地的地质结构、土层分布、场地稳定性、均匀性进行评价和了解; 3、确定基础形式; 4、根据基础形式,确定地基持力层、基础埋深、土层数据等; 5、沉降数据分析; 6、是否发现影响基础的不利地质情况,如土洞、溶洞、软弱土、地下水情况.......等等。注意有关地下水地质报告中经常有这样一句“勘察期间未见地下水“,如果带地下室,而且场地为不透水土层,例如岩石,设计时必须考虑水压,因为基坑一旦进水,而水又无处可去,如果设计时未加考虑那就麻烦了。 2 钢筋验收验什么 1 钢筋锚固; 2 钢筋数量与直径; 3 钢筋间距; 4 钢筋保护层; 5 箍筋弯钩; 6 后浇带钢筋; 7 拉结筋; 8 钢筋搭接长度及接头率; 9 钢筋接头部位; 10

  • 关于建筑结构设计的注意问题

    一、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1.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不规则问题。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承载力大、抗震性好、造价低等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关系到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因此,在建筑结构的实际设计过程中,对于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必须满足抗震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中的大多数建筑属于高层建筑物,对于施工工艺具有很高的要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利用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规范问题,而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在设计过程中,对于混凝土的利用没有进行明确的数据规范,相关数据笼统,模棱两可,导致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时无法参考到不同高度的实际参数,最终致使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不规则。2.地基与基础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地基与基础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同时也是建筑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往往问题都是产生在地基与基础的设计中。普遍存在的地基与基础设计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有关地基设计方面的数据不是很详细和全面,有关施工地基地质勘探的数据也不详尽,地基周边环境的有关数据也不完整,导致地基的设计根本没有实际数据的参考,质量得不到保障;其次,由于建

  • 关于建筑结构设计问题探析

    1建筑结构设计的概念和内容建筑结构设计指的是建筑师从建筑或图纸中提炼出来的结构元素,如基础、墙、柱、楼梯等,用这些零散的元素来组装成一栋完整的建筑物结构体系,简而言之就是用结构设计作为建筑师想要表达出来的语言。2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2.1绘制平面结构图的方法一份优秀的设计图是成就一座优秀建筑的基础和前提。由于在绘制设计图时,建筑师很难将建筑结构凭空想象出来,因此在绘制设计图之前,一定要对地形进行考察和勘测,这样才能保证绘制出来的建筑结构具有合理性。在绘制平面结构时,建筑师一般会根据不同的地形需求来选择是否运用绘图软件来进行建模的工作,如果建筑物所处的地理位置抗震程度在6度以下时,可以选择不采用软件进行建模,另外对于砌体结构的建筑物来说,也可以省去软件建模的工作,可直接进行平面设计工作。有一部分建筑师认为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也可选用软件建模的方式,其具有绘制精准、方便等优点,建筑物地理位置的抗震度并不是永久性的,因此选择软件建模的方式能够更大程度的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 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探讨

    摘 要:在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中,选择不同的设计方案以及选择不同种类的建筑材料都会对工程的造价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建筑物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案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物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以及对需要进行优化设计的主要部分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提出了结构设计优化的现实意义。关键词: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基础优化设计;现实意义 开发商只有不断寻求新的手段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降低工程造价就成为开发商首要的追求目标了,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利用结构设计的优化设计方法,来提高有限空间的利用率,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 一个优秀的建筑不仅仅是美观与优化结构设计的紧密配合,更是满足了人们对房屋结构安全性能、经济性和设计合理的要求,所谓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案,就是结合原来的设计方案、新的工艺和设备、新材料的投入,对局部的设计进行改变,不仅要满足技术和功能可行性的要求,还要节约材料使工程造价明显降低。 1.建立结构优化设计的模型 结构优

  • 关于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摘 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基础的物质生活已经满足不了人们需求,人们追求生活的舒适已经从物质层面到达精神层面上,因此人们对自己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我们发展先进计算理论,加强计算机的应用,加快新型高强、轻质、环保建材的研究与应用,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安全、适用、可靠、经济是当务之急。本文从现浇梁板、防震设计、转换层和节能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关键词:现浇梁板;防震设计;转换层;节能 一、关于现浇梁板共同作用的问题 现浇梁应考虑翼缘板的作用以为业内所共识,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电算仅通过增加梁刚度的方法来实现,规范也有相关规定,但对于框架梁翼缘板内与梁肋平行的上下层钢筋共同参与梁端截面抗弯承载力的作用问题,国家相关规范均为有作出过明确的说明与规定。设计时常常将按实际刚度计算所得的梁端负弯矩钢筋均配置在梁肋内,而翼缘板钢筋则按现浇板受力要求配置。这就无形中增加了梁端负弯矩钢筋的配筋量,导致框架梁的负屈服弯矩承载力的相应提高,极易形成“强梁弱柱”。 为实现“强柱弱粱”的设计目的,保

  • 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

    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一般应按以下基本步骤进行,合理的设计步骤将使结构设计工作健康高效的运行. (1)按照< >或建筑抗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确定工程的抗震设防烈度,根据< >确定工程的抗震设防类别,结合建筑场地类别,确定框架、抗震墙的抗震等级和抗震构造措施等要求,也就是确定建筑抗震的宏观控制要求. (2)进行结构平面、竖向的布置.通过估算,确定主要竖向受力构件(柱和墙)的主要截面,水平构件(梁)的断面,以备上机计算.此步骤是概念设计的内容,应该对本步骤多加重视.此步骤反映了 结构设计师的方案设计水平,对较复杂工程,有必要时应由结构专业设计负责人会同结构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研究确定方案. (3)准备好上机计算的有关数据、参数,合理确定各种调整系数,经确定无误后上机计算. (4)根据计算机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调整,须经几轮调整后方能得到较为合理的结果,计算结果经确认(进行校对、审核)后,按计

  • 建筑结构设计之基础设计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估算值要注意与地质报告比较,设计中注意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一般都需要修正。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底板混凝土垫层应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要求不应小于C15,厚度不应小于100mm,在软弱土层中的厚度不应小于150mm.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估算值要注意与地质报告比较,设计中注意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一般都需要修正。sunxinwen.cn提供来源 2.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底板混凝土垫层应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要求不应小于C15,厚度不应小于100mm,在软弱土层中的厚度不应小于150mm.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 3.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要求不应小于50mm.并应进行裂缝宽度的计算,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设计中许多设计人将地下室防水结构构件的计算弯距调幅、有的下端按铰接、有的未考虑荷载分项系数、多层时未按多跨连续计算等,也不进行裂缝计算,导致违背强条。由于钢筋保护层厚度较大,

点击加载更多

地下建筑结构设计

地下建筑结构设计专题,为您提供地下建筑结构设计相关的专业交流帖进行参与,欢迎您参与地下建筑结构设计 相关的专业交流讨论,更多地下建筑结构设计相关内容请访问

土木在线论坛

相关帖子

 

分享用户量

 

下载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