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随着高等级公路飞速发展,一、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九十年代建成的高等级公路大部分未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就桂林公路局管养的G322线125KM的一级公路作为桂林大旅游圈的一部分沿线均设置中央绿化分隔带而未设置完善排水系统,该路于1991年至1996年先后分段完成交付使用,目前路面损坏非常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水,因该地区为多雨地区,降雨通过中央绿化分隔带从路面面层渗入基层或路基,地表水侵入后无法排出,在行车作用下,形成唧泥,进而发展成更为严重的病害,作为养护工作来说,如果先天不足,不管怎么去养护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另一方面,由降雨形成的路面水膜影响车轮与路面的接触,车辆高速行驶,易使车轮产生液面滑移,影响安全,因而,为确保高等级公路路面具有良好的使用质量,延长共使用寿命,保持路面稳定和强度,保证行车安全,必须完善公路路面排水系统的设计。 2、路面表面排水 路面表面排水可采用集中排水或分散排水的方式,集中排水是在路肩外侧边缘设置预制混凝土拦水带,利用路面纵横坡合成坡度将路面表面水汇集在拦水带与硬路肩组成的浅三角形过水断面
1 概述 高速公路排水设计对于高速公路路基的巩固性和路面的应用寿命有着明显的反应。高速公路排水设计应包括以下两个范畴的内容:其一是要着想如何减少地杂碎、农田排注水对路基巩固性和强度的反应,一般称之为第一类排水;其二是要着想如何将路表水敏捷排生路基之外,最大界线地减少立春对路基、路面质量的反应,减少因路表水排水不畅或路表水下渗对路基、路面构造和应用性能发生的有害,这称为第三类排水。 第一类排水设计通常采用适当革命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或在路基底部安装隔水垫层等措施。动土期限一般都着想在动土前开挖姑且排水边沟,消除动土期地表水并下降地杂碎,同时在路基底部掺加低剂量水泥治理,安装40cm厚的巩固层等。采用这一连串措施可起到事半功倍的后果。 第三类排水设计一般容纳: (1)超出路面横坡、边沟、边沟急流槽等,将路表水敏捷排生路基以外; (2)设计核心相隔带纵向碎石盲沟、软式透散热管和横向排散热管,将动土期进进核心相隔带的立春和营业期核心相隔带的下漏水敏捷排生路基之外; (3)设计泄水孔以敏捷消除桥面水;
这是几本关于公路路面施工相关的规范,本是自己下载要用的。借这个平台,扩散给需要的人下载使用。
图纸简介: 本图是某地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全套设计图,设计内容包括:路面排水、中央分隔带排水、路基两侧排水,缺少路基地下截水(渗沟或者盲沟)。图纸内容包括:边沟、路基排水沟、平台排水沟、截水沟、急流槽大样图以及排水整体系统。 投稿网友: xiaxia_23 上
本帖最后由 qq302791182 于 2013-12-30 19:47 编辑 上图是砼板断裂中图+下图是破板,挖除基础
一个公路路面基础工程的造价案例,需结合具体的工程量和定额标准。以下是一个示例: 1.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某公路路面基础工程 路段长度 :2公里(2000米) 路面宽度 :7.5米 路面结构 :20厘米厚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 工程量计算 路面面积 :2000米 × 7.5米 = 15,000平方米 基层体积 :15,000平方米 × 0.2
高速公路路面设计与施工.part01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在公路工程中,施工的质量问题会直接影响工程建成之后的使用效果,从而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安全,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路面都有什么病害形式吧。
计算公路路基设计弯沉值,当量轴次,做公路、市政道路设计的可下。
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监理指南
(1)厂拌热再生 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将回收的沥青路面材料运至沥青拌和厂,经破碎、筛分,以一定的比例与新集料、新沥青、再生剂等拌制成热拌再生混合料铺筑路面的技术。 适用于各等级公路回收沥青路面材料进行热拌再生利用,再生的沥青混合料可用于各等级公路的沥青面层及柔性基层。 美国FHWA调查得出:利用旧普通沥青混合料进行适
不知道这个论坛有没有这个东西,我是在其他地方找到的,方便大家,如果有,请斑竹删除!
益常高速公路路面深化设计
屈汨公路属平微二级公路,路面宽为9m,土路肩(一侧)宽1.5m;自然区划为Ⅴ3区,项目 沿线砂砾石、水泥丰富,故推荐采用水泥砼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30年。据交通量分析 和轴载谱调查计算其设计使用年限内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125085934次。路面结构面层 采用24cm普通砼,基层采用15cm6%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为15cm4%水泥稳定砂砾。面板尺寸 为长5m,宽4.5m,纵缝为设拉杆平缝,横缝为设传力杆缩缝。本结构适用于路基干燥中湿路 段。
一、 病害发展及分布特点从2002年10月底到2003年2月底之间,整个修复后的路面工程没有发生病害。从3月初至今对病害连续进行3次调查,这3次都是雨后进行。第一次是在3月15日进行,共发现10处病害(见表-2)。第二次是在4月26日进行,共发现17处病害(见表-3)。第三次是在5月14日进行,共发现32处病害(见表-1)。通过对多处病害的定点定期观察,病害的发展是先裂缝,以纵向裂缝为主,仅有2-3处是先发生横向裂缝发端,经过行车的不断碾压,逐渐发展成龟裂和网裂。在裂缝、龟裂和网裂处雨后均出现唧浆现象。
1 路基排水的目的 路基排水指的是为保证路基稳定而采取的汇集、排除地表或地下水的措施。目的在于确保路基始终处在干燥、坚实和稳定的状态。其任务就是将路基范围内的土基湿度降低到一定的范围。路基排水工作应贯穿于设计、施工和养护全过程。 2 路基排水的一般原则 ①摸清水源,全面规划,因势利导,综合治理。不同地区,不同路段,降雨量、汇水面积、植被等不尽相同,导致水源不同,流量不同。因此,必须深入调查,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和自然水系、沟渠,及时疏流,就近分流来实现排水目的。②保护生态环境,与农田水利相配合。路基汇集的排水应尽可能引至天然河流,严禁破坏生态随意导流或直接使水流流入农田。③在保证做到迅速有效地排除影响路基稳定的各种水源前提下,排水构造物应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济适用的原则。④防重于治,防治结合,安全环保,便于维修。要做到防患于未然,优先防护。定期检查维修,使排水设施发挥最大作用。 3 危害路基水的来源 危害路基的水可分为地面水和地下水两大类。 地面水包括大气降水后在地表形成的径流和路基上侧流向路基的径流。其危害主要是对路基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