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厂房改造的景观绿化布置1)功能分区:根据建筑方案的布局分为船舶馆区与内广场区两大功能块。其中船舶馆区又分入口等候区、出口区与船舶广场区。内广场区分为零售商业区与咖啡区、树阵广场区、VIP区。2)总体设计:本厂房效果图设计作为世博会期间的临时性景观设计方案,景观风格上简洁、沉稳,与老厂房及展馆建筑风格相协调,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和可识别性。人流组织,短捷通顺、避免了大股人流的交叉。景观设计在保证观赏效果和完善休闲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基址的后续利用和改造的可能性。3)主要景点设计:内广场主要景观以厂房原有设施小品为主要展示物,大空间里阵列榉树树阵,简单大气。可移动式玻璃钢树箱保证了会展期间整个空间的灵活性。4)铺装设计:尽可能保持原有工业风貌的混凝土铺地,铺装配合功能分区,引导不同区域活动,在会展期间不同单位的物业形式可根据各自的需要在限定的范围内自由组合临时性场所。地面铺装细致与粗犷相结合,烘托老厂房历史的厚重与造船工业的大气。5)竖向设计:保留部分原有混凝土地坪,花岗岩地坪与绿化在原有混凝土地坪之上。
老厂房改造总体设计创意“龙之脊”——造型采用“龙之脊”的理念,利用巨大的弧型构架,形似龙的脊梁,隐喻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国民族工业的脊梁。同时构架弧线的设计借鉴船舷的曲线,又形似船的龙骨,借以突出船舶企业馆的形象。弧形构架配以内部硬朗的体块穿插,共同构成阳刚坚毅的建筑形象,是对工业企业自身文化与形象的最佳诠释。⑵“景之最”——总体设计充分利用展馆的绝佳景观资源,将空间较为封闭的企业馆置于厂房效果图的北侧,而在南侧14m吊车梁标高处架设观景斜廊餐厅。观景斜廊即充分利用了原有结构承重体系,又解决了防汛墙对视线的遮挡,同时为争取最大的观景面,以19度与老厂房结构倾斜布置,营造浦西展区内最佳的观景点。⑶保存与延续历史印记:布局将新增企业馆置于北侧,南侧为架空观景斜廊,二者由架空的VIP连廊相联系。布局使新增功能空间不会完全割裂原有巨大的空间尺度,使得游客置身其中,仍能品味产业类建筑撼人的独特魅力。⑷自身价值再利用——设计针对老厂房结构潜能,突破惯常的设计方法,即将新增功能空间结构与原有结构脱开的设计方式,尝试性的将新功能和构件(景观斜廊、VIP连廊、屋面及
小弟现遇到一工程,感觉棘手,请大家出谋划策,具体如下:两栋已建成20年的老厂房,混凝土排架、梯形钢架屋面,两厂房内均有20吨左右的桥式吊车。两厂房之间也有1台15吨的桥式吊车,吊车梁分别落在两厂房的边柱上,现甲方想在两厂房之间加个屋盖,厂房设计是未考虑将来加屋盖,请大家看看新加屋盖选用什么方案?该如何加起来,两边的排架柱如何加固?(无原厂房图纸)
[object Object] 注:图文来源于有方空间
最近在做一个三层混凝土框架的化工厂房,建筑已使用20年,无施工图等原始资料,原设计主要设备承重于二层框架梁上,现原设备均已拆除要布置4台新设备,位置与原设备相同,最大设备重量20吨。 业主确认原设备最大重量25吨,但考虑老化要求按最大承重10吨设计,故原结构需要加固,原框架柱为600*400,主梁600*300,次梁400*250,个人感觉柱子承重应该没有问题,但梁肯定需要加固,加固方案有两个: 1、一二层柱及二层梁均外粘型钢加固,此方法虽可靠,但施工较麻烦,业主的施工队不具备专业资质,质量难保证; 2、设备四周增加型钢支撑梁,两端植筋与柱上,此方案柱子未加固,但施工方便快捷; 附图如下,请各位高手支招
[object Object]
中国船舶馆老厂房改造设计工程概况(一)地理位置中国船舶馆位于世博会浦西江南造船厂厂区内,是一个利用原船厂东区装焊车间厂房(即江南重工压容车间)进行改扩建的项目。原东区装焊车间厂房南北长216m,东西宽135m,厂房东侧紧邻西藏南路和地铁八号线,北侧为规划浦西世博会东西向次干道龙华东路,西侧为船厂的船台船坞区,南面为船厂舾装码头。(二)建设规模原东区装焊车间厂房效果图占地面积为26136㎡(轴线面积),中国船舶馆建设是将老厂房原西侧24m跨拆除,北侧拆除一个柱距,南侧拆除两个柱距,保留厂房南北长162m,宽111m,拆除整个厂房四周墙面,在保持三跨厂房主体建筑结构的基础上,在东西两侧外结构上增加赋予船舶龙骨概念的“脊”,并对屋面进行改造,使整个老厂房成为一个有遮盖和四周开敞的半室外空间;在保留的厂房空间内新建一座展示面积5015㎡世博企业馆,以及架空观景斜廊等展馆配套设施,另外根据规划设计条件要求,在基地范围内布置移动基站机房、邮政用房、安保管理用房、援助用房和公共厕所等,新建建筑面积为12771㎡。在约1.8万㎡的厂房占地面积中,大部分场地是作为世博会期间游客参观排
论文简介:马钢三钢六流方坯连铸工程第一标段结构施工,主要是对现有第一、二出坯跨厂房进行改造,而改造的中心任务是将影响连铸机基础施工的厂房柱抽除,使柱距 投稿网友:magangggzyc 上传时间: 2013-06-22
[object Object]
在中国城市化和产业升级的双重背景下,传统重工业逐步退出城市舞台,衰败的工业厂房成为了这段历史最直接的见证人,也间接成为了 当下城市更新最重要的一个母题和符号——城市废墟的沧桑美感和大时代的集体怀旧狂欢 。
打开脑洞、创意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