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文人来说,人文世界需要天地自然世界的点拨。中国文人向来追求以明澈的心境,品味自然四时更迭,终致物我两忘,得闲适臻境。
发贴: 13 2008-11-24 20:09 -------------------------------------------------------------------------------- 在发表之前我有五点要说明一下:第一、发表的内容不来源于我的直接著作,其来源于一名日本著名的园林景观设计师的亲身之做和海外游历的亲身感想。第二、在翻译的过程中诸多的外来语可能会多少搀杂些个人的理解和直接的音译,歧义之处还望得到大家指正。第三、原版文件依然在更新中,我的翻译或许会侥幸的成为第一份中文材料,如有侵权问题,希望有关方面及时提出,我会即时停止,并表示歉意。第四、我尽量以通俗的语言,在保证原意的基础上来翻译给大家分享。第五,我每天都在关注着材料的更新,这也让我在实际案例设计中也得到了很大收益,这也是我想翻译给大家分享的原因。此外,我个人网站目前尚在建设中,到成熟之时会有更多的国内外最新经典案例及资汛贴出来供给大家无偿享用。 通常所指的都市园林是什么?<
转自公众号:苏州园林研究所
這是我在大4上學期學校組織去上海,杭州,蘇州實習時買的蘇州園林光盤.這張盤上主要介紹暸五個著名的園子 拙政園 畱園 網瑡園 獅子林 倉浪亭 大傢没去過这些小遊園的可以一保眼福拉~~这是5个园子的视频录像拙政園 http://co.163.com/forum/content/1696_358348_1.htm(一共20个包包)畱園 http://co.163.com/forum/content/1696_358348_2.htm(一共29个包包)網瑡園http://co.163.com/forum/content/1696_358348_5.htm(一共13个包包)獅子林http://co.163.com/forum/content/1696_358348_4.htm(一共23个包包)倉浪亭http://co.163.com/forum/content/1696_358348_3.htm(一共22个包包)
小糙皮山核桃为胡桃科(Juglandaceae)山核桃属(Carya Nutt)落叶乔木。学名Carya ovata,英文名little shell-bark Hickory或shagbark Hickory。小糙皮山核桃树不仅具有很高的园林观赏价值,也是不可多得的优质坚果栽培树种。 树高18~25米,冠幅12~16米;树干端直,树冠近圆形;小枝光滑;芽卵形,长1.2~2.5厘米,钝尖,褐色,鳞片2~4;羽状复叶互生,长20~35厘米,小叶5,稀7,长10~15厘米,椭圆形或光披针形;花单性同株,雄花呈葇荑花序,腋生,黄绿色;雌花组成穗状花序,顶生,绿色;核果近球形,长5厘米,壳香,肉甜,9~10月成熟,4瓣裂。
本人觉得很不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有兴趣的可以下下来看一下。
简要说明:本书为1982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科研课题《中国古代园林史》的重要成果,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包括自有文字记载以来至清朝的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全书共十二章,分上、下两册。本书总计120余万字,另含有各类图纸及图片500余幅,并附有详尽的园名索引。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143. M(压缩后分15卷)[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2-5-30 14:03 编辑 ]<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 很多小伙伴提到日本园林就会想到枯山水。 但枯山水大多是寺庙的内庭,其实日本也有很多私家园林,今天我们说的日本三大园林便是此类。
中国古代著名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组图)岳麓书院,创建于北宋开宝九年(976),是我国古代著名四大书院之一,创建之初宋真宗皇帝亲书门额“岳麓书院”曾经是学子千千,现在是游人如织
在某网上看到一篇很不错的文章,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共同学习~ 本文主要从中国古代园林在精神内涵上的特点即“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等其他艺术的影响。”和中国古代园林在实体内容上的特点即把鬼斧神工的自然美运用于人工园林的建设之中以及园林在布局上的特点即“咫尺山林,多方胜景;叠山理水;借景小中见大、实中求虚”这三方面对中国园林进行简单而概括的阐述。 园林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工开辟山水地貌,结合建筑造型、小品艺术、植物观赏,从而构成一个以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游憩、居住环境。即在一定的地形(地段)之上,利用、改造和营造起来的,由山(自然山、人造山)、水(自然水、理水)、物(植物、动物、建筑物)所构成的具有游、猎、观、尝、祭、祀、息、戏、书、绘、畅、饮等多种功能的大型综合艺术群体①。这一观点是目前所见有关园林的比较完整、系统的定义,它试图从园林的选址、兴造方法、构成要素、主要功能等方面全面诠释园林,不愧为具有较高价值的创新观点,似乎可以作为“园林”一词的经典式定义了。 关于园林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在西晋以后经场
欣赏
中国古代园林的欣赏 一、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与发展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开始了利用自然的山泽、水泉、树木、鸟兽进行初期的造园活动。最初的形式为囿。囿是指在圈定的范围内让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还挖池筑台,供帝王和贵族们狩猎和享乐。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曾建“灵囿”。<
园林建筑是供人们休憩和放松的地方, 一般由楼、 阁、 榭、 亭、 桥等组成, 在中国的建筑专书里,营造法 式, 是中国古籍中最完善的。里面必然也记录了关于园林建筑的建造技术。 ( 一) 对园林建筑的设计与 施工经验的汇总 李诫的《营造法式》总结了宋及宋以前的造园经验, 成为后代在建造园林建筑设计和技术上的典范, 以下 选取书中的一些典型建筑装饰来进行论述。 1、 楼的正脊装饰 在正脊的中间部位有装饰性的部件, 我们称之为 “脊刹”它在当时是观测风向的仪器, 《营造法式》 中 规定了正脊的装饰有很多样式,比如火珠、 风向鸟。 至今发现的宋代实物中有两处存在这种装饰,一个是 清 明上河图 中虹桥两端的凤鸟风向标, 一个是河南临汝风雪寺钟楼上的铁铸凤鸟风向标。 2、 亭的钩阑 钩阑是一种木制栏杆, 多出 现在楼阁和亭榭的
转自公众号:苏州园林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