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艺术 简单来说,就是“场地+材料+情感”的综合展示艺术 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们常常会使用各种小品艺
作为一个公共艺术作品,它需要放置在一个公共空间当中,它面对的对象是普通老百姓。它的存在是希望改善空间的质量,给接触它的人带来快乐和愉悦。灯泡作为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到这个时代已经成为了一个经典的符号,它对于人们是有情感和故事的。
Richard Shilling是一位艺术家和摄影师,他致力于地景艺术。他说:“地景艺术是注重的是其中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成品。你要善于收集身边来自于自然的材料,其中的一些材料可能是瞬间即逝的,比如风或者是潮水。因此在制作的过程中我可以完全地投入进去,享受这个平静,神奇的过程。” 正是因为制作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虽然Richard Shilling的Flickr上展示了很多的作品,但是Richard Shilling仍然没有将自己的作品完全地拍摄记录下来,因为他觉得,作为大自然的雕塑,作品当下所呈现出的生命感和活力是不可代替
从散落在伦敦塔楼下的888000朵陶瓷罂粟花海,到巨型的海底雕塑,以及笼罩在鹿特丹Markthal天花板上的巨幅数字艺术,2014年设计邦为我们呈现了遍布世界各地的精彩艺术作品。今天我们要盘点是给观众们留下深刻印象、带去精彩趣味的大型艺术装置作品,在此我们评选出了今年的十佳大型艺术作品,让我们一同来回顾一下吧。 浓雾笼罩的玻璃房
装置艺术 简单来说,就是“场地+材料+情感”的综合展示艺术
项目详情项目名称:《天坑地漏》项目地点:贵州兴义市雨补鲁寨项目类型:公共艺术项目委托方:兴义市清水河镇镇政府设计创作:胡泉纯设计公司:V studio/未已空间项目团队:向昱、张飞施工团队:杨取绍、杨取祥、杨取邦、杨义兴、喻兴华、王荣金、王西鲜、王西修、陈明敏、丁朝美、谢小苹施工时间: 2016.04《天坑地漏》是件与独特地质特点相关联的地景艺术作品,作品的创作地点在中国西南部的乡村——雨补鲁寨。雨补鲁寨是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清水河镇的一个自然村落,距兴义市区20公里,是黔西南州的一处“世外桃源”。雨补鲁所在区域属于典型的喀什特地貌,这个寨子建在一个天坑里,相对落差达610米,天坑呈喇叭花形,大量的百年建筑在这个寨子里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有的房子甚至没有深挖基础,建在了原生的石板上。村周边土地肥沃,树木繁茂,期间良田、山泉、石屋、古树、老井、溶洞、修竹、古河道、古营盘和茶马古道等相映成趣,和谐而自然的构筑出环抱在群山中的这片世外桃源。
在过去几个世纪,总会有人们说,对于受过教育的阶层来说,艺术的知识和欣赏超过了宗教的地位,人们仍然联系和实践多种形式:天主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等,但对于更多人来说,也许他们虔诚地看待艺术。
令人惊叹的Dominic Davison的3D艺术作品
????? 景观装置艺术是装置艺术与景观作品的融合 是诠释景观环境的一个重要元素
PXSTL是普利策艺术基金会和山姆·福克斯设计&视觉艺术学校在位于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建立的激励社区艺术和城市发展的项目。建筑师设计的第一个PXSTL装置Lots是一个临时展馆,被设定为一个高架的跨度结构,框定出成城市和天空的景观。在没有墙的前提下扩建博物馆和学术环境,为不同的规划项目单元和整个夏季自发形成的计划外单元打造一个物理平台。这个平台或舞台提供了一个分解城市区域的公共地点,旨在鼓励人们就社区问题进行讨论。
艺术家Tom Price为伦敦西敏寺大法院的花园创作了一组有意境的艺术装置,装置的主体是一棵跨度12米的树木,这棵使用青铜和塑料锻造的树木,其蔓延的枝桠自由奔放的穿梭在背后那一片绿油油的树篱中,闪耀着金光,创造出一片童话般的图景。
“鹿”总是以高贵的身份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在宫崎骏的笔下,它是守护着一方森林的不死之神;它是充满灵气的动物;也是摄影师画镜里跳跃的精灵。在重庆南滨路长嘉汇老街,我们用一组鹿的装置艺术来喜迎宾客。它们不是以常规的方式在地上奔跑,我们希望它们能成为此段长江沿线一道靓丽的、醒目的风景。他们飞到了天上,飞上屋顶,伴着月光,就像“ 精灵”一样神秘;又或许在不同的时段,比如圣诞节,它们又像圣诞老人的麋鹿,能带给环境童话般的色彩。这些精灵是商业空间最重要的记忆,也是环境强烈的指引,它们贯穿了这条有百年文化的老街,用当代的方式与过去对话,意境深远,引人遐想。
项目The Surface所处的公共空间具有重要的环境背景:远处是天池和前峰山的强烈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