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钢筋混凝土结构历届注册试题
我很想了解,如果混凝土结构不加钢筋,而是用其它方式,如何建造有一定抗震性能的建筑(比如7度区)。目前我所了解的是纤维混凝土有这个可能性。望结构及材料有研究的高人能提高见。
世界城市的发展已有5千多年,在今天的发达国家中,城市化的程度大多在70%-80%以上。据联合国人居中心预测,到20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1%,21世纪将成为真正的城市化世纪。
归纳总结了一些工程的含钢量,纯粹是个人经验,希望大家共同讨论
本试题库以国家教委颁布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以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内容为主,按照章节知识点组织题库结构。题库采用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发研制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通用考试服务管理平台”作为组卷平台,平台组卷方式灵活、可靠、简单、高效、快速、规范,几秒钟可以组出高质量的试卷,并具有快速查询题量信息、了解题库结构统计分析功能。本试题库是“CCTR-E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中央试题库”中的其中一门(目前共150门课程),本课程目前共有3000多道试题,CCTR会在线实时更新最新试题,丰富试题库题量。目前本试题库内容包括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结构设计基本原理、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偏心受力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构件斜截面承载力、受扭构件扭曲截面承载力、混凝土构件的使用性能及结构的耐久性、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混凝土结构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设计计算》,题型包括选择、填空、判断、问答,试题库内容丰富,题型全面,符合教学基本要求, 本试题库适用范围广泛,能够用于高等院校的期末考试、期中考试、阶段测
很好的书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02 第8.1.2条计算最大裂缝宽度时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不知道长期作用影响在哪里体现?
主要讨论三种典型的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框剪1.区分这三种结构体系在工程中的实际意义我先提两条最基本的,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补充:(1) 明确各结构部分的抗震等级,这一点在新的高规中已经定义得很完善了,即根据各部分分配到的地震倾覆力矩来划分(2) 不同的结构体系对应不同的位移比要求我的疑问在于这第二点,在复核位移比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时,各结构体系的界定还是按照第一条即倾覆力矩比例来划分的吗?以高规8.1.3的第四条为例,框架承担了80%以上的倾覆力矩,那么位移比的要求该按照1/550还是1/800来执行呢?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满足框剪的1/800要求的可能是比较渺茫的。按照该条文最后的说法这种情况要进行专门的分析和论证。我觉得这种情况的应用应该不少见,结构体系以框架为主,少量剪力墙增强抗侧刚度。都要分析论证岂不太麻烦了。2. 再假设一种情况,有一半地下室建筑,室内外高差超过1.5米,桩筏基础,半地下室层外围设挡土墙,以上层均采用纯框架。因基础形式为厚板桩基,可认为基础对混凝
各位同行,我碰到一个问题请教一下:工程图纸设计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按规范规定要达到混凝土强度的75%才能拆模板;现在施工单位为了提高进度,准备自己将混凝土提高一个等级,以提前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C35)的75%,而达到提前拆模板,这种方案可行吗????谢谢!
请问大家一个非常弱的问题,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中的裂缝宽度是指混凝土构件表面裂缝宽度还是指受拉钢筋处裂缝宽度,求各位前辈指教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的特点和使用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虽然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再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设计阶段中还有一些问题不应该被忽视。只有提高建筑结构混凝土的设计水平,才能真正提高施工质量和建筑使用功能。才能刚好的促进我们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1 现状分析 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是十分迅速,在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混凝土结构技术都在材料研究和开发中的应用和建设或都有比较快速的发展速度,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的混凝土结构,无论是在地上或地下甚至是海洋工程中都有它的痕迹,混凝土,混凝土施工行业的广泛应用似乎是时代的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迹象。虽然现在的钢结构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自身的一些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混凝土施工行业依然结构中最广泛使用的形式,尤其在我国钢结构的相关技术发展相对滞后、混凝土几乎所有区域的建筑业。但如今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在我国的具体结构和设计仍然有许多问题,在设计的主要结构设计的不完善,相关设计人员,而不是从整体的角度进行综合管理的设计,从而出现了许多大型建筑物,因为设计问题出现意外。例如
本帖最后由 kyleyim8871 于 2014-1-3 23:19 编辑 钢--混凝土结构工地的照片今天参观的一个工地。这个项目采用的结构形式挺丰富。。。钢管混凝土,钢骨混凝土,钢板混凝土剪力墙。钢骨混凝土的钢筋绑扎远景
设计院常用混凝土结构节点大样
是由水泥与砂、石三种组分经水拌和形成的一种结硬性固体物质,有时根据需要还掺加适量的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硅粉等)和外加剂(如减水剂、引气剂等)。 混凝土虽然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耐久性人工材料,但在腐蚀性环境或特殊环境下(如冲刷、磨损、干湿等),由于设计、施工、环境及使用等原因,通常需在结构达到其设计使用寿命之前,进行必要的检测诊断与维修保养。
混凝土工程中材料的特性决定了结构较易产生裂缝,从实践中来看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概率也是很大的,相当一部分裂缝对建筑物的受力及正常使用无太大的危害,但裂缝的存在会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性、耐久性,会对钢筋产生腐蚀,是受力使用期应力集中的隐患,应当尽量在各方面给予重视,以避免裂缝的出现或把裂缝控制在许可的范围之内。 1高层建筑施工中几个特殊部位的裂缝分析 1.1大体积基础混凝土板 高层建筑中随着高度的不断增加,地下室愈做愈深,底板也愈来愈厚,厚度在3m以上的底板已屡见不鲜。高层建筑中基础底板为主要的受力结构,整体要求高,一般一次性整体浇筑。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各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主要是温度变化引起。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在升温阶段由于体积大,集聚在内部的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混凝土内部温度将显著升高,这样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在外表面产生拉应力,由于此时混凝土的强度低,有可能产生表面裂缝。在降温阶段新浇混凝土收缩因存在较强的地基或基础的约束而不能自由收缩。升温阶段快,混凝土弹性模量低,徐变的影响大,所以降温时产生的拉应力大于升温时产生的
超长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
混凝土结构试题
混凝土结构试题专题,为您提供混凝土结构试题相关的专业交流帖进行参与,欢迎您参与混凝土结构试题 相关的专业交流讨论,更多混凝土结构试题相关内容请访问
土木在线论坛相关帖子
分享用户量
下载热度
相关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