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资料 论坛
  • 中国园林艺术对西方园林的影响

    [来源]中国建设报[作者]佚名 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造园活动,而且各具不同的艺术风格。如中国古典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希腊、罗马文艺复兴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园林,伊斯兰园林,日本园林等风格各异。西方园林的特点是讲求几何图的组织,在明确的轴线引导下作左右前后对称布置,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成各种规整的几何形状。形式上整齐一律,均衡对称,一切都表现为一种人工的创造,从而形成了欧洲大陆规则式的造园风格,强调人工美或几何美,认为人工的美高于自然的美。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自然变化、曲折为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将人工美与自然美相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形成了自然式山水风景园的独特风格,堪称世界上最精美的人工环境之一。上述两种造园风格的主要差异表现为:前者着眼于几何美或人工美,后者着眼于自然美。 中西园林艺术尽管由于各自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的类型,但它们都是世界园林文化的一部分,它们都具有园林艺术的共同特性,那就是补偿现实生活境域的某些不足,满足人类自身心理和生理需要。

  • 浅谈中西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和方向

    论文简介:中西方古今植物景观设计的变化反映了其风格发展的多元化趋势。本文回顾西方古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深入探讨西方古今云林植物景观设计手法与功能 投稿网友:niugong2014 上传时间: 2013-02-05

  • 园林艺术实景与创意的构思

    在园林艺术设计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想得到”“画不出”的尴尬问题,并非我们不去画,也不是画不好,而是那些线条组合起来如何标注那些数据,现场施工又如何按图一步一步的施工。在国家的图集中也只能找到山石堆砌方法示意,并不能按图一步一步的去完成。常常在设计中那些七零八落的怪异石头、错落起伏的层层叠叠布景、那些个细节,那些个节点真是惹恼自己,一个聚四法、一个聚五法又怎能完整的体现出自己要的那种感觉,那些个细节,其实不如我们用一些实景照来得快、来的准...........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1.137644-177851652.2.G6qec7&id=16691833794

  • 如此有特点的园林艺术,你见过吗?

    如此有特点的园林艺术,你见过吗?

    我们所了解的园林艺术,应该是自然美和生活美得结合,把美丽的景致通过艺术加工,情融于景,触景生情,达到艺术美的境界。 可是人们对艺术的追求重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整个设计生动形象,精巧灵动,充满活泼的气质,使让心情愉悦,难倒不是园林艺术想要达到的另一种效果吗?

  • 苏州园林艺术漏窗的特色

    摘 要:古老的苏州园林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其漏窗的艺术特色使我们从中窥视到传统文化万亩方塘的全貌,同时也可以欣赏到古代图案的形式美。

  • 建筑园林艺术美观的要求

    园林建筑作为造园四要素之一,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既要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又要满足园林景观的造景要求,并与园林环境密切结合,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建筑类型。园林是改善、美化人们生活环境的设施,也是工人们休息、游览、文化娱乐的场所,随着园林活动的日益增多,园林建筑类型也日益丰富起来,主要由茶室、餐厅、展览 馆、体育场所等等,以满足人们的需要。(1) 点景: 点景要与自然风景融会结合,园林建筑常成为园林景观的构图中心主体,或易于近观的局部小景或成为主景,控制全园布局,园林建筑在园林景观构图中常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2) 赏景: 赏景作为观赏园内外景物的场所,一栋建筑常成为画面的管点,而一组建筑物与游廊相连成为动观全景的观赏线。因此,建筑朝向、门窗位置大小要考虑赏景的要求。 (3) 引导游览路线: 园林建筑常常具有起乘转合的作用,当人们的视线触及某处优美的园林建筑时,游览路线就会自然而然的延伸,建筑常成为视线引导的主要目标。人们常说的步移景异就是这个意思。 (4) 组

  • 独特的园林艺术----城关(原创)

    独特的园林艺术----城关(原创)

    人们在游览颐和园的时候,会看到一些下层有门洞、上层有城楼、类似关城的两层建筑,这就是城关.颐和园共有六座城关.它们建于清乾隆年间.其作用是保卫居住在园内的皇帝的安全.这些城关造型各异,与周围景观浑然一体.堪称园林艺术的一朵奇葩. 文昌阁城关是六座城关中最大的一座.内供文昌帝君.在知春亭东侧,为控制昆明湖东岸一带而设.

  • 国外疯狂的园林艺术总集

    国外疯狂的园林艺术总集

    国外疯狂的园林艺术[ 本帖最后由 wyxj_lsq 于 2008-12-29 13:18 编辑 ]

  • 中西方建筑和古代现代建筑

    中西方建筑和古代现代建筑

    中国传统的建筑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西方的传统建筑以砖石结构为主。现代的建筑则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朴素淡雅的风格,主要以茅草、木材为建筑材料,以木架构为结构方式(柱、梁、枋、檩、椽等构件),按照结构需要的实际大小、形状和检举组合在一起。这种建筑结构方式反映了古代宗法社会结构的清晰、有序和稳定。 古代建筑由于木质材质制作的梁柱不易形成巨大的内部空间,古代建筑便巧妙地利用外埠自然空间,组成庭院。庭院是建筑的基本单位,它既是封闭的,又是开放的;既是人工的,又是自然的,可以俯植花草树木,仰观风云日月,成为古人“天人合一”观念的又一表现,也体现了中国人既含蓄内向,又开拓进取的民族性格。古代稍大一些的建筑都是由若干个庭院组成的建筑群,单个建筑物和庭院沿一定走向布置,有主有次,有高潮有过渡,成为有层次、有深度的空间,呈现出一种中国人所追求的整体美和深邃美。其中宫殿、寺庙一类比较庄严的建筑,往往沿着中轴线一个接一个地纵向布置主要建筑物,两侧对称的布置次要建筑物,布局平衡舒展,引人入胜。 古人很早就能运用平衡、和谐、对称、明暗轴线等设计手法,达到美观的效果。古代建筑重艺术

  • 中西方庭院设计要领(PPT)

    通过简单的PPT,介绍中西方庭院设计要点!!

  • 园林艺术设计的创作方法!

    园林意境是文化素养的流露,也是情意的表达,所以根本问题在于对祖国文化修养的提高与感情素质的提高。技法问题只是创作的一种辅助方法,且可不断创新。园林意境的创作方法有中国自己的特色和深远的文化根源。融情入境的创作方法,大体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体物” “体物”的过程。即园林意境创作必须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对特定环境与景物所适宜表达的情意作详细的体察。事物形象各自具有表达个性与情意的特点,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如人们常以柳丝比女性、比柔情;以花朵比儿童或美人;以古柏比将军、比坚贞。比、兴不当,就不能表达事物寄情的特点。不仅如比,还要体察入微,善于发现。如以石块象征坚定性格,则卵石、花石不如黄石、盘石,因其不仅在质,亦且在形。在这样的体察过程中,心有所得,才开始立意设计。 “意匠经营” “意匠经营”的过程。在体物的基础上立意,意境

  • 园林艺术构图与园景创作手法总结

    园林艺术构图与园景创作手法总结艺术的门类很多,如美术、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以及园林等,当园林创作升华到艺术境界时便称为园林艺术。园林艺术构图是由点、线、面的运动、变化组合而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提高园林艺术构图的美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园林艺术的基本单元是景与景点,能否设计出具有美感的园林,运用好各种园景创作手法是关键。 园林艺术的审美机制 一、美的概念 人类感受到的各种美,总体上说来不外乎三大类,即生活美(“羊大”即美)、自然美和艺术美。 关于美: 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美没有客观标准,如当杨贵妃被迫自缢身亡后,唐明皇觉得大自然也变得不美了; 客观唯心主义者认为,美是一种绝对观念,绝对精神,绝对理念(以黑格尔为代表); 机械唯物主义者认为,美是没有阶级性的,脱离人类社会而存在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美是有客观性的,但由于经济基础、风俗习惯、艺术传统等的差异,形成不同的审美观。这一定义无疑是最科学、最客观的。 二、

  • 中西方对石材缺陷的认识与看法

    很早就想写点中西方人士对石材缺陷认识与看法的文章,但一直没有与西方石业人士沟通与交流的机会,缺乏有关的素材支持。这些年从事壁炉生产的加工和管理,同西方的石业人士有所接触,从他们丰富的石材经验上学到了不少有益的东西,使我感到了中西方石业人士对石材认识与看法上的一些差异之所在。我觉得有必要写出来供中国的石业人士参考借鉴。 石材资源是大自然经过数亿年才形成留给人类的不可再生的物资,一旦使用完毕就不能再拥有。石材作为自然之物,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这导致了人们在对石材的认识上形成了种种看法,在对待石材的美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位英国石材客商在我公司看到我们用带有锈点的中欧米黄加工出来的壁炉时,望着上面的斑斑锈点发出“这是金子”的慨叹。听到这种慨叹时,我顿时感觉到中西方石业人士在对待石材缺陷的看法上差异竟然是如此巨大。因为,在这位客人没有看到这些材料前,我们准备将这些料当成废品处理。我们是抱着用这些料试试客户,让客房来判断这些料是否能用的心态才用这些材料加工产品的。这位英国客商的一句幽默话语让我如梦初醒,让我对石材的自然之美有了更

  • 感受精湛的意大利园林艺术

    感受精湛的意大利园林艺术

    意大利的台地园被认为是欧洲园林体系的鼻祖,对西方古典园林风格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向往罗马人的生活方式,富豪权贵纷纷在风景秀丽的地区建立自己的别墅庄园。这些庄园一般都建在丘陵或山坡上,为便于活动,就采用了连续的台面布局,这就是台地园的雏形。在以后的发展中,意大利造园家们在起伏的地形上创造出非常动人的景观效果。

  • 中国园林艺术中的美学思想

    中国园林艺术中的美学思想

  •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精神蕴涵

    古典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人士大夫参与造园,又把古典园林推向了更高的艺术境界,赋予其鲜明的东方特色,情景交融、诗情画意,景由文盛、文由景显、文景齐名,这在古典园林艺术的营造和审美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文人园林在艰难时世中诞生 最早有记载的中国文人私家园林的萌芽,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庄周有个“漆园”,位于河南省归德县。我们没有关于此园的详细描述,只知道院中有一棵大槐树。庄周在树下做梦,梦见蝴蝶。从当时历史情况来看,这些文人缺少帝王那样的雄厚财力,因此无法营造大规模豪华的园林。但其园林设计主题思想与帝王园林完全不一样,园林景观是朴素自然的。在世界文明史上,真正具有自然山水审美的中国文人园林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也是从古代园林演变为古典园林的转折点。魏晋南北朝是战争灾难频繁发生的时代,王朝不断更迭,政治斗争异常残酷。仕途的纷争严酷,使士大夫文人认识到自己根本无力对抗现实社会,多是走上追随漆园高风,在老庄道家中安身,在山水花鸟的大自然中获得抚慰。高举慕远,去实现那种“与道冥一”的“天地境界”。保全生命,坚持节操,隐逸遁世,寄情于大自然

点击加载更多

中西方园林艺术

中西方园林艺术专题,为您提供中西方园林艺术相关的专业交流帖进行参与,欢迎您参与中西方园林艺术 相关的专业交流讨论,更多中西方园林艺术相关内容请访问

土木在线论坛

相关帖子

 

分享用户量

 

下载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