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第3条 “作用效应应按承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这样子的话,当分项系数均为1.0,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公式(3.0.6-3)不就和正常使用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公式(3.0.6-1)一样了吗?请指教
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8.1.1条中b表示地面基础宽度,当柱下基础是矩形基础时,b是不是指矩形的宽度?如果是指宽度,那么在施岚青2014版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应试指南中在算宽高比时b是指长边宽度?
规范8.2.7-4和8.2.7-5两个公式的使用上有何差别?我发现PKPM基础计算软件中,使用的又与规范中的不一样是这样:M=1/12a^2[(2l+a’)(Pmax+Pj)+(Pmax-Pj)]这些公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怎样区分使用?谢谢!
地基基础常见问题及禁忌
求教各位个问题,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附录G中基础底面以下允许冻土层最大厚度,意思是不是说在基础底面以下可以有一定的冻土层的厚度,比如最大冻深为2米,那么基础底面可以不用埋深至2米,埋到1.5,然后2米减1.5米等于0.5米,这个0.5米满足附录G中的允许厚度就可以?
墙体开裂地基或基础一旦发生问题,一般是通过墙体开裂反应出来。而墙体的整体性及承载力也会因地基基础的问题而削弱,甚至丧失。在实际工程中,沉降缝是经常见到的。2.基础断裂或拱起
是清华大学的
地基基础处理疑问?灰土地基被吊起来一米多,会存在安全隐患吗?具体见附图,希望发表看法。
个人收集的一些基础设计方面的讨论
土力学地基基础问题精解
以独立基础为例:1.地基承载力——作用效应采用标准组合,考虑地震作用《抗规4.2.4》2.地基变形——采用准永久组合,不考虑地震和风荷载《地基规3.0.5-2》3.抗冲切——采用基本组合,考虑地震作用(存在疑问)《地基规3.0.5-4》4. 抗弯承载能力——采用基本组合,考虑地震作用(存在疑问) 《地基规3.0.5-4》我的问题:(1)上述中的“3”“4”是否考虑地震作用,我的看法是考虑,不知各位如何理解?(2)抗震规范中4.2.2条,“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时,应采用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感觉这种说法有疑,因为基础抗震验算取值应为基本组合,而非标准组合,请问各位如何理解?辛苦大家拉
基础是独立基础,施工单位换填土层是,只换填了独立基础范围内的土层,没有换填基础外边缘的2米土层,基础边已到地界,不能再继续挖换,请问有啥办法可以加固?
有一工程主体六层(不含地下室),底层层高4.5M,二到六层层高为3.3M,地下部分3.0M,室内外高差1.8M,阁楼层为坡屋面,檐口高于六层屋面1.5M,中间高于六层屋面4.2M,请问这个工程的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是乙级还是丙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上说是七层及七层以下的为丙级,这半地下室算一层吗?)这个工程怎么算呢?
地基基础设计的若干问题(资料包)
28地基基础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水工建筑物地基基础问题选
《抗规》4.2.1和4.4.1条规定了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抗震承载力计算的范围,诸如水泥土搅拌桩、CFG桩等(地基处理规范中所列)复合地基处理方法属于人工地基,地基处理规范中其他方法也属人工地基范围。那按地基处理规范中处理的地基,基础设计是否还可以按照《抗规》4.2.1和4.4.1条规定考虑?个人觉得可以,把桩基看做是地基处理的一个特例,地基处理和天然地基都可以按抗规执行,地基处理当然也可以。但有一个疑问,当采用地基处理规范处理的地基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改如何取?是按照基底天然土层取还是褥垫层取?欢迎各位讨论,提出您的高见。附:4.2.1 下列建筑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1
小弟刚刚毕业,对地基梁,基础梁,地梁,基础圈梁的概念非常模糊,问过单位里的同事,他们也各有各的解释,所以这些疑问一直困饶我。不知这里各位前辈能否从,概念、受力特征、构造特征等方面详细区别他们,小弟这里谢谢各位前辈了。
想请教一下:大家在做设计时地基基础的抗震是如何考虑的?1.在计算基础配筋,读取荷载时是否读取地震力?2.读取了地震力是不是可以说已经进行了基础的抗震验算?3.是否需要其他的诸如抗震构造措施等其他方面的计算或者构造?请指教,谢谢了!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5-9-11 21:26 编辑 1、标贯实验、地基土载荷实验、地基动力触探实验是否只适用于筏板基础、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箱型基础等以天然地基为持力层的基础形式?个人觉得桩基础类型就不要检测这些项目吧?3种实验根据地基土的实际情况是否只需进行一种即可? 2、基桩钻芯法检测的比例是怎样的? 3、关于单桩竖向抗压静载实验、竖向抗拔静载实验、水平静载实验。如果设计没有相关要求是否只需要检测单桩竖向抗压静载实验? 望各位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