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第3条 “作用效应应按承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这样子的话,当分项系数均为1.0,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公式(3.0.6-3)不就和正常使用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公式(3.0.6-1)一样了吗?请指教
想请教一下:大家在做设计时地基基础的抗震是如何考虑的?1.在计算基础配筋,读取荷载时是否读取地震力?2.读取了地震力是不是可以说已经进行了基础的抗震验算?3.是否需要其他的诸如抗震构造措施等其他方面的计算或者构造?请指教,谢谢了!
在论坛已经有《砌体结构设计专业技能入门与精通》和《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专业技能入门与精通》,我把这地基基础这本也传上来吧。资料很清晰。
地基基础设计专业技能
规范8.2.7-4和8.2.7-5两个公式的使用上有何差别?我发现PKPM基础计算软件中,使用的又与规范中的不一样是这样:M=1/12a^2[(2l+a’)(Pmax+Pj)+(Pmax-Pj)]这些公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怎样区分使用?谢谢!
地基基础设计理论与荷载,有用哟
本工程在于广西崇左,厂房结构,基础面积为3390平方,该建筑地下岩石为微风化石灰岩,基础泥土面层约三分之一为回填土,回填土最深处10m左右,设计要求基础进行人工挖孔桩,孔桩深度为20m。现发现建筑边角约350㎡出现地下溶洞。其中一个溶洞6m高度,另一个溶洞10m高度(且内充泥浆),溶洞的宽度未知,溶洞大约在-14m处开始出现,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好的方法解决溶洞这个问题,望大家指教!谢谢!
本帖最后由 flyash_hz 于 2017-3-20 12:51 编辑 实时更新发布,更多结构专业资源,请加群129489607,免费免费免费
本帖最后由 flyash_hz 于 2017-3-20 12:51 编辑 实时更新发布,更多结构专业资源,请加群129489607,免费免费免费
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8.1.1条中b表示地面基础宽度,当柱下基础是矩形基础时,b是不是指矩形的宽度?如果是指宽度,那么在施岚青2014版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应试指南中在算宽高比时b是指长边宽度?
如题:《地规》3.0.1条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要求“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按照《岩土规范》3.1.2.3条、3.1.3.3条的判断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首先第一条就是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小于6度的要求,是不是可以理解为7度区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就没有丙级这一说话呢?但是刚才翻了身边的勘探报告(7度区),还是有不少把基础等级判定为丙级的。不知道各位大神你们院是怎么确定的?
专业地基基础16题考的是《地规》8.5.12条,腐蚀环境中需进行抗裂验算,裂缝控制等级最低(灌注桩)是二级,预应力管桩是一级。
本人今年参加一级注册结构的专业考试,现在已经开始复习,用的是施岚清的应试指南,有一些问题令我疑惑(不知道是书上有误还是我理解有错),对于这些问题我想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望高人指点。 其他人有疑问也可以在此贴跟贴,我们大家一起讨论解决。此贴忘版主置顶。
编 制 说 明
本人所在地区的都是淤泥地质,场地类别都是Ⅳ类!Ⅳ类场地就不存在丙类基础等级吗??? 理由是,Ⅳ类土场地和地基条件就是复杂!!请各位前辈赐教!!
个人收集的一些基础设计方面的讨论
1,粗砂持力层天然地基,可以采用肋梁式条形。基础,平衡不均匀沉降2,平板式筏板基础,勘察建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编》3.8.3 扩展基础系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2 扩展基础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9)当地基土质较弱,其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00kPa 时,一般采用大肋的板式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当土质不均匀或沿基础纵向荷载分布不均匀时,为了减少不均匀沉降,并加强条形基础纵向受弯承载力,宜采用有纵肋的板式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5.2.4 基础选型的基本原则1 应根据砌体结构体系、砌体房屋的结构特点、建筑功能要求、地域、场地、地基情况和施工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基础类别和形式。2 多层砌体房屋,当无地下室、地基较好、荷载不大时,宜优先选用墙下条形刚性基础或独立柱基础。当基础宽度较大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当地基较差且较均匀时,则宜采用筏板基础。按抗震设
http://www.co188.com/neteaseivp/enterp/gps/toLogin.jsp?source=downPaper&pk=35714702&way=4
地基基础专业承包
地基基础专业承包专题,为您提供地基基础专业承包相关的专业交流帖进行参与,欢迎您参与地基基础专业承包 相关的专业交流讨论,更多地基基础专业承包相关内容请访问
土木在线论坛相关帖子
分享用户量
下载热度
相关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