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河涌整治,高2~3米,宽7~10米,河涌一边是2~3米的小路,紧贴小路是密集的居民房屋,现需把小路向河中拓宽到6米宽,再加挡土墙护坡.施工挡墙过程中为不影响房屋基础,请问有什么方法?如考虑避免大的开挖而影响房屋基础,做成贴坡挡墙的话,基础又如何处理啊!
建筑物的体积大家是计算的?高度是算到屋顶还是女儿墙顶,面积是建筑面积吧!一个两层的小楼,一二层都是大会议室,大空间,只有4800立方米, 可不设消防栓吗
最近接了一个输水管道工程,需要跨越铁路、高速公路、通讯光缆、一个较宽的明渠,管道是双管,设计流量在10m3/s以上,请教各位高手,跨越建筑物如何处理?
知识点:护岸及河道整治
现在小区供电越来越多的采用箱变、环网柜,但关于它们的要求、技术条件、噪声、辐射等方面,请考请教各位哪里有规范详细说明?谢谢!:kiss:
单位接了一个河道整治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我需要搜集一些材料这个项目命名为***区水系环境整治工程 其实 就是在市内两个新区范围内 改造和步设城市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 然后在境内河流拓宽和清淤,还有就是滨河绿化一下 河道修个护坡什么的 我觉得这个工程本身 就是水土保持工程 我没有编制过方案 希望自己能把这个方案做好先搜集些资料 有朋友慷慨帮忙的么
坝岸基础淘塌抢护 险情 水流集中冲刷,将河道整治工程的丁坝、垛、护岸的基础或坡脚淘空,引起坝岸发生裂缝、沉陷或局部坍塌,坝身失稳而出险。 抢护原则 及时抛投料物,稳定基础。 抢护方法 一般常用的抢护方法有以下几种: ——抛块石。采用从岸上和船上抛投两种方法。应先从险情最严重的部位抛起,然后依次向两边展开。在船上作业时,可从下层向上层抛投,应随抛随测,使水下抛石坡度达到稳定坡度(一般为1:1~1:1.5)为止。为防止根石走失,应选大块石,块石重量30kg/个~75kg/个,抢护坡脚不小于15kg/个。在水深流急情况下抛石,应选用较大块石在预计抛石部位先抛一条石埂,然后用一般块石逐次向上游突出抢抛。 ——抛土袋。用土工编织袋、麻袋、草袋装沙或土,充填度70%~80%,用尼龙绳、细麻绳、铅丝绑扎封口,投入出险部位。抛投方法基本上与抛块石相同,抛土袋需层层叠压,流速过大时,可将数个土袋捆绑一块抛投(有条件的地方可用吊车等机械投抛),抛投后坡度为1:1~1:1.5。在岸上抛投时,最好用滑
近十年来,随着全国范围的城市规划和城市改造热潮的兴起,建筑物整体迁移技术在我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有上百个成功的工程实例,被迁移的建筑物最高达局部12层,距离达196m;结构形式包括钢筋砼结构、砖混结构、木结构和组合结构;迁移方式可以为单向迁移、多向迁移、水平旋转和竖向顶升纠偏等。
大家来看看认为怎么样
包括河道整治和滚水坝工艺
记的房屋建筑学课本里提到过太阳照射的角度的问题(可能词语不是很确切),以确定建筑物间距,以达到后排采光的要求.纵观现代城市建筑,尤其是新老交错的市中心建筑,新楼越来越高,而起先建好的楼房也还正得壮年,往往造成后排建筑一年间的大部分时间建不到太阳.建筑里似乎对对层和高层建筑的建筑做了一些规定,况且各地区应该不一样(受太阳角度影响),然而随着房价的不断升温,有些房地产商加大建筑密度,缩短楼间距,造成低层住户长期见不到太阳.请问我国关于这方面的规范是怎么要求,个地区的情况如何?如何控制,和合理的范围?
这是我以前下载的一些资料,是关于《取水输水建筑物丛书》的,由第一版和第二版组成一套完整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总共21个。11本书, 1.水建筑物丛书—取水工程》.pdf 2.水输水建筑物丛书—隧洞》.pdf 3.水输水建筑物丛书—闸门与启闭.pdf 4.灌区水工建筑物丛书 倒虹吸管(第二.pdf 5.灌区水工建筑物丛书 跌水与陡坡(第.pdf 6.水工建筑物丛书 渡槽(第二版).pdf 7.灌区水工建筑物丛书 涵洞(第二版).pdf 8.灌区水工建筑物丛书 农桥(第一版).pdf 9.灌区水工建筑物丛书 渠首工程(第一.pdf 10.灌区水工建筑物丛书 水闸(第二版).pdf 11.灌区水工建筑物丛书 隧洞(第一版).pdf 由于是压缩在一起上传的,所以要全部下载后再能解压。
做一栋建筑物负荷计算,在算有功计算负荷时,一般采用单位指标法,根据建筑面积进行估算。担由此计算出的容量普遍偏大,选择出来的变压器容量也较大。一些设计单位是在这样做的,根据建筑面积利用单位指标法计算出来后再乘以需要系数。但我以为需要系数法和单位指标法本身就是两种思路不同的负荷计算方法,不能混用。想在这里就这个问题和各位仁兄探讨一下,谢谢
请教大家,这两根管到底分别指那个管,以前一直认为接户管是直接从室内出来的管,那建筑物排出管呢,从字面上好像都是一样的啊?
工民建项目勘察,建筑物结构荷载不详、采用天然地基还是桩基础?勘探方案、孔深如何确定,需要勘察单位及时从设计方获取相关资料,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也是这样规定的。但现实工作中经常无法获取建筑物的荷载资料,那么如何估算荷载呢? 一说砖混砌体住宅线荷载按(18-20)KN/m*层数+20; 框架结构柱网面积*层数*16-20KN/m2。 另一说是砖混砌体线荷载承重横墙每层30-35KN/m; 一般高层建筑地面以上每层12-15KN/m2,地面以下每层20KN/m2,另加基础自重; 多层框架结构地面以上每层10-12KN/m2。 框架结构10-12KN/m2、16-20KN/m2相差甚远,请教大家取值多少估算合理?
请教各位专家,前几天我们鉴定中心接了一起鉴定案例,某树脂生产厂家在配料生产过程中发生空爆,方圆400M内的建筑物受到冲击影响,玻璃破碎,部分民房出现裂缝,在正常鉴定过程中,因没有相关的理论基础(爆炸对邻近建筑物的危害),鉴定结论暂时不好确定,所以请教各位大侠给予帮助。谢谢。联系qq:1052271971,emll:bzsjzx@163.com.
今天有人问我煤棚算是建筑物还是构筑物,我肯定说是构筑物。但是这个煤棚是有顶部结构和外维护结构的。其实就是一个房子但是里面是堆煤的。我觉得有外围护和整体建筑构造的,这种建筑应该是建筑物。但是有人说这个是构筑物。我上网查了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区别,分别如下:建筑物通称建筑。一般指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例如,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农业建筑和园林建筑等。 构筑物一般指人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如水塔、烟囱、栈桥、堤坝、蓄水池等。 因此我有点迷糊了。。大家觉得这个应该是建筑还是构筑物呢
建规没有像高规一样的“建筑物危险性分类”:第8.3.1条文的规定并无“综合楼、商住楼”等概念,因此在消防选择时往往比较麻烦。 比如说“一栋6层楼,底下2层为商业用途,底下两层总面积为650平方,体积1950m³,上面4层为住宅,每层325平方”的建筑, 如果按照8.3.1.2 体积大于5000m3的车站、码头、机场的候车(船、机)楼以及展览建筑、商店、旅馆、病房楼、门诊楼、图书馆等; 商业用途的面积超过商业网点,但体积小于5000m³,这条不适用; 如果按照8.3.1.4 超过5层或体积大于10000m3的办公楼、教学楼、非住宅类居住建筑等其它民用建筑;,该建筑为住宅,这条明显不合适 如果按照8.3.3 设有室内消火栓的人员密集公共建筑以及低于本规范第8.3.1条规定规模的其它公共建筑宜设置消防软管卷盘;建筑面积大于200m2的商业服务网点应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该条只说明20
建筑物的分类和等级划分
工程等别是不能变的,但建筑物级别能变。按规范有几种情况是可能提级的,请问,如果建筑物同时满足提级条件2条以上的话,能连提级吗?比如一个3级建筑物,地质条件复杂,要求提一级到2级了。再来个:失事后损失巨大,是不是还要再从2级提到1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