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关于生物填料研究的论文[ 本帖最后由 yupengjing 于 2011-1-14 01:20 编辑 ]
Journées thématiques Biofilms 2006(生物膜主题日会议论文集)这是我去年参加的,法文版
关于微电极和生物膜资料
本人现在正在培养生物膜,葡萄糖配水挂膜,膜虽然挂了很多,但颜色发白,出水也呈乳白色,请教各位高手,这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
书籍 《生物膜与生物能》 关于生物细胞的生物膜方面的资料,是日本学者香川靖雄编写的。哪位想研究细胞生物学的可以看看这个资料,很不错的。 01
近期发现硝化区生物膜上生长大量红斑瓢点虫,几乎将含硝化菌的污泥吃光,请问哪位高手知道如何清除?前几天将曝气关掉,又加了原水,但由于硝化菌也需好氧,不能将曝气关很长时间,但开了又会促使红斑瓢点虫生长,对此很是头大。下面是在生物膜上的红斑瓢点虫照片:
我现在正做城镇污水处理设计,这是在网上搜集资料时搜到的,和大家分享分享呵呵
由于工程调试中,需要将接触氧化池扩容,将其污水排净后,看到了填料上的生物膜的性状,拍出照片与大家分享。
生物膜挂膜是一种利用生物膜作为载体,通过微生物在其表面的附着、生长、繁殖等过程来实现对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和净化的方法。生物膜挂接效果不明显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生物膜材料的选择、挂接方法、环境条件等。 不同的生物膜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适合的应用场景也会有所不同。选择适合的生物膜材料是提高挂接效果的关键。这些填料通常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亲水性,能够为微生物提供附着的基础。填料表面性质、孔隙结构、机械强度等都会影响微生物的附着和生物膜的形成。甘度微生物菌挂膜时,使用组合式填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组合式填料通常结合了多种填料的优点,以提高微生物挂膜的效果和
有关高盐分废水生物处理的论文,希望对大家有用
如何在水流流速、流量不稳定的河道中布置生物膜(形状就像一块布),而在雨季洪水之中不被冲走?悬空随波逐流,一端着底似水草,还是一端漂浮水面一端沉入水底,布面迎水还是顺水? 布规格为2.5*1.5米,河水水位在1-5米之间波动(旱季、雨季)
做项目时网上花钱下来的一些论文,提供给大家做参考。[ 本帖最后由 zyz0501 于 2012-8-15 09:48 编辑 ]
现有一印染污水项目,水量5000吨/天,原水COD3500,色度800,出水COD300-500,色度80左右,工艺流程为混凝沉淀——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混凝气浮(接触氧化进水COD1100左右),最近一周接触氧化池全池发黑,发臭,生物膜大量脱落,出水COD达600以上,附图左边是接触氧化池前端水样,右边是接触氧化池后端水样,初步判断有两种可能: 1、溶解氧不足,接触氧化前部DO在1.8左右,后部在2.5以上,加开一台风机仍是这样,挺迷惑,还有前一段时间水量也是这么大,为什么就DO就充足呢? 2、水解酸化池中硫酸盐还原菌将硫酸根还原成硫化氢(原水中存在大量硫酸根),水解酸化池后端及接触氧化池前端都可检测到较高浓度的硫化物的存在(具体含量未知),生化系统中毒了。 各位大侠,帮我分析一下,哪种可能性大,或还有其他原因? 还有为什么导致接触氧化池后段变混浊的是什么原因? 谢谢!
论文简介:1.1污水来源及污水处理重要性1.1.1 污水来源污水来源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包括:①漂浮和悬浮的大小固体颗粒;②胶状和凝胶状扩散物;③纯溶液。 投稿网友:taonjie<
某位大大很推荐的陈银广老师生物除磷相关论文,发来跟大家分享下,希望对大家有用
有个问题很疑惑,希望大家帮助。生物膜处理污水是不是比活性污泥法要求的进水COD 要低?进水的悬浮物要求是不是比活性污泥法要求更低?我是这么认为的,生物膜如果负荷很高或SS多的话,产泥就多,那么膜就会容易堵塞,或者出水也会带泥,而很多生物膜工艺出水据说是没有设沉淀池的。生物膜法总感觉比活性污泥法在运行上出状况的概率要高出很多,愚见,请大家踊跃发言指正
生物膜除臭工艺技术简介
相信一些从事污水多年的人,都没有看过填料挂上生物膜是什么样的,本人刚好在网上找到一张,先目睹了:),现发上于大家共享。
我们厂采用的是A3/0的处理方法,设计处理量为4000吨/天,而现在进水量为8000吨/天,出水效果很差,COD为70(进水160),生物膜也不是很好,以前流量为4000吨的时候效果很好,我不知道是不是流量过大会抑制生物膜的增长
相关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