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教挂膜问题: 生物接触氧化池 化粪池后出水经沉淀后:BOD150---230,氨氮46---75。大概需几天,每天进水和曝气如何控制,谢谢。2、低DO下为什么会影响硝化作用。
3ES-MBR 膜生物反应器装备借鉴经典的活性污泥生物处理技术,结合南京瑞洁特核心节能型双叠平板膜,低耗能技术以及先进的自控系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膜生物反应器装备,所有核心技术均由我公司研发与设计,可实现专业的技术服务于质量保证。 n 3ES-MBR 膜生物反应器核心特点 1 、低能耗调频技术——可根据进水水量的变换实现自动调频,降低系统动力设备的运行动力,实现节能; 2 、气提回流技术——通过富余气源提升混合液,实现混合液回流,既减少动力设备,实现节能,同时也降低动力设备故障风险。 3 、双叠平板
膜生物反应技术与案例应用介绍
生物填料上为什么挂不上膜
生物滤池中膜的快速挂膜,通常指的是生物膜的快速形成,这涉及到微生物在膜表面迅速形成生物膜层。生物膜的形成对于提高滤池的处理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曝气生
各位好,现在的MBR在国内发展很快,但,本人总觉得MBR是有点故意给自己找麻烦的工艺。一般来说,MBR工艺用于废水的回用处理,它将传统的生物处理和膜处理工艺结合在一起,达到即能机械截留又能生物降解的功用,出水指标较高。但是,这样的工艺,对膜本身的要求,对生物处理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整个装置的结构都是极大的挑战。我觉得很难把以上几个方面很好的结合起来,当然,这也许是一个发展方向。不过为什么不能把这两个阶段还是独立的分开,这样,各段工艺特点可以更好的发挥,生物处理系统与膜处理系统目前而言,结合在一块的促进作用相比拉后腿的作用还是弱了许多的。以上是本人的一些看法,请大家发表见解。
图纸简介: 40000吨/天污水处理,选用MBR工艺 投稿网友: yxgccyj 上传时间: 2013-12-10 图纸省份:
一个再校学生想多了解关于膜生物反应器的知识,但不知道去那找书。想到了这个大家庭,希望大家推荐一些书,文章之类的看看。谢谢
地埋式双叠平板膜-膜生物反应器效果设计
简单整理的,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交流~!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为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之新型态废水处理系统。以膜组件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处理有机负荷,从而减少
膜生物反应器(TMBR):膜生物反应器主要由膜组件和生物反应器两部分构成。大量的微生物(活性污泥)在生物反应器内与基质(废水中的可降解有机物等)充分接触,通过氧化分解作用进行新陈代谢以维持自身生长、繁殖,同时使有机污染物降解。膜组件通过机械筛分、截留等作用对废水和污泥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大分子物质等被浓缩后返回生物反应器,从而避免了微生物的流失。膜组件相当于传统工艺的二沉池,但是克服了传统二沉池的很多缺点,膜生物反应器的主要特点详见下述。 膜生物反应器的主要特点1、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出水水质好2、适应性强,耐冲击负荷3、工艺流程短,系统设备简单紧凑,占地面积小4、易实现自动化控制,维护简单,节省人力5、系统启动速度快,水质可以很快达到要求
膜-生物反应器对双酚A的去除
知识点:膜生物反应器工艺
知识点:内置式膜生物反应器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MBR工艺)是膜分离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废水处理技术,它利用膜分离设备将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质截留住,省掉二沉池。活性污泥浓度因此大大提高,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可以分别控制,而难降解的物质在反应器中不断反应、降解。因此,膜—生物反应器工艺通过膜分离技术大大强化了生物反应器的功能,与传统的生物处理方法相比,具有生化效率高,抗负荷冲击能力强,出水水质稳定,占地面积小,排泥周期长,易实现自动控制等优点,是目前最有前途的废水处理新技术之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日本、法国、加拿大等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浙大经多年研究,开发出商用的应用于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的核心器件——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片。该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微生物浓度可增加2-3倍,生化效率提高10—30%;2、水力停留时间短,污泥(有机大分子胶料)停留时间长;3、可省去二沉池,污泥浓缩与消毒池;4、排泥周期长;5、操作简便可自控;6、中空纤维膜的使用寿命可达3年以上。生
生物洁净与医用空调机组的特点
本人没做过膜,但现在想用超滤反渗透处理已经达到COD<100,氨氮<15的工业废水,膜前也会采用臭氧及生物碳技术预处理,我疑问的是,经过那么长的生物处理依然不能去除的有机物怎么会引起在膜这部分的生物污染呢?水中细菌不太可能以这些污染物为基质吧?但是做膜的人却总在强调COD不能超过多少,是不是仅仅针对其它处理不彻底,或B/C比较高的废水?请各位大侠给予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