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外墙过长或上部结构变化较大时,在地下室外墙某段做了变形缝,对于变形缝处的防水处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中规定,对于变形缝处必须做中埋式止水带防水。如果我剪力墙在端部做暗柱的话,暗柱的箍筋就与中埋式止水带位置冲突。那么这时暗柱的箍筋改如何处理?详见附图暗柱的配筋这个处理不知道行不行?这样的话,箍筋就是断开的,在柱截面中部向柱里弯折进去15d。这样的话暗柱的箍筋就不是封闭的了。不知道大家都是怎么处理变形缝处的钢筋的?见暗柱箍筋详图:
本人新手一枚,初次接触地下室工程。现在地下室外墙进入防水以及回填阶段,由于外墙有后浇带,要后浇筑,这个地方应该如何处理?我听别人说,可以先将后浇带用砖做成围子,在砖上面做防水,然后就可以回填,求图片,求真相
左边六层单元楼无地下室,右侧六层带地下室,准混结构,我想问下各位基础该怎么处理,拟采用筏板基础,两楼局里十公分,右侧地下室侧墙怎么考虑侧压呢,有没有做过类似的给个合理化方案
地下室外墙为300厚,C35砼浇筑,现在出现裂缝,地下室基础为600厚大底板C35砼浇筑,地下室层高为4米,望各位大侠指点一二,小弟不甚感激
开挖过程中,由于土体位移,为保安全,支撑了一道直径约30多公分的钢管,但是位置位于水池顶板以下。总包打算把钢管浇筑在墙体里,到时候墙体上就会有个大洞,里面还有钢管,请问这样的情况该如何处理,不至于漏水。担心钢管夹在中间,到时候热胀冷缩会有裂缝,会漏水。有照片。
本帖最后由 super张 于 2015-12-29 23:48 编辑 @csccbjs @木荣古儿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可能没有说服力,所以发出来让大家来讨论讨论。下图中:1、刷什么样的基层处理剂,要怎么刷,才能让
本帖最后由 瓦蓝的天空 于 2015-12-21 22:05 编辑 背景:坡地建筑,一侧临土,框架结构,一层地下室,柱基础采用独立基础。 问题:地下室外墙基础如何处理? 先说说我同事是怎么处理的,将地下室外墙与其相接的底板厚度取一样的(其余底板厚度按普通楼板考虑),地下室外墙计算时顶板处按铰支座,底板处按照固端。考虑到地基持力层问题,实际基础顶面标高低于与外墙相接的底板面标高,外墙竖向自重荷载按照深梁建模考虑。公司有三个专业负责人跟我说按照这样计算。 谈谈我的疑惑:
本帖最后由 yyc5795y 于 2013-2-23 15:57 编辑 1. 多塔楼在地下室连为一整体。塔楼地下二层,层高3米,地下室车库顶板-2.400。塔楼室内外高差1.200m,塔楼地下1层开窗(窗高350mm左右)。2. 结构嵌固端设在标高-3.00处。计算时,为控制上下刚度比(-2层与-1层刚度比大于2),塔楼-1层外墙窗户按高度2650mm开洞考虑(即建筑窗台以下按开洞考虑)。3. 结构施工图处理争议如下:1)半地下室(负一层)应考虑《地下室防水工程规范情况下》: (1)方法一:尽管计算时,建筑窗台以下是按开洞考虑的。但出施工图时,认为该部分可直接改为钢筋混凝土墙,与剪力墙整体浇筑。如图一。 (2)方法二:既然计算时,建筑窗台以下是按开洞考虑的。那么出施工图时,应与计算模型一致。不应按图一考虑,以免增加负一层的刚度,从而不满足上下刚度比2(嵌固)的要求。应在塔楼外另作悬臂挡土墙,与主楼脱开100mm的缝,上部主楼窗台下作挑板。如图二。2)半地下室(负
地下室伸缩缝防水处理方案1一. 质量事故概况:由于07年9月份台风等不可抗力因素,地下水位骤然升高,地下室在浮力作用下上浮,导致地下室伸缩缝处出现裂缝,严重渗水。在下图第一、三区域内分别为6#结构主体和7#结构主体,事故发生时主体结构已经结顶,形成一定荷载,因此第一、三区域地下室未出现上浮,而第二区域达不到抗浮要求,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浮。具体情况如下:(相应部位见下图)1.西伸缩缝:地板部位:止水钢板被拉动,底板出现渗水,其中A-D和J-F轴较为严重,而中间D-F有少许裂缝,渗水现象较轻。侧墙部位:南面经处理已经没有渗漏现象,北侧墙顶部有细微裂缝,有一处渗水。顶板部位:有裂缝存在,但经我单位迎水面处理后,现已经没有渗水现象。 2.东伸缩缝: 地板部位:情况与西伸缩缝相似: 侧墙部位:北面较为严重的裂缝,并渗漏严重,南面有少许裂缝,存在渗水。 顶板部位:南半段经我单位处理后已经没有渗水现象。北半段由于我们单位还没有处理,有局部渗水。正个顶板部位多有轻微裂缝存在。
在网上查了查,都说地下室外墙防水卷材设置高度为高出室外地坪500mm,可我这里的图纸设计室内外高差才150mm,应该把防水做到多高?另外收头的地方具体怎么做?
来一道难题 背景 - 福建地区桩基础自建房一楼架空了1米(地面到一层楼板高度),地圈梁在地下 -1.5米处,常年地下水位-1米上下,软土地质(建房前为水田) 现行业主想开挖做一个地下室,土方已开挖至地梁底部,计划在地梁底部倒一块25CM厚的混凝土做地下室底板。寻找方案处理后浇地板与地梁间的防水处理及底板沉降问题。 方案1 # 碎石垫层5厘米厚,在碎石垫层上直接铺设反粘卷材,然后在地梁上进行植筋,双向布筋进行混凝土底板浇筑。 方案1问题点- 1. 碎石垫层上直接铺卷材,因施工不便不加细石混凝土做找平垫层,直接铺设预铺反粘卷材在碎石垫层上可否? 2. 在地梁上进行植筋倒25厘米厚的底板,会给地梁及桩承台带来额外的压力,是否有风险? 3. 地质是软土且地下水位较高,碎石垫层与植筋浇筑的底板随着时间
我在一次施工图审查中碰到如此问题:根据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2S404“防水套管”总说明3.2条中提及,**市属于7级地震设防要求的地区,穿地下室外墙的管道要设柔性B型防水套管。中国7级地震设防要求的地区多得很,请大家讨论一下是不是一定要柔性B型防水套管?我的设计是采用刚性防水套管,我每天和图纸打交道,第一次碰到穿地下室外墙的管道要求设柔性防水套管,是不是我特孤陋寡闻呀?
现在我们承建的一个工程为2层地下室,占地面积较大.其外墙施工缝位置设计采用钢板止水带,但由于数量大,造成施工工期长,梅雨季节当然不能拖,请问采用什么办法可以减少工期并且防水效果能保证呢?
地下室外墙必须采用混凝土墙吗?相关规范条文能否列举一下? 现有一多层框架半地下室,地下2米,地上1.5米。地下室地面位于地下水位以上。功能为仓库.防水等级为一级。为节约成本,甲方要求做成砖外墙加防水,个人也比较赞同此方案。不知道审图的时候会不会有麻烦? 其实原来做过的地下3米多的厂房仓库(没审图),就是用砖砌,都几年了没问题,应该说经得起考验的。不过话虽如此,还是希望能得到一些依据,毕竟是要审图的,有个卡点在那呢,怕到时有麻烦,还请各位帮忙看看,出出主意。
地下室外墙做防水卷材、砖砌保护墙搭设脚手架,脚手架要不要支撑到外墙上?如果要的话,外墙上有支撑件,和防水施工有冲突。怎么是怎么处理?还有,如果以后拆除脚手架,那些脚手架孔还要一个个补,再做防水,工人又怎么上去?再做临时架子吗?
三层地下室,地表水比较丰富。地下室外墙与基坑支护桩之间间距过小(小于300mm),建筑防水(涂料加卷材)施工不了。不做建筑防水,在结构自防水上面加强可行不?有什么其他的解决的方法?跪求大神们
现在地下室基础做独立基础加防水板的比较多,遇到一个问题,一般地下室外墙底部都按固结计算,而且底部不做地梁或者暗梁,但是防水板一般和外墙差不多厚,这样外墙底还按固结做合适吗?
某个商业楼有三层地下室,均再自然地面以下,北面、东面、西面已经回填完毕,除了南面因要往南再接现在还没有动,做了护坡,未回填,因现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往南施工,所以一直没有动,现在地下水和生活用水一直再渗,而且水量很大,再-3层底板处做了一道1M多高的挡土墙,现在再坑底用了好多个潜水泵抽水,每年抽水费用近20W,-1层仍旧有人办公,层高均3.3M,目前想考虑个措施,保证水不能淹没到-1层,用什么办法处理,而且不想投入费用太大,因为还要考虑以后接楼问题,-3层长度为55M,-2层长度为80M,-1层长度为80M,-2和-1层都已经用轻质墙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