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对桩基础的设计都有规定,求高手帮忙分析下两个规范对桩基础设计的差异及分析。不胜感激~~
高层建筑是当代工程建设的主体,这就对地基基础产生了更高的要求。桩基础在建筑结构中比较广泛地应用在高层建筑物的基础设计中。在应用的时候就需要设计人员多方面的进行考虑.设计出一个实用、可靠并且最大限度的减少造价的方案。 1通过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在设计的最初阶段中,我们通常是依据承载力和地基土的物理指标之间的经验关系来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的估算。但是,有时候桩的估算值会和实际的承载力之间产生很大的误差,根据桩基技术规范,需要进行试验桩和试打桩等试验的验证.并且根据结果进行适时的调整。在进行施工图设计的时候,我们通常会采用静载荷试验产生的桩承载力以及其他的设计参数。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应用在设计等级较高并且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桩基础工程之中。但是有些桩基础设计受到时间的约束,有时会首先依据地质报告所提供的参数进行单桩承载力的测试,并依照估算出的单桩承载力的值进行桩基础设计施工,在建设当中存在很大的不科学性。如果确定的结果与估算的要求相符合则危害就会很小。要是误差过大便会产生很大的危害。除此之外.在正式进行施工开始之前.需要通过试打桩来配
建筑地基基础处理设计规范
本帖最后由 jgytjz 于 2016-6-15 09:12 编辑 [url=]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2011[/url]
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最新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2002:http://bbs.co188.com/promotions.php?fromuser=hongyue2813[ 本帖最后由 hongyue2813 于 2010-8-13 16:53 编辑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标准组合Sk=SGk+SQ1k+...... 其中S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是不是永久荷载*分项系数?求教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2011.pdf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附录C.0.2规定的试验基坑宽度不应小于承压板宽的3倍这个承压板宽度是指短边还是长边,还是说基坑宽度不小于对应的同方向板宽的3倍??
规范JGJ94-2008中条款5.9.7中2,和3的区别是什么,即受柱(墙)冲切承载力和承台受柱承载力的区别?是因为柱下矩形独立承台吗?那第2款什么时候用啊?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特征值”一词的说明(转贴)一、起因 与钢、混凝土、砌体等材料相比,土属于大变形材料,当荷载增加时,随着地基变形的相应增长,地基承载力也在逐渐加大,很难界定出一个真正的“极限值”,而根据现有理论的、半理论半经验的或经验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得出不同的值。因此,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实际上没有一个可以通用的界定标准,也没有一个可以适用于一切土类的计算公式,主要依赖于根据工程经验所定下的界限和相应的安全系数加以调整,考虑一个满足工程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值。它不仅与土质、土层埋藏顺序有关,而且与基础底面的形状、大小、埋深、上部结构对变形的适应程度、地下水位的升降、地区经验的差别等等有关,不能作为土的工程特性指标。 另一方面,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应满足其功能要求,常常是承载力还有潜力可挖,而变形已达到或超过正常使用的限值,也就是由变形控制了承载力。以往的工程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地基事故皆由地基变形过大且不均匀造成。因此,根据传统习惯,地基设计所选用的承载力通常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前提下,使建筑物的变形
请问高手:《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63页的公式(8.2.7-4)(8.2.7-5)是怎么推倒出来的,请高手解答!谢谢!
地方性规范之一,待续。。。
8.4高层筏板基础8.4.5梁板式筏基底板除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外,其厚度尚应满足受冲切承载力、受剪切承载力的要求。8.4.7平板式筏基的板厚应满足受冲切承载力的要求。我想问一下:这冲切和剪切有啥区别?为什么平板式筏基就不考虑受剪切承载力的要求?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2002版
一、关于大直径桩(d≥800mm)极限侧阻力和极限端阻力的尺寸效应
请大家帮我指点一下:我在jccad基础人机交互部分----基础布置里给出了桩的参数,点承台生成框选完毕,可是承台无法生成出来,也没有提示出错,之前的地质资料和荷载都已经输入过了,这是什么原因啊? 恳请大家帮助,如果无法生成承台会是我前面哪一步没有输入正确? 先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