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厂直流有两段直流母线,每段母线上都配置了一套直流绝缘监测装置,是微机型的,不是传统的继电器型直流绝缘监测装置,问题是以前用传统的直流绝缘监测装置时,当两段直流母线联络运行时,需要退出一套直流绝缘监测装置,为什么用微机型的,还要沿袭老习惯要退出一套呢, 还有传统的直流绝缘监测装置,由于功能简单只能监视母线绝缘障碍,当联络运行时,由于防止电桥不平衡而导致误报警,所以要退出一套,而现在使用了功能强大的微机直流绝缘监测装置,但其只能监视某一段母线的绝缘,退出一套以后,那另一段直流母线不是没有绝缘监视装置了么,如果此时发生直流接地,会有什么后果?拜求高手大侠们解答!
最近看到直流柜里的绝缘监测装置的绝缘电阻限值设定为20千欧,24V的绝缘电阻限值设定为1.5千欧。想问问各位知道这个整定值是怎么确定的,有没有相关的规范或者标准?
我是新进入中性点接地电阻装置这行的对设计时需要最先考虑的重点掌握不准请问高手 需要注意哪些?电阻片的面积 形状 串连方式 还是散热效率谢谢了!!!
110kV、220kV是供电网络的主要电压等级,由于电压很高, 中性点一般采用直接接地方式,由于继电保护整定配置及防止通讯干扰等方面的要求,为了限制单相短路电流,其中有部分变压器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在这种运行方式下,由于雷击、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等会造成中性点过电压,而且变压器大多是分级绝缘,因此过电压对中性点的绝缘造成很大威胁,必须对其设置保护装置防止事故发生。产品特点1 MRD-NP型变压器中性点间隙保护装置是集隔离开关、氧化锌避雷器、放电间隙和电流互感器等电气设备组合为一体的成套设备,具有功能全、体积小、可靠性高、便于安装调试等特点。2 MRD-NP型变压器中性点间隙保护装置有棒形间隙和球形间隙两种形式。3 避雷器与隔离开关可根据工程需要任意组合选配。隔离开关的操作机构可按工程要求选择使用手动或电动机构。4 间隙放电电压稳定,间隙距离易于调整。5 使用纯铜或高强度不锈钢精加工电极。6 间隙底座安装吊环,整件运输吊装,现场安装快捷方便。7 现场安装时,安装支架可采用无缝钢管,具有很高的强度,保证支架稳固性
正在做的一个项目,总降站是35/10kV的2台主变,主保护差动,同时35kV侧还设置了零序过流1段和2段,1段跳35kV侧开关,2段联跳35kV和10kV侧断路器。供电局要求10kV侧经小电阻接地。这样子还需要在PT柜的开口三角线圈里加消谐装置吗?小电阻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电流足够大可以直接跳断路器了,我觉得消谐装置和接地监察都可以取消了。不知道能不能这样?
10kV、220kV、330kV是供电系统的主要电压等级,其中性点一般采用直接接地方式,由于继电保护整定配置及防止通讯干扰等方面的要求,同时为了限制单相短路电流,其中有部分变压器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在这种运行方式下,由于雷击、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等会造成中性点过电压,而且变压器大多是分级绝缘,因此过电压对中性点的绝缘造成很大威胁,须对其设置保护装置防止事故发生。 在我国110kV-330kV的电力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保护主要采用避雷器和保护间隙并联运行的方式,这就是变压器中性点间隙接地保护成套装置,也称主变中性点接地组合设备。
利用直流偏磁在线监测系统对某变电站内三个变压器(T1–T3)中性点电流和振动信号进行了监测,对22#变压器噪声进行了监测。正常运行时的典型监测结果如表2.1所示。T1 振动最大位移 电流(电抗器运行) 电流(直接接地) 8.82微米 –0.08A –0.9AT2 振动最大位移 噪声声压级 电流(直接接地) 8.43微米 92.6dB(A) –0.89AT3 振动最大位移 电流(电抗器运行) 电流(直接接地) 7.62微米 –0.07A –0.84A变压器T1和变压器T3在中性点接电抗器运行时,电流传感器所在中性接地线悬空,没有电流流过,测得的值为误差值。由于电流传感器安装方向是向上即流出地网为正,故直接接地时中性点的直流电流为负值,表示电流流入地网。从表中数据可见正常运行时,中性点直流电流分量很小,均不到1A。变压器T1和变压器T2振动的最大位移相近,变压器T3的最大位移小一些,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变压器油箱振动主要是铁心绕组振动传递至油箱表面的,各变压器机械参数并非完全一样,传递过程中衰减有些差别;二是由于
我站现有两台主变,现1号主变中性点接地,2号主变在分位,现在将一号主变由运行转检修,哪么我二号主变的中性点应该是在1号主变操作前投入还是在一号主变操作后投入呢,谢谢
运行规程上明确写有“一般情况下, 220KV母线每段保持有一台中性点接地的主变在运行。”我厂的主接线运行方式是双母线并列运行。请问,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知识点:电能质量监测
中性点串接阻尼消谐的主要特点:
我厂铅酸免维护蓄电池组 监测装置好像是山东鲁能的 带电池巡检模块 已经将近几个月一直报个别电池电压高2.8 过低1.6 进来才去实测电池电压正常 只是去电池巡检模块的监测线端的电压却是跟装置告警的异常电压吻合 我想是不是电池电压监测的弱电线路有问题 但是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请各位前辈指点 顺便问下 我看好多地方都说有二次熔丝 我咋没看到 还有那个二次线路上那个黑色的连接部分是啥东东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谐振过电压消除装置的研究
PT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后,单相故障接地后电容电流路径中因为增加了电阻,所以限制了放电电流幅值,进而可以防止了熔断器熔断和铁磁谐振的发生,破坏了铁磁谐振条件。在线路单相接地时,由于中性点对地带有一定电位,一次消谐装置能相应减少非故障相PT绕组的电压,降低PT的饱和程度,减少铁磁谐振几率,降低谐振的振幅。
在桩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中,要考虑负摩擦力的话,中性点的确定一直是一个不确定的问题。各种教材以及规范都没有明确的确定方法,导致在计算过程中各自在确定中性点时差别很大,请教各位同仁在设计过程中,如何确定中性点,如何使得负摩阻力更接近实际值。谢谢各位
我公司是一台终端三圈主变(220KV/110KV/10KV),220KV侧和110KV侧都有装设中性点地刀, 220KV侧受电(110KV侧无电源),请问如何操作?(如下图)比如:220KV
我们公司最近想自行制作中性点电阻器,但本人没怎么接触过高压电阻,请教各位是否有这方面的资料?比如电阻加工工艺、电阻算法以及相关的资料。如能提供,不胜感激。:handshake :handshake
分布式直流电源[1]是一种新型的直流电源设备,主要应用于小型开关站和用户末端,为二次控制线路(如微机保护等智能终端及指示灯、模拟指示器等)提供可靠不间断工作电源,避免交流失电时导致微机保护失去保护作用,解决因操作过电压及谐波等因素使UPS失效从而导致微机保护失效问题。同时还可为符合装置功率要求的一次开关设备(弹簧机构真空断路器、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电动负荷开关等)提供直流操作电源。分布式直流电源具有市电交流输入宽压(AC86V~265V),输出方式DC220V、DC110V、DC48V、DC24V各种规格,可以满足各种使用场合。装置最大输出瞬间功率可达1100W(连续功率240W),最小可以满足不同负载的需求。 分布式直流电源体积小,安装接线方便,适合分散安装于各种型号的开关设备内。使之比一般直流屏系统更可靠,更经济(对小型用户终端更明显),又节省占地空间,降低线路损耗及安装工程量,且维护方便,为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提供新的选择方案。 分布式直流电源采用高频电源技术,蓄电池采用自动充电管理模块进行维护,大大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使得装置运行更加安全
一直有个关于接地的疑问。我们在做建筑接地干线的时候,一般都是用40X4的扁钢。但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做法是根据变压器的容量用63或是80的大扁钢接到综合接地干线40X4扁钢引出的预留钢板上。前段是63或80的大扁钢,后面又是40X4的小扁钢,为什么会这样呢?
本帖最后由 ctxc 于 2013-10-9 10:49 编辑 现有一井下照明配电设计,按常规,该照明电源是由井下变电所(中性点绝缘系统)通过照明变压器供给。现业主想利用井上变电所(中性点接地系统)通过照明变压器供给,请教各位,这样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