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建筑物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重复接地及屏蔽接地装置安装工程。
文件格式:PDF文件大小:3.52 M
【某项目防雷接地方案】 1.1 防雷接地概况
如果说埋完覆土后测设,不合格怎么办,再开挖再焊接不就浪费钱么?筏板制作时焊接接地,焊完后测试的数据是否准确。打完混凝土后测试不合格,总不能把混凝土砸了吧,那么什么时候测试能避免费钱啊。
简 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雷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损失正在逐步得到控制和减轻。各国学者对雷电机理和避雷方案作了大量研究,提出各种避雷的理论和方法,各国的政府机构也制定了相应的标准规范,为防治雷害提供了依据。 由于工程设计的需要,信息产业部(原邮电部)从1960年代开始就组织专家对所属通信行业中的雷害事故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极探索,同时积极收集和研究国际电工委员(IEC)、国际电联(ITU)的有关成果和文件,不断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通信局(站)防雷保护设计方案,有效的降低了雷击损害概率。我国的通信行业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防雷及接地技术体系和规范。 尽管如此,雷击造成通信中断的事故还是时有发生。这不仅表明,雷电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其对高度集成化的电子设备和复杂的系统网络的破坏机理还需要不断研究和总结;同时也表明,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通信局(站)的防雷接地设计中任何一个环节均不能忽视。如何因地制宜地确定局(站)的防护方案,正确选用防护体系,是防雷系统达到方案优化、技术经济合理、
知识点:防雷配电装置
变电站防雷接地技术的探究
建筑电气工程防雷接地技术交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雷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损失正在逐步得到控制和减轻。各国学者对雷电机理和避雷方案作了大量研究,提出各种避雷的理论和方法,各国的政府机构也制定了相应的标准规范,为防治雷害提供了依据。由于工程设计的需要,信息产业部(原邮电部)从1960年代开始就组织专家对所属通信行业中的雷害事故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极探索,同时积极收集和研究国际电工委员(IEC)、国际电联(ITU)的有关成果和文件,不断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通信局(站)防雷保护设计方案,有效地降低了雷击损害概率。我国的通信行业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防雷及接地技术体系和规范。 尽管如此,雷击造成通信中断的事故还是时有发生。这不仅表明,雷电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其对高度集成化的电子设备和复杂的系统网络的破坏机理还需要不断研究和总结;同时也表明,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通信局(站)的防雷接地设计中任何一个环节均不能忽视。如何因地制宜地确定局(站)的防护方案,正确选用防护体系,是防雷系统达到方案优化、技术经济合理、运行有效、安全可靠的关键问题。如果不加分析,不考虑设计方案优化,也不考虑具体的地理
交底内容: 1、一般要求 (1)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电力系统严禁利用大地做相线或零线。 (2)相线、N线、PE线的颜色标记必须符合以下规定:相线L1(A)、L2(B)、L3(C)相序的绝缘颜色依次为黄、绿、红色;N线的绝缘颜色为淡蓝色;PE线的绝缘颜色为绿/黄双色。任何情况下上述颜色标记严禁混用和互相代用。
防雷接地引下线利用混泥土柱内两根∅16以上主筋及混凝土灌注桩四根∅16主筋焊接作为引下线,跨接线采用≥12mm圆钢。引下线上端与避雷带焊接,下端与接地装置焊接。相邻的两处引下线间距不大于18米。接地装置为利用基础桩内及基础底板内主筋焊接形成的接地网,所有设备房、电气竖井、电梯井的接地干线以及预留人工接地极的镀锌扁钢、接地端子板等与接地网可靠焊接。在解析8个技术要点之前,先看一下施工材料要求:用于避雷接地系统的镀锌圆钢、镀锌扁钢、镀锌角钢等材料必须是热镀锌件
1 总的技术要求 移动基站的接地应当采用联合接地,是各种通信系统设备的保护地、工作地以及基站防雷地联合接成一个公共地网。站内各类需要接地的通信设备与接地汇集线之间的连接在一起,其导线截面积应根据通过的最大负荷电流确定,一般采用16~70mm2的多股绝缘铜线,严禁使用裸导线布放。 2 接地装置和安装
知识点:风电机组防雷接地
港口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JT 556-2004
请问有了避雷网或者避雷带后,避雷针还需要设置吗,是必须的吗?避雷网或者避雷带是不是必须明装呢,这样才能够把雷电导入地下,对吗?如果是这样 我怎么在有的楼底 看到是暗装的呢?谢谢各位指点?
请教一下各位大大,防雷接地体钢筋跨接应采用多大的圆钢或者钢筋,图集用的是不小于10mm的圆钢或者螺纹钢,有没有某些地方规定要用16mm或者以上的。
高层住宅,筏板厚度接近2米,筏板上表面距正负零地面15米,利用筏板内的钢筋做接地,使用筏板内的上层钢筋还是下层钢筋?水平间距多少?形成多大的网格?屋顶防雷引下线是连接到筏板上层钢筋?还是下层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