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条 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防直击雷接地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并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在共用接地装置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的情况下,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实际应用中,做总等电位联结接地肯定和埋地金属管道连接了,那么如果接地装置如果有三面是在室外做的,另一面是在室内用接地干线引出与室外的接地装置连接,室内外形成闭合,算不算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
我不是很懂,一些基本的问题向大家请教:1,何谓幕墙。。。有玻璃幕墙,石材幕墙之分,有这方面的建筑结构图纸,最后是立面图,分享下好么?2,为何要做幕墙防雷? 应该是幕墙高度较高,有被雷击的可能,所以防雷。怎么做呢?是不是沿幕墙,做均压环就可以。。请大家不吝赐教。。
最新防雷规范,变化在哪里?最新防雷规范刚买到手,这几天忙,还没开始看已经学习的谈一下大的变化在哪里,我重点看一下今年十一后就要执行了必须得学了
防雷规范中一类防直击雷中,当土壤电阻率小于等于500欧.米事,若环形接地体面积大于等于79平方米是,环形接地体不需补加接地体。疑问:环形接地体面积是接地体与土壤接触面积/接地体在土壤中投影面积/还是环形接地体所包围的面积,个人理解为环形接地体所包围的面积,不知道理解是否正确?
一个五层办公室,在转角处弄了个玻璃幕墙,如图所示,本来对幕墙就不怎么了解,再看了网上的文章感觉也太复杂了吧,所以看似简单的这个东西搞得我头痛,,还请各位老师傅小专家帮帮忙,尤其是做过的,一定出出建议,怎么做好
我发现在三级防雷措施上《民规》与《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有不一致的地方。特别是屋面避雷带网格大小和结构柱引下线间距,都不一样。是否按照两者严格的执行?
低压侧配电屏上应装设Ⅰ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并且“每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值和电压保护水平值,均应符合规范要求。(另外保护SPD的断路器,应为SPD厂家配套产品。)其他配电箱如电梯等设置的是Ⅱ级SPD,其参数也应符合规范要求。GB50057-2010第4.3.8.5条这是审图提出来的,请教一下大家SPD参数如何标注比较规范呢?
防雷规范上的,表格5.2.6 布置方式, 安装在水平面上的水平导体, 这个是这个意思吗? 安装在垂直面上的水平导体, 安装在垂直面上的垂直导体。 这三个到底是怎么样子的啊? (1)安装在水平面上的水平导体(2) 安装在垂直面上的水平导体(3)安装在垂直面上的垂直导体
玻璃幕墙规范理解与应用 pdf版资料回复后可见附件
都是一些施工 监理 考证用的规范 有个通信的规范[ 本帖最后由 l614011142 于 2010-10-17 08:35 编辑 ]
审图给提的问题,大家帮忙看看怎么答复:1、按2010年版防雷规范,利用钢筋作防雷装置,应所有结构柱的钢筋均为引下线。GB50057-20104.3.54.4.52、关于接闪带的安装位置有新的要求,望标注在平面图上。GB50057-20104.4.1大家看看,怎么答复。第一个问题,新规范里是说要用所有的柱子吗,我怎么没看到。第二个问题,我看就是多个高度超60米时,我的是6层住宅呀。
JGJ 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规范》中11.7.7关于防雷引下线是这样规定的:“1 当钢筋直径大于或等于16mm时,应该将两根钢筋绑扎或焊接在一起,作为一组引下线;2 当钢筋直径大于或等于10mm且小于16mm时,应该利用四根钢筋绑扎或焊接作为一组引下线。”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4.3.5-3这样说:“敷设在混凝土中作为防雷装置的钢筋或圆钢,当仅为一根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0mm。被利用作为防雷装置的混凝土构件内有箍筋连接的钢筋时,其截面积总和不应小于一根直径10mm钢筋的截面积." 两个标准应该执行哪一个?若按行标优先级应大于国标来说,应该执行前一个,按发布时间来说应该执行后一个。最近我们做的设计按后一条执行的,但审图公司说应该按前一条执行,我们设计负责人(注册电气工程师)说国标大于行标,按第二条执行。大家做设计时都是按哪个执行的呢?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55024-2022防雷部分内容涉及到第三类、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及需加强措施的第二类建筑物,下面列表进行对比如下: 表1 不同类别防雷建筑对比
一、防雷接闪器的安装高度是多少? 接闪器的安装高度是确保其有效捕捉雷电的关键参数。根据我国现行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接闪器的安装高度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总则 1. 为根治微波站,特别是高山微波站通过交流电力引线、微波天线系统以及其它各种进出站的缆线所引入的雷害,达到确保微波站构筑物、站区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站内通信设备的安全和正常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微波站的防雷与接地设计;对于改建、扩建微波站的防雷与接地设计亦可参照执行;对微波站的综合通信楼防雷与接地设计应按《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YD26-89执行。 3. 由于微波站引入雷害的途径多并且遭受雷害机率高,所以微波站的防雷与接地应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治理。采取泄放、消峰、均压等电位的联合接地设计原理,全面系统地做好微波站的防雷与接地设计。 4. 为微波站供电的电力电缆及其它进出缆线必须具有金属外护层或穿金属管道,并埋设于地下。 5. 微波站防雷与接地应统筹设计,统筹施工,加强随工验收和维护管理,以确保微波站防雷与接地的工程质量,做到安全可靠。 6. 当本规范与国家有关标准矛盾时,应以国家标准为准。如执行本规范个别条文有困难时,在设计中应充分论述理由,提出采取措施的报告,报主管部门审批。 <
玻璃幕墙防雷接地的作法探讨 2005-8-11 一、 前言 随着建筑装饰工程的不断发展,玻璃幕墙在中高档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随之而来玻璃幕墙及建筑物的安全性如何保证已是当今一个重要问题。我国现行的电气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施工图集对这方面内容的阐述尚未十分明确,设计单位对玻璃幕墙防雷技术作法说明常见的也不十分具体,从而给从事具体施工和监理的技术人员准确把握质量安全技术要求带来一定的难度。二、雷电对玻璃幕墙高层建筑的危害 众所周知,雷电是天空云层中一种自然的放电现象,雷电流是一种强度极大,作用时间极短的瞬变过程。雷电击中建筑物时,通常会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雷电流在瞬间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会把被击中金属熔化,使物体水份受热膨胀,产生强大的机械力,或者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产生爆炸,使建筑物遭到破坏,甚至雷电的高温引起建筑物燃烧构成火灾和引起触电。 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玻璃幕墙使地表的电场分布发生了严重的畸变,其电场强度比一般建筑物大得多,容易构成雷电发展条件,加上离放电
整理出来的防雷规范,大家来下载喽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 http://www.dq.shejis.com/new_bz/html/28894.shtml?uid=5827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343—2004:http://www.dq.shejis.com/new_bz/html/28898.shtml?uid=582713.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http://www.dq.shejis.com/new_bz/html/27221.shtml?uid=582714.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http://www.dq.shejis.com/new_bz/html/26100.shtml?uid=582715. 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 DL548-94:http://www.dq.shejis.com/new_bz/html/25834.shtml?uid=582716.防雷及接地安装工艺标准 GY32
最近,干一个工程,玻璃幕墙教多,从网上没有找到合适的施工工艺及验收规范,有那位同仁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心得,请上传给我,谢谢了
地面除了大地外,也可以是楼顶吗(叫做参考地面?)如果我选的避雷针长度正好覆盖住楼顶,而不再楼顶再敷设一圈壁垒带,能达到避雷效果吗? 我见很多工程楼顶都没设壁垒带了,但是我理解规范中“地面”应该是可以和大地有电气连接的平面呀? 高手不吝赐教。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