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有哪些设计要求? (1)在墙下条基宽度较宽(大于2米,部分地区可能更窄)或地基不均匀及地基较软时宜采用柔性基础。应考虑节点处基础底面积双向重复使用的不利因素,适当加宽基础。 (2)当基础上留洞、首层开大洞的洞口宽度大于洞底至基底高度时,如要考虑洞口范围内地基的承载力,洞口下基础应做暗梁。或将基础局部降低。 (3)素混凝土基础下不必做垫层,但其内有暗梁时应注明底部钢筋保护层厚为70,或做垫层。地下水位较高时或冬季施工时,不得做灰土基础。刚性基础一般300厚。 (4)建筑地段较好,基础埋深大于3米时,应建议甲方做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当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时,可不再外伸。地下室内墙可采用砖墙,外墙宜用混凝土墙。每隔30~40米设一后浇带,并注明两个月后用微膨胀混凝土浇注。不应设局部地下室,且地下室应有相同的埋深。地下室顶板应考虑施工时材料堆积荷载。 (5)地面以下墙体如被管沟消弱较多,应考虑抗震的不利影响,地下墙体宜加厚。 (6)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但沉降缝两
本帖最后由 张玉峰2016 于 2016-5-10 22:12 编辑 大家看看画得合理么?有没有设计漏洞!嫩不能帮我调以下!使之合乎基本模数!
1、条形基础计算结果中Q(kn/m)是如何计算出来的?跟读取的砖混荷载有什么关系?我计算砖混条形基础时,一段墙的砖混荷载是365KN/m,采用自动生成条形基础,进行碰撞检测,计算结果Q(kn/m)是492kN/m2,另外一段墙的砖混荷载是626KN/m2,计算结果Q(kn/m)是481KN/m。还有另一段墙的砖混荷载是349KN/m2,计算结果Q(kn/m)是256kn/m。2、砖混自动生成条形基础,进行碰撞检测与不进行碰撞检测的基础宽度结果是不一样的。比如两段横墙间距4m,布置条形基础后进行碰撞检测,生成的基础宽度是2.3m,不进行碰撞检测的基础宽度是1.9m。为什么两个墙进行碰撞检测与不进行碰撞检测都是单墙基础,但是基础宽度却不一样了。3、两段墙间距只有1.8m,不进行碰撞检测生成的两个单墙条形基础宽度都是2.2m宽,但已经超过两段墙的间距,进行碰撞检测后,生成双墙基础,基础宽度是4.3m,但是pmax却大于1.2fa,这种问题有没有解决的方法?4、砖混基础读取荷载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读取砖混荷载,这样竖向力能够在墙上均匀扩散,另一种是读取PM荷载,
通过对某砖混结构加层改造的设计实践,介绍了加层改造的方法,分析了在加层改造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地基及基础的处理,墙体抗压、抗震验算,节点连接处理,如何保证新结构与原结构连接的整体性,楼梯间处理,构造柱的连接等,并提出了结构加层对施工技术的要求。给出一些具体的构造大样,供工程设计参考。关键词: 直接加层法;砌体结构; 基础; 楼面; 屋面; 构造柱
某某砖混公寓楼施工组织设计自己做的不知道怎么样内容简介:工程概况1、某某公寓楼工程由某某公司建设,建设地点位于 ,总建筑面积2875.58 m2,其中下部为架空层,上部五层顶部一层阁楼层住宅,其中:架空层447.42m2 、标准层2300.90m2、阁楼127.26m2,建筑层数为5+1层,建筑高度17.20米;本工程建筑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结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建筑等级为三级,耐火等级为二级。管理员注:作为砖混结构的施组来说内容详尽,算是不错的施组,不足之处,将一些重要节点附图说明就更好了。应对 技术条件介绍一下,施组中没这一项!谢谢,继续努力!!!
请教:我正在做一个六层住宅楼的基础设计。根据地勘资料,基础型式为人工挖孔桩。我的思路是上部结构按线荷载传给基础梁,把桩视为梁支座,计算出梁(连续梁)的支座反力,再将此反力传给桩,计算桩的竖向承载力。不知:1.能否这样考虑?2.支座该视为简支还是固定?
有一栋住宅楼,砖混结构,在以前设计时并没有考虑抗震(郁闷),现在被检查出来了,被要求进行加固。请设计院给出加固方案,我们设计接触的不多,加固,尤其是这样整个建筑的加固做的更是很少,没有什么经验的,请朋友们给指点一下,或介绍几本参考资料,最好是介绍一下经典的砖混结构加固的方法和实例!!谢谢!
1.砖混结构底层的计算高度为什么要如下这样要求? 如果我房屋底层只取房屋高度没有加上地面下基础的高度会怎样呢?有什么影响?这个计算高度在PMCAD里的哪里设置的? (砌体规范5.1.3-1规定在房屋底层,为楼板顶面到构建下端支点的距离。下端支点的位置,可取基础顶面。当基础埋置较深时且有刚性地坪时可取室外地面下500mm处)2.PKPM JCCAD里有 参数设计参数里有一个:一层结构上部作用点标高 这个值 一般怎样取呢?3.JCCAD中 砖混结构一般选用墙下条基 但是这个条基的基础底面宽度和底面标高(也就是基础高度) 都由我们人工设置 ,软件如何保证我们设置的基础深度是否合理,怎样知道我们设计的基础满足上部载荷要求?我是新人,好多都不会,请大家赐教 先谢谢拉
我是个新手,最近在做一个砖混结构,请问砖混里的梁怎么计算?(已经在PM里做好抗震和板的配筋计算了)可以讲讲用PK计算梁的详细步骤麽?越详细越好,谢谢!
计算砖混结构的设计技巧摘要:PKPM 软件是现阶段国内建筑行业结构设计中最常用的计算软件, 灵活使用软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从事结构设计过程中,总结了若干条使用PKPM 软件计算砖混结构住宅时的技巧。PKPM 软件是目前国内工程设计中常用的一种计算软件,它使得以往由人工完成的一些重复性工作转而由计算机更快更好地完成。在砖混结构设计过程中,一般均采用PKPM 软件进行抗震、受压验算并画现浇板的配筋图和进行基础计算, PKPM 软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很多的技巧,只有很好地掌握,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为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的一些设计技巧。现以一栋砖混结构的住宅楼为例进行说明:1)有错层楼板的地方,如果楼板相错5 0 0 以上,一般要按错层考虑。错层时,应在P M 中按两个标准层进行输入,T A T和S A T W E 会自动形成错层数据。如果按一层输入并考虑错层影响,应该在T A T或S A T W E 中,定义弹性节点等措施。楼板相错500 以下时,如卫生间和厨房做防水, 笔者在用PKPM 计算时发现
:) 本人正研究pkpm做砖混结构设计的方法,现在把自己的收获与大家交流,望朋友们多多指教,相互学习,共同进步。:handshake :hug: :loveliness: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请教各位大侠,单层水泵房,6000*18000,砖混结构,层高4.8m,6度抗震。规范7.1.3要求层高不应超过3.6m,这个4.8m层高的设置是否有问题? 拟采用240外墙,240*240构造柱,120顶板;室外地坪设置240*300地圈梁一道,楼板底设置240*240圈梁一道,均按构造配筋;这样的设置是否可行
砖混结构商住楼设计
9度区这样一栋砖混结构如何设计才好?下面是建筑图,还有我做的模型,大家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L砖混结构桩基础如何设计呢?版主dawnplum:你是否明白究竟是什么桩基?是地基处理?还是人工挖孔桩?地质情况是怎样的?这些都需要说清楚!否则说了半天都不是你想要的答案![ 本帖最后由 dawnplum 于 2010-12-31 15:59 编辑 ]
PKPM设计砖混结构住宅的步骤
沿着竖墙出了一个600长,120宽的板,请问是从构造柱里插筋挑板吗?这样设计好吗,如图
图纸简介: 6层砖混结构商住楼设计.dwg6层砖混结构商住楼设计.dwg 投稿网友: jie385753737 上传时间: 2013-08-31
几年前,我在施工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一栋六层住宅楼,砖混结构,东西向。由于是反入口,楼梯在二层以上都移到了南侧。反入口的正上方,在二层以上都是卧室,而且反入口那个开间的正中间,是一道分户墙,240MM厚没有任何门窗洞口,绝对的承重墙。于是设计师在分户墙下设计了一道250*400的现浇梁(下图的L1),还在L1 的南端设计了L2,与L1同截面。LI和L2一直设计到顶层。但是在外墙的入口处却没有特别设置承重梁,只是有楼层通布的圈梁,截面是240*180,配筋小的可怜。 在我的印象中,外墙其实很少用来承重。尤其是这种有洞口的外墙。首层是1800MM的大洞口,二层以上是都是1800MM宽的大窗子,窗子上面虽然有过梁,但是只有60MM厚,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这样能够承载L1的就只有那240*180的楼层圈梁了。 当时我看到这问题后,就向负责我们的公司项目部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们做不了主,后来又找到设计师本人,设计师本人也含糊其辞。据说设计师听到这个问题是一个工地上民工队的技术员提出来的,很是不然。只是马马虎虎的说:加点筋吧。也没做肯定要求,也没出示任何书面文件。<
本帖最后由 顺风又顺水 于 2015-4-2 10:27 编辑 各位大侠,你们好! 1.现自己设计的三层砖混结构的房,座东朝西,现传上平面图,请各位指点有那些不足。2.我家住洞庭湖区,我的那个地基表层是沙土, 请问要做怎样的基础才比较好?如用条形基础,我查了条形基础的施工包括是:垫层、条形砼基础、砖基础、地圈梁,请问是在条形砼基础上再做砖基础最后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