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站有组电容器(Y-Y接法)的其中一相熔断器熔断了,但其配备的不平衡电流保护确没动作,请问高手们,知不知道电容器组的不平衡电流保护定值是怎样整定的啊?
下面是保护动作报告:某220kV变电站35KV#1电容器组397断路器“不平衡保护”动作情况:1、2009年1月12日18点55分29秒887毫秒,#1电容器组397断路器“不平衡保护”启动;2、32秒573毫秒,“不平衡保护”动作;3、32秒647毫秒,397断路器分闸。4、32秒375毫秒,#1主变I套保护35KV侧零序电压告警; 32秒555毫秒,#1主变II套保护35KV侧零序电压告警.5、32秒411毫秒,#2主变II套保护35KV侧零序电压告警; 32秒160毫秒,#2主变I套保护35KV侧零序电压告警.注:397断路器保护装置没有显示当时“不平衡保护”电压动作值。18:55分29秒后台机警铃响,报文显示:#1电容器397断路器不平衡保护动作跳闸,397断路器变为分闸;18:55分43秒发35kV“393、389、387、385、38
我厂6KV电容器组过流故障,测绝缘(2000Ω)。将保险摘下送电(只带电缆、PT、电容器组的星点),不平衡电压保护动作。保护退出后送电,测量开口电压19V(定值15V),将电容器组星点从PT星点上摘开后(只带电缆、PT)测量为开口电压56V。 检查电容器发现有一只电容击穿,更换后挂上保险,接上电容器星点,投上保护送电,电容器运行正常,测量开口电压0V。 检查过程中,电网电压稳定,其它设备运行正常.只投PT开口电压应为0V(PT完好)。,请各高手解释一下,出现的19V、56V的原因谢谢!!!!!!!!!!!
1000kV系统用并联电容器组不平衡保护设计
我现在呆这个厂用RT14保护电容器,我以前的那公司都是用NT熔断器,我也认为NT合适,但是我不知道这个理由,望各位大大有已教我.如果不行理由是什么,如果可行理由又是什么?
农村电力网及其用户的功率因数在一天中的波动较大,采用固定容量的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在高峰时,功率因数可能达到考核标准,而在低谷时,将会出现过不现象,产生无功倒送,这是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这就发生了电容器的控制问题,既应根据配电网无功的变化,对补偿电容进行相应的投切。智能电容器在运行中,可以精准的对过电流、过电压及过谐波作出自我保护,使其免遭过电流、过电压的袭击。此外,智能电容器还可以在其发生故障时,及时切除无功补偿、切断开关、退出运行,保护自身及电网的安全。
原因可能是电容器损坏(一般有三个原因:一.过电压,二发热.三.谐波.)另外可能是保护误动问题是电容器损坏还是保护误动,总有个标准.谐波可以使电容器损坏同时谐波在电容器上被放大造成保护误动.那位大侠给分析一下,感激不禁
最近一段时间我遇到了一个难题,希望大家在这里讨论一下,帮帮忙!经过:最近半年内,我们管辖的35/6kV变电所的补偿电容器频繁出现“不平衡电压动作”现象,测量放电线圈的直流电阻和绝缘电阻都没有问题。并且,90%“动作”后的电容器再一次送电都可以正常运行,但是,过一段时间又会发生这种“不平衡电压动作”现象,有时候间隔十几天,有时候是几天。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我怀疑是不是放电线圈的铁芯有问题呢,产生了磁饱和现象,磁场畸变,最终导致二次电压不平衡呢?但是又不知道如何确定?大家帮帮忙,畅所欲言。讨论一下,也让小弟学习学习!
请问补偿电容器的电流怎么计算?最好告诉我哪些电子书上有详细点的资料,另外电容器的断路器取的值是不是应该比该电流小?谢谢啦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5.1.2电容器装置导体长期允许电流高压不小于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35倍,低压不小于1.5倍。对于10KV系统是否应取1.35倍?有人认为10KV不应算高压,是中压,35KV以上是高压。所以10KV应取1.5倍。到底应取何值,请指点。
我有一台660V电容器自动补偿装置保护为RT00-63A熔断器,电容器为BZMJ0.69-50-3型,接触器为CJX4-63A电容器专用型,负荷为直流电机,不知道什么原因,熔断器老是熔断。
请教图中用红色标注的内容显示应采用电容器组端部两相短路时,流过保护安装处的电流,在下理解保护安装处的电流应为参考答案(已经用红色标注出来)中的11.01KA除以电流互感器的变比,也即在下没有理解为什么参考答案中的该电流没有除以电流互感器的变比?提前谢谢您的回复。顺祝您周末愉快。
说明TBB[1]-[2]/[3][4][1]代表装置额定电压(kv)[2]装置额定容量(kvar)[3]单台电容的额定容量(kvar)[4]电容器组的接线方式和保护方式: AC--单星形差动电压保护 AK--单星形开口三角电压保护 BL--双星形不平衡电流保护你在实际中又是怎么采用甚么保护方式呢?最好能说一下你的理由!
1。《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2008第5.4.2条:应按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37~1.50倍选择。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2-2008第8.1.2条第2点:可为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5~2.0倍。以上两个标准到底按哪个执行?
10KV高压并联电容器 星型连接方式 其中 一相的中一个电容单元发生故障 (每相7个电容单元并联) 不平衡电压保护动作怎么理解不平衡的电容值产生不平衡的电压 并联的电容器 电压都不是一样的么
现做个电气化铁路电容补偿的工程,设计图纸上电容器规格型号为BAM-8.4KV-100kvar,实际厂家到货型号为AAM-8.4KV-4.51uF,我计算了一下100Kvar电压为8.4KV的电容器容量的却为4.51微法,可BAM为并联电容器型号,而AAM为滤波电容器型号,请问并联电容器与滤波电容器的区别,那样电容器更适合电气化铁路
0.4千伏电容柜,电容器的保护用熔断器好还是用微断路器;现在一般用RT16(NT00)的熔断器,考虑用DZ47的微断路器代替,避免更换熔丝,维护方便
装置里有“闭锁遥合”软压板,可人为自行投退,闭锁遥合--顾名思义是当压板投入,即不能远方遥控合闸。该压板除了可操作投退外,我发觉当做继保试验时,跳闸继电器动作后,该压板会自动投入。我大概明白这是电容器特有的一种保护吧,因为电容器事故跳闸,不能强送电。设此压板就是防止故障跳闸不轻易使重合?需运行人员去现场仔细查看无意外方可再送电?那么也没有闭锁就地合闸啊?
工况:1、10kV电容柜一台,总容量480kVar,单只容量160kVar,星接;一次顺序为:电源进线-喷逐式熔丝-电流互感器-真空接触器-电容器-电抗器;其中放电线圈接在电容器两端。 2、 现场调试运行正常,因为现场安装熔丝螺丝松动,造成运行一段时间造成B相熔丝熔断。但是电容保护单元未报警动作。电容器保护单元设定值5V。现场做了如下检查与试验: 1、线路检查,均正确; 2、测试开口电压为0.3V左右(熔丝未恢复),此时保护单元开口电压设置0.25V,正常动作; B相熔丝恢复正常(电容器组工作正常)后: 1、开口电压回路绕过B相(A/C相结成开口三角),正常报警动作; 2、单独测试A、B、C相放电线圈二次电压值,均正确; 3、A、B、C相放电线圈放电线圈二次绕组接成开口三角形,量电压仍未0.3V左右; 问题:1、请问同行的朋友们有没有在现场遇见过此种现象?最后找到原因在哪里?如何解决的此种问
请教图片中的电容器电流和电抗器电抗的计算公式来自哪里?提前感谢您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