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低浊水给水处理设计规程
我们水厂一到冬天就用水库水,水库水的那个清哦~~~~原水浊度基本上是5-8度,形不成矾花的,即使好不容易有点点矾花也是太轻了,反池了都!各位对如此原水有没有一些好的处理建议?附:而且我们水厂的处理构筑物停留时间很短,受条件的限制已经没有办法再扩了。
本帖内容节选自《净水技术》杂志2014年第五期《超滤膜直接过滤处理低温低浊水的试验》 傅金祥等著摘要:中试采用超滤膜直接过滤处理低温低浊水,考察了超滤膜的除污性能和影响膜污染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超滤膜直接过滤的出水浊度恒低于0.1NTU,对COD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7% 和14% ;处理水量越低,过滤周期越短,反洗强度越大,跨膜压差(TMP)增长越缓慢,越有助于缓解膜污染,使超滤膜系统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低温对膜污染的影响不容忽视。 低温低浊水因其温度低(0-4℃)、浊度低、水的黏度大等特点成为水处理领域中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1,2]。冬季北方地区水厂通常采用增加混凝剂投加量和投加高分子助凝剂的方式来改善混凝效果,但处理效果并不明显。超滤膜几乎能将细菌、病毒、两虫及水生生物全部去除;处理系统
规范规定:斜管沉淀池的表面负荷最小值为2.5mm/s,但是这只是对温度较高的原水来说。在东北,秋冬初春时,低温低浊是常遇到的,以前不少水厂的斜管沉淀池表面负荷都采用国标,但是运行时发现这个值便大,中国市政东北院做过长期的试验和生产实践,表明:“东北地区,考虑低温低浊时,斜管沉淀池的表面负荷值不能大于1.5mm/s。”但是如果采用别的沉淀池,小弟就不知道国标值是否能正常运行了,但是我推断应该取比规范值小的值。
给水厂藻类太多,进水是低温低浊,需要对工艺进行优化,国内国外有没有什么先进的技术可以解决?希望各位兄弟姐妹能帮帮忙。谢谢!
我这地处祖国北方,冬季水库源水水温只有1度,浊度只有50多度,要投加什么助凝剂才好啊?现在都有哪些助凝剂啊?最经济的是哪一种啊?还有哪些有涉水文件啊?等待中!:) :) :) :) :) :) :)
污水好氧池溶解氧一直上不去,这可能和我们的曝气头有关系,年数较长了,这两天一直进水COD又相对高一些,溶解氧的压力更加大了,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溶解氧,不要告诉我降低进水COD,因为没有办法控制在很低。
我国借鉴日本MGGH工艺,并结合国内燃煤电厂实际情况,将余热利用和电除尘性能结合在一起,开发了适合我国的低低温烟气处理系统。 低低温烟气处理系统(MGGH)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环保工艺系统,具有提高除尘效率,克服传统GGH易堵塞和SO₂泄露等问题,消除烟囱“烟羽”等环保节能的综合优点,符合我国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的要求。 低低温高效烟气处理系统综合应用烟气余热利用技术,通过热回收器回收空预器出口烟气余热,使除尘器入口温度由120~150℃降低至90~100℃,促使粉尘比电阻相应降低,进而大幅提高除尘效率,并有效脱除烟气中绝大部分的SO3,满足低排放要求,节省湿法脱硫工艺耗水量,减少烟囱水汽的排放。
对于大多数污水处理工艺来说,温度对于污水处理效果的好坏是一个很关键的影响因素,低温对于生物处理会产生哪些危害。对于任何一种微生物,都有其适应生长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会产生以下多种影响:
水源污染是当今世界范围所面临的普遍问题,尤其是富营养化污染以及工业污水排放引起的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问题。水中藻类也影响着给水处理效果,一些藻类(如蓝藻)在代谢过程中产生藻毒素,严重威胁人畜健康。某些藻毒素可引起慢性病(如肝炎),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我国自2007年7月1日开始执行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后,规定指标由原标准的35项增至106项。而且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水源水质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根本的好转,因此水质标准的提高和水源水质恶化的矛盾在一定的时期内还会更加突出。
CAST工艺在寒冷地区污水处理厂的应用.pdf
小弟在设计白酒厂废水处理时遇到点困难,主要是酿造废水COD、BOD浓度太高,而TN浓度太低如果采用UASB方案的话,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足,影响调试和处理效果。请教各位前辈如何解决。先谢过拉!!附:酒厂几股废水水质,最后是排出后厂外废水坑的水质类型 采样日期 pH CODCr BOD5 氨氮 悬浮物洗瓶水 06-1-28 6.65 68.3 33.6 0.0856 1.33×103锅炉除尘 06-1-28 6.02 29.3 11.2 0.238 1.79×103酿造糟液 06-1-28 4.53 1.25×105 5.27×104 52.32 1.56×104东大坑污水 06-1-28 7.12 859 314 9.810 1.34×104
最近有一个广西的项目,设计处理规模5万吨/天,实际3-3.5万吨/天。采用处理工艺为MSBR,设计进水水质为:BOD5<200mg/L,COD<400mg/L,SS<220mg/L,TN<40mg/L,TP<4mg/L。由于外管施工问题实际进水水质:BOD5=20~50mg/L,COD=80~120mg/L,TN=20~40mg/L,氨氮=20~30mg/L,TP=2~4mg/L。处理后系统出水:BOD5<10mg/L,COD=10~20mg/L,TN=15~25mg/L,氨氮=1~5mg/L,TP=1.5~1.8mg/L,SS<10mg/L。想问下各位同行,有没有接触过类似进水水质的市政项目,采用的是何种工艺,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如何?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域温差大,对于污水生化处理微生物的活性也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活性降低,尤其北方寒冷地区大多位于北纬40°以北,冬季气候寒冷,冰冻期长达3~6个月, 最低气温一般在-30℃以下,冬季生活污水平均水温不高于10℃,最低水温可
冬季或低温环境下,污水处理厂氨氮急剧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水温,污水处理生化池的效率大幅度降低,导致污水处理厂氨氮比平时有所升高,当水温低15度以下,硝化速率降低,低于5度以下,微生物休眠,硝化作用停止。
冬天来临,伴随着低温、暴雪、冰冻等恶劣气候条件,污水处理厂将面临诸多问题。由于水温过低,导致生化系统生物活性下降,处理效率降低,易造成指标超标。
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大多位于北纬40°以北,冬季气候寒冷,冰冻期长达3~6个月,最低气温一般在-30℃以下,冬季生活污水
冬季运行前的准备工作,北方地区冬季时间长,月平均气温低,为保证冬季设备正常运行,必须采取相应的防冻措施,污水处理厂在进入冬季运行前,通常要做好以下工作:
污水处理行业低碳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