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做一个过公路涵洞的设计,涵洞总长7.5m,设计过水断面0.8m*0.7m(宽*深),涵洞墙体为M7.5浆砌块石,断面为上顶宽0.6m,下底宽1.2m,C30钢筋砼盖板厚0.3m,盖板厚0.3m,规格为2.0m*1.0m,配筋为Ф25@120双层双向布置,沥青恢复层厚0.1m。想请教各位师兄,这样的设计合理吗,结构是否稳定。
一、前言 公路挡土墙是用来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一种构造物。在路基工程中,挡土墙可用以稳定路堤和路堑边坡,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占地面积,防止水流冲刷路基,并经常用于整治坍方、滑坡等路基病害。 二、挡土墙设计的基础资料及设计参数 (一)基础资料 挡土墙设计时,必须具备以下资料:路线平面图、纵
我国《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是在原《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JTJ014-86)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高等级公路的建设,由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主持,有关交通部门的教学、科研、设计、管理等18个单位参加,开展了“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与参数的研究”,历时4年,并把研究成果纳入了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现行的《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是在97版的基础上做了部分改进,比较适合我国的公路沥青路面的建设实际,但与国外的一些先进设计方法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几点看法。 1我国现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概况
浅 析 公 路 隧 道 的 设 计 和 施 工 结合本管段隧道的TRANBBS设计情况和TRANBBS施工中的实际情况,特对各分项工程分化讲解如下:一、隧道衬砌类型的分类隧道衬砌类型一般分为:整体式衬砌、复合式衬砌、喷锚衬砌和装配式衬砌。一般常用的形式是前面三种。复合式衬砌是指外层用锚喷作初期支护,内层用模筑混凝土作二次衬砌的永久结构,两层间根据需要设置防水层。(为防止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间的不同变形而引起混凝土出现裂纹,一般在两层间均设置隔离层)适用于Ⅲ级及以下软弱围岩。复合式衬砌中喷锚支护是柔性结构,是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和围岩密贴共同变形。 喷锚衬砌是指以喷锚支护作永久性衬砌的通称。喷锚衬砌适用于地下水不发育的Ⅲ级及以上围岩的短隧道。 从受力结构来区分,整体式衬砌、复合式衬砌、喷锚衬砌:整体式衬砌中的喷锚支护是作为临时支护措施(是为保证施工安全而用的),不是永久结构受力的部分(其实肯定受力),模筑混凝土是永久结构受力的部分;复合式衬砌中喷锚支护作为初期支护(当然也作临
课题目标简介:(一)设计基本资料1、沿线自然地理环境1) 地形、地貌:龙泉至夷陵二级公路主要位于山区地区,有部分房屋建筑群。具体详见所给地形图(每人一张地形图)。2) 地质:本路段地质状况较好,山体稳定,主要生产花岗岩等。3)地震: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本地区地震烈度为Ⅵ度,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大中桥考虑地震烈度按七度设防。4)气候: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特征是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不严寒、夏无酷暑、春早夏长、温暖湿润。因地形复杂,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基本呈垂直分布,光、温、水地域差异明显。2、将混合交通折算成小客车的年平均交通量辆/昼夜:11000辆3、技术等级:二级公路4、自然区划:位于东部湿润季冻区5、路面材料类型:根据地质资料,按照主材盛产情况等确定路面类型。课题内容及具体要求:(一) 课题主要内容:(1)路线平面线形设计(2)路线纵断面设计(3)路线横断面设计
文件格式:PDF文件大小:11.1 M
我是一位刚刚走上道路设计的一个设计员,对于公路立交的设计还不是很明白。希望大虾能抽出宝贵的时间回复一下求助帖子。对于立交设计在选择绘图软件上有什么要求。A_纬地、B_鸿业、C_EICAD、D_civil-3d在进行立交设计时需要收集哪些资料。如果使用civil-3d 进行建模可以出道路横断面设计图之类的基本的设计图纸吗?还是只能用civil-3d来建立模型计算土石方量。
公路排水 一般均用明沟。尤其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地面坡度大,水流快,明沟能充分发挥排水作用。当洪流超过设计能力而溢流时,排除积水也较迅速。其排水设施有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急流槽、倒虹管和渡槽等。
某公路沥青砼配合比设计
公路连拱隧道设计与施工
公路粉喷桩施工组织设计
交通部公布了《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的公告:关于公布《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的公告 现公布《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该细则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部,日常解释和管理工作由编制单位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负责。请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总结经验,若有修改意见请函告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以便修订时研用。 特此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章)二○○七年五月十六日主题词:公路 细则 公告-------------------------------------------------------------------------------- 交通部办公厅 2007年5月18日印发 哪位大人有这个细则啊如果有的话,可否共
1峡口隧道施工横洞峡口隧道长约6500m,隧道进口位于高岚河河谷绝壁上,施工困难,为保护洞口环境,设计采用施工横洞进入主洞施工,横洞位置选择与主线角度约80°,横洞长86m。横洞与主洞连接处设置横洞,横洞断面采用行车横洞断面。施工横洞断面宽度由原设计为5m,施工过程中调整为6.8m,以方便施工。施工横洞为施工临时通道,为节省投资,施工横洞洞身段采用喷锚支护,洞口及与主洞连接处为保证施工安全采用复合衬砌。施工横洞洞口采用超前小导管进洞,洞口边、仰坡采用喷锚防护。施工横洞与主洞连接处参照行车横洞与主洞连接处的支护设计,设置工字钢门架,并在衬砌连接处设加强钢筋。施工横洞打通后,逐步形成了4个掌子面,洞内拼制二衬台车。由洞内出洞时,采用导洞方案,最大限度保护了洞口环境,同时确保施工安全。2石门垭隧道通风斜井优化宜巴高速石门垭隧道为一座上、下行分离的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特长隧道,隧道左线长7524m;石门垭隧道右线长
在冬季,道路积雪、结冰会对交通运输构成安全隐患。据统计,15%左右的交通事故与道路积雪有关,公路积雪已经成为交通的“白色杀手”。在桥面、隧道出入口及长纵坡路面此类问题尤为严重。采用常规的机械除雪或撒盐融雪均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选择高效、环保的融雪除冰方式及时融化路面积雪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美国SuperiorGraphite公司在采用导电沥青路面进行道路融雪除冰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此基础上,文中提出以石墨及炭纤维制备融雪除冰导电沥青路面的设计思路。 1导电沥青路面融雪除冰机理
新奥法作为隧道工程设计施工的方法和原则,目前在公路隧道工程设计施工中被广泛应用。在依据新奥法原理建设的现代隧道中,按照设计规范规定,依据施工之前的地质调查、钻探及物探等资料,采取工程类比方法进行设计。由于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及复杂性,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断层、破碎带、瓦斯、严重风化层等特殊地质,而仅仅依据施工前的地质勘探成果,是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出来的,所以面对施工反馈的实际地质情况,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动态设计。 动态设计是在预设计的基础上,对衬砌结构进行合理的修改,以使其适应更为具体的围岩条件。动态设计的依据是施工过程中反馈的各种信息,包括地质超前预报、监控量测数据、掌子面的地质描述和实际存在的地质条件,通过分析与反分析所获得的这些信息,与预设计时的地质资料对比,根据地质变化情况,对隧道施工方法(包括特殊的、辅助的施工方法)、断面开挖步骤及顺序、支护参数等进行合理调整,以保证施工
施工中反分析法分为:a)增量位移法,是将模拟开挖的有限元模型与优化反分析方法相结合,利用某一开挖步前后监测所得增量位移,对某隧道开挖土体参数进行反演,并根据反演结果预测后续施工对土体及支护的影响.b)根据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破坏信息进行的反分析法。 3.动态反馈设计 动态反馈设计是根据开挖面揭示的地质条件、监控测量获得的数据以及地质超前预报结果,对隧道支护结构的设计、施工方案及时进行修改的设计模式。旨在使隧道支护结构的形式能随时适应实际的围岩地质条件,从而使工程建设既能经济合理,又能确保安全。下列情况需进行动态反馈设计:
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①纵坡设计必须满足《标准》的有关规定,一般不轻易使用极限值②纵坡应力求平缓,避免连续陡坡,过长陡坡和反坡③纵断面线形应连续,平顺,均衡,并重视平纵面线形的组合 从行车安全,舒适和视觉良好的要求来看,要求纵断面线形注意有以下几点:在短距离内应避免线形起伏,易使纵断面线形发生中断,视觉不良;避免“凹陷”路段,若线形发生凹陷出现隐蔽路段,使驾驶员视觉不适,产生莫测感,影响行车速度和安全;在较大的连续上坡路段,宜将最陡的纵坡放在底部,接近顶部的纵坡宜放缓些;纵坡变化小的,宜采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纵断面线形设计应注意与平面线形的关系,汽车专用公路应设计平、纵面配合良好协调的立体线形;纵坡设计应结合沿线自然条件综合考虑,为利于路面和边沟排水,一般情况下最小纵坡以不小于0.5%为宜,在受洪水影响的沿河路线及平原区低速路段应保证路线的最低标高,以免遭受洪水冲刷,而确保路基的稳定;纵坡设计应争取填、挖平衡,尽量利用挖方作就近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废方,接生土石方量,降低工程造价;纵坡设计时
公路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