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注论坛转来的,哪位高手帮忙解答一下尊敬的朱老师: 您好,我正在阅读你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应用与分析》一书,受益匪浅。今天有个问题想向您请教。《应用与分析》一书中第235页,关于【特一级】框架柱和和框支柱剪力调整一栏中,均是在【一级】框架柱和框支柱的基础上放大两个1.2倍。我在新【高规】3.10.2条第二款与3.10.4条第二款中只看到柱端剪力增大系数取增大20%,不知道另一个1.2倍从何而来。有人说是3.10.2条柱端弯矩增大20%,剪力是在这个弯矩增大的基础上求出,然后再放大1.2倍,而我认为弯矩和剪力增大系数均是对【一级】框架柱或框支柱(已考虑强剪弱弯)的增大,剪力增大系数没必要放大两次。不知我的理解是否正确。另外就算可以放大两次,新《高规》3.10.4条第二款说:【其余层】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应增大20%,并未说底层柱下端及与转换层相连的柱上端的弯矩应增大20%(而是取得增大系数1.8),而《应用与分析》235页从上往下数第七格剪力一栏中仍然取在一级的基础上两个1.2连乘,不知道另一个1.2从何而来,请朱老师不吝赐教
1.“《抗震规范》要求:剪力墙端柱截面宜与同层框架柱相同,并应满足本章第6.3节对框架柱的要求;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端柱和紧靠抗震墙洞口的端柱宜按柱箍筋加密区的要求沿全高加密箍筋。”1)这条容易控制,无非构造满足框架柱即可。2) 规范中似乎并没有找到,计算时端柱需要按框架柱要求执行(例如:弯矩、剪力放大系数等等) 2.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其框架总剪力应按0.2V0和1.5Vf,max二者的较小值采用***”,那么1) 剪力墙端柱属于框架柱还是非框架柱,是否参与0.2V0的分配了?2) 框架柱在弯矩及剪力根据不同的抗震都等级是要有放大系数的,剪力墙端柱是否需要调整?3. 同理在框支结构中,剪力墙端柱是否属于框支柱?如果属于框支柱,那么除要满足第2条的内容外。1)框支柱的纵筋从构造上还应伸入上一层的剪力墙中。2)还有其他种种.....
本帖最后由 旭日东升 于 2013-12-20 17:22 编辑 框支梁与框支柱用于转换层,如下部为框架结构,上部为剪力墙结构,支撑上部结构的梁柱为KZZ和KZL。 框与柱与框架柱的区别也就是所用部位不同,然后结构设计时所考虑的也就不尽相同了。 芯柱呢,在砌体规范及结构设计中有定义的,只是目前为止,我没有做过有芯柱的工程,先把芯柱的定义写在这儿吧 芯柱是墙体砌筑完成后施工的柱,按芯柱平面图布置芯柱,芯柱截面不小于120xl20mm,芯柱沿房屋上下贯通,并与各层圈梁整体现浇,芯柱内竖向钢筋按设计,一般1Φ16;芯柱钢筋应与基础梁或基础的预埋钢筋搭接,上、下楼层的钢筋在圈梁上部搭接,搭接长度为40d;每层墙体砌筑完毕后,砌筑砂浆必须达到一定强度(强度平均值≥1.0MPa)后,方可浇灌芯柱砼,每一层的芯柱必须在一天内灌注完毕;在灌芯柱前,必须清除砌块孔洞内凸出的砂浆,与砌块底部的毛边,以便于浇灌芯拄砼和避免形成“颈缩”现象;每层砌第一皮时,芯柱位置应采用清扫孔的砌炔(K422D)砌筑。浇注芯柱砼前
手上一个工程,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范围剪力墙抗震等级为3级,框支柱是2级,框支梁按规范应该是2级,但是与框支柱相连的框架梁抗震等级怎么确定?规范哪里有写吗?微博私信朱炳寅,只是回了我在他的高规书上,没有直接回答我,郁闷……,哪位大神能回我吗?
本帖最后由 出门忘伞 于 2016-10-1 22:13 编辑 用广厦建框架结构却出现框支柱,没有转换层,也没有指定转换层。 本人新手,望各位多多指教。广厦模型:
本人做一个6度区的框架结构,三层。根据规范为四级框架,框架结构中存在几根托柱转换的框支柱,此时的框支柱以及定义的框支梁的抗震等级应为几级?规范上只定义了部分框支剪力墙的框支框架抗震等级最小是二级。
一地下水池结构,局部地上有一两层房子。 按照建筑小房子作成 砖混的 。三层模型一起建,当然地下是混凝土侧壁和大底板,砖混抗政不满足 ,是不是下面刚度太大的缘故。想了个办法,把 小房子独立建模,层高增加500——1000。砖混满足了。这个结构地下 看起来算框架剪力墙, 上面是 砌体 ,所以模型不能整体算,也就 用来导荷载来验算承载力和抗浮力。我的问题是,小房子令出来等于没有考虑地下一层的刚度,抗政满足了能说明问题吗 ? 还是要小房子调整为框架,我也建立个模型,倒是美什么问题的 只是按照建筑开窗要求一6M的框架梁只能做成240X300,当然刚度还是由办法的,把中间次梁作成 240X500的。框架柱子作240X240,也不大号,看能不能作成240X300的。 各前辈能否作过的指导下,谢谢!!!
做设计的时候,有些不大的住宅或者办公楼,建设单位要求用砖混,可有些设计师坚持用框架,请问各位:在设计的时候什么情况下该用砖混,什么情况下该用框架呢?
框架的伸缩缝一般是55m,这个是不是可以放宽些,做到70m违反强条吗?我看现在好多工程都用后浇带来代替伸缩逢,这种方法可行吗?
我用PKPM计算框架结构,发现框架梁的配筋包络图比用弯矩包络图计算的配筋面积小,请问各位大侠这是怎么回事?我原以为是因为弯矩乘以折减的缘故,但是经过计算不是这样的。
一个多层框架,因建筑造型需要框架柱截面要做这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我原本建议只收柱截面不作转角,最后由建筑作外包包成有转角的样式,但甲方不同意.不过计算倒是符合规范要求,以前作过柱下圆上方跟下方上圆的,不知道象这次这样的变化在计算上和构造上还需要注意些什么?
原有框架前后柱300*500,梁:300*1000,跨度12米,现我进行了变更,考虑层高3.6受限,梁改为300*800,现浇板厚100在距前柱8米的位置,在左右又设一柱,形成一十字梁,搭一框架梁,300*700,跨度7。2米左边柱为300*500,右边柱为240*240十字梁只承担屋面板传来的荷载,我现在担心,240*240这柱太小,不知能受得了700高的梁不?请高手指点[ 本帖最后由 liuzhangyan96 于 2008-12-8 11:52 编辑 ]
请问下如果在用pkpm做框架结构的时候如果模型做了局部的改动,那么在计算之后,在出梁平法施工图或柱平法施工图中还用绘新图或重归并吗?如果重归并的话,那么之前改的梁支座还有柱双偏压改筋不是都要重新改正?麻烦前辈给指导指导,谢谢啦
请问,常用结构计算软件能够计算吗?还是一定要用有限元软件?小弟比较着急,请高人指点。结构如图
现在有一坡屋顶框架结构,还没接触过,建模的时候能不能作平屋面建模,这样做需要处理荷载吗,具体是怎样?框架结构无地下室,需要在一层建模设圈梁,一层全房间洞吗?我自己觉得没必要,但是一层墙底需要做什么处理呢?还有基础想做柱下独基,但是关于拉梁和地梁的概率还不是很清晰,什么时候需要设,需要设哪个?请大家赐教,小弟感激不尽
高规 10。2。11-3,按照6。4。7的配箍特征值增加0。02,但是,fc的值要不要低于c35的混凝土取C35的值呢(16。7MPa)我做到历年试题里的解答是C30还是取的C30的值哪位高手来解答
有墙肢的框架柱,墙上有暗柱配筋,框架柱有框架柱的配筋,如何考虑配筋的方式?[ 本帖最后由 zhangyan_z.y 于 2010-5-1 01:34 编辑 ]
六层框架结构,一层400*400的柱子,其他的350*350 一层4.8M,其他3M其他都算过了,刚重比差这么多是什么情况啊,求大神指点!:'(
关于框架基础拉梁的认识 在《抗震规范》6.1.11中提到,框架单独基础在某些情况下宜设基础拉梁。 其中的两种情况:一是“各柱基础底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压应力差别较大”;另一个是“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黏性土层、液化土层或严重不均匀土层”; 这两条给人的感觉好像基础拉梁是抵抗不均匀沉降的;而且从拉梁的名称上理解,好像拉梁主要是起拉的作用。这是顾名思义产生的错觉。 拉梁的主要作用有如下几点: (1) 减小首层柱的计算高度; 在没有地下室的情况下,首层柱高=首层层高+埋入土中的柱高;如果没有拉梁,则相对于上部楼层来说,本该加强的底层会变得又高又柔,不利于抗震;
相关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