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个技术问题,我这儿有个很小的框架,因为上下层高相差较大,底层6m,上部都是3.6m侧向刚度比算不过,试来试去只有收截面最管用,但是现在有个问题,收截面的话一次性要从600x600收到400x400,一共就是四层的房子,一共几千个平方,算倒是算过了,位移角和受剪承载力以及剪重比刚重比都没有问题,侧向刚度比差一点点,问题不大,从指标上看没什么问题了,想问实际情况这样的问题大不大毕竟一次性收截面很多
本人现在做一套六层的全框架结构(非抗震)但是外墙楼梯角部两个框架柱子在楼层纵向不能用梁直接拉结因为楼梯平台是挑出去的 这样在楼层位置只能用挑梁拉结还有就是梯梁和平台梁拉结请问这样可行??急需得到各位的指教谢谢先了
六层钢框架结构,框架梁相对底层柱线刚度为0.2,,柱子相对线刚度为1.25,其之比大于5合理吗,注意是柱子的远大于梁,而不是梁大于柱。小弟毕业设计的疑问,希望各位先辈开导
多层框架结构,2层地下室,嵌固端在1层地下室顶板,模型中布置了两跨范围的车库刚度比就超限了,不布车库时结果没问题,这是怎么回事,不是应该布上车库更有利吗?
请教谁知道关于框架的一层柱子的抗侧移刚度小于二层柱子的70%该怎么办, 我的二层柱子高3.6米,一层的层高4.2米,再加上室内外高差0.75米和基础上高2.1米,那么一层的柱子高就是6.05米. 结果算出来抗侧移刚度就太小了.哪位大虾可以指点指点
刚做一底框结构,一层底框,地下一层地下室,上托五层,刚度计算时是否应考虑框架柱作用,若考虑剪力墙布置很少,刚度比就超限了同志们有同感吗?
框架结构梁、柱线刚度比过大时,对结构设计是否不利?记得以前看书的时候,曾经提到梁、柱的线刚度比易接近,这样才能满足梁柱节点为刚结的要求;若它们的比值很大的话,应当如何处理呢?或者说设计时应该注意那些方面?非常期待高手能指点一二,万分感谢!!!
在算横向刚度时,一品框架是横向还是竖向的,还是都可以,比如轴线为1-10,A-D。下面说法对么:边框架边柱为A-1,A-10,D-1,D-10边框架中柱为A-2到A-9和D-2到D-9中框架边柱为B-1,B-10,C-1,C-10中框架中柱为B-2到B-9和C-2到C-9另外,若建筑是个躺着的L形,在计算横向侧移刚度时候,横着的长的一字型与边上竖着的短的一字型交叉部分的框架,还有竖着的那部分框架怎么计算。 因为参考很多计算书中都是一字型的,所以不知道L形的怎么算,还是每个梁和柱的刚度都要算?就是有的梁和柱不知道怎么分类,我一字型部分是三跨,倒过来的部分是两跨,那算横向侧移时倒过来的部分的横梁是和一字型那边的横梁垂直的还是平行的?还有有的边框架立面也有中框中柱什么的,就是交叉的地方,所以概念比较模糊,不会算,求解答~~~
1.网架结构是否可以将下部支承框架和上部网架分开计算,什么时候必须要整体分析?2.分开计算时,下部框架的屋面如何模拟,我设板厚0,可以采用刚性楼板假定吗,还是弹性板3,但是我试算了二者的结果还是可以说完全不同。具体怎么处理请大神指教
提高框架-核心筒结构抗扭刚度
最近在看林同炎老先生的《结构概念与体系》中的第三章第四节框架式空间结构部分,其中提到:在真正的框架结构中,框架作用程度主要由梁柱刚度比决定的。如果单柱刚度比梁刚度大,则大部分倾覆力矩将由每个柱的抗弯作用来承担。如果梁的刚度更大些,则柱内的弯矩要减小,而成对轴力将分担大部分倾覆力矩,这样,抗弯作用将由独立的柱受弯转为整个框架受弯,独立柱的抗弯力臂很小,而成对柱形成的框架力臂则很大,这就要求柱子之间的梁要相对地比较刚劲才行。当梁与柱刚度比为大于4:1时,可认为完全框架作用。 附图是对安全框架作用的解释 仔细推敲,确实如此!但却很容易让人想起之前在抗震理论中学到的“强柱弱梁”的梁铰机制,这样一来,二者相矛盾。这该怎么解释?而在实际的结构设计中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难道是我对完全框架作用与强柱弱梁两者的概念理解不够吗?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跟我同样的困惑?
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就是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的桥梁或者水闸启闭室下面的框架结构,其一个平面通常设置了联系梁,刚度很大,而另一个平面则没有,而且两根柱子还是并排的,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平面的刚度很大,而另一个平面的刚度很小,但众所周知,结构的稳定是由刚度弱的那个平面所控制的,这样,就使得这种结构布置并不合理,但是这种结构又随处可见,请问为什么?
论文简介:提出了一种基于挠度法的节点刚度测试新方法。这种方法从节点刚度的基本定义出发, 认为梁上某点测得的挠度值实际上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一是因梁的理想弹性弯曲产生的, 二是因节点域变形导致梁发生转动而产生的。 投稿网友:hgzjw007 上传时间:
最近在看林同炎老先生的《结构概念与体系》中的第三章第四节框架式空间结构部分,其中提到:在真正的框架结构中,框架作用程度主要由梁柱刚度比决定的。如果单柱刚度比梁刚度大,则大部分倾覆力矩将由每个柱的抗弯作用来承担。如果梁的刚度更大些,则柱内的弯矩要减小,而成对轴力将分担大部分倾覆力矩,这样,抗弯作用将由独立的柱受弯转为整个框架受弯,独立柱的抗弯力臂很小,而成对柱形成的框架力臂则很大,这就要求柱子之间的梁要相对地比较刚劲才行。当梁与柱刚度比为大于4:1时,可认为完全框架作用。附图是对安全框架作用的解释仔细推敲,确实如此!但却很容易让人想起之前在抗震理论中学到的“强柱弱梁”的梁铰机制,这样一来,二者相矛盾。这该怎么解释?而在实际的结构设计中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难道是我对完全框架作用与强柱弱梁两者的概念理解不够吗?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跟我同样的困惑?
提高框架核心筒抗扭刚度几点措施.
平面钢框架单元刚度矩阵的建立 new
最近遇到点问题:有支撑的钢框架有什么简便的计算方法能判定强弱支撑,钢结构设计规范上的太笼统了,不知道具体怎么算,有高手指点迷津,谢谢啦1
提高框架-核心筒结构抗扭刚度几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