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如果框架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百分之五十的时候,框架底层柱底弯矩是不是要乘以弯矩增大系数?而当框架承担的弯矩小于百分之五十的情况下,框架底层柱底弯矩不需要乘以增大系数?大家对于这点是怎么理解的?
PKPM生成的一榀框架,恒荷载作用下弯矩图,柱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有两个数值,即两个弯矩图的数值,这些数是什么算来了?知道的麻烦告知下。
《施书》2013版第1144页,例8.3.25:题目中给出轴压比小于0.15适用《高规》6.2.1条,角柱上端考虑弯矩增大后的设计值是Mt=104.8,柱下端给出永久荷载、活荷载、地震作用标准值为1.5,0.6,115,施书中是按照6.2.2条弯矩增大1.5,疑问在于之后的计算。我的理解是按照6.2.4条应该对角柱弯矩设计值进行1.1倍的增大,然后用角柱增大后的值求出底层角柱剪力设计值,然后利用6.2.4条对角柱剪力值乘以1.1增大。但是施书中,只是对最后的剪力设计值进行角柱增大,但对前面的弯矩值没有进行角柱增大。这个不知道该怎么理解?
小弟初出茅庐,最近一个工程,框架七层,八度区,一级抗震,PKPM计算出了有一些柱子出现上层柱纵筋配筋比下层的大,请问这种情况正常吗?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发生,是模型的问题还是受力的问题,请问你们有遇到这种情况吗?:):)
《抗规》条文说明 6.1.14条中,当框架柱嵌固在地下室顶板时,位于地下室顶板的梁柱节点应按首层柱的下端为“弱柱”设计,即地震时首层柱底屈服,出现塑性铰。……《抗规》条文说明 6.2.3条中,框架结构计算嵌固端所在层即底层的柱下端过早出现塑性屈服,将影响整个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 关于这两条很是费解,各位高手在此为小弟指点迷津吧!谢谢……
PKPM和YJK柱子剪跨比简化算法中,柱净高取值好像没有减掉梁高,取的是层高,不知大家看法如何,再有h0如何取值,箍筋和纵筋直径还没定呀,请指教
一个多层框架,因建筑造型需要框架柱截面要做这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我原本建议只收柱截面不作转角,最后由建筑作外包包成有转角的样式,但甲方不同意.不过计算倒是符合规范要求,以前作过柱下圆上方跟下方上圆的,不知道象这次这样的变化在计算上和构造上还需要注意些什么?
有墙肢的框架柱,墙上有暗柱配筋,框架柱有框架柱的配筋,如何考虑配筋的方式?[ 本帖最后由 zhangyan_z.y 于 2010-5-1 01:34 编辑 ]
利用弯矩图快速设计预应力框架梁
根据《抗规》6.2.3条:一二三四级框架结构底层,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7,,15,1.3,1.2. 选中荷载参数后的增大1.2倍后 <
2008版施岚青应试指南第1081页中,在求地震组合下的框架柱的弯矩时,重力荷载代表值下的弯矩和地震作用下的弯矩,其分项系数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下的弯矩对结构有利时为“1”,对结构不利时取“1.2”,但徐建的书中重力荷载代表值下的弯矩下的分项系数都是1.2,我查了《建筑抗震设计手册》上面的例题,在地震组合时,重力荷载代表值下的弯矩下的分项系数都是1.2,请问那个对?
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框架柱断面为1000×1000mm、柱间净跨为7400m,框架梁下口钢筋为2425 4/10/10,砼标号C50,抗震等级为二级,锚固长度Lae=38d=950mm,钢筋长度等于950+7400+950=9300mm,使用9000mm长原材料焊接或直螺纹连接300mm短钢筋头,接头率50%,接头位置在柱梁核心区内(锚固区内)是否可行?如果可行,依据什么条文?
框架柱的配筋某办公楼,为五层混凝土框架,其柱配筋变化很大,不知原因,试举两例。1、柱KZ42层数 B×h 角筋 B边一侧中部筋 h边一侧中部筋-1 500×500 425 425 4251 500×500 425 425 4252 500×500 420 425 4253 500×500 420 425 4254 500×500 425 425 4255 400×500 420 425 4252、柱KZ48层数 B×h 角筋 B边一侧中部筋 h边一侧中部筋-1 500×500 425 220 2201 500×500 425 425 2202 400×500 425 420 2203 400×500 425 420 2204 400×500 428 328+225 3205 400×500 425 225 220说明:1、这两
砖混住宅,在顶层由于建筑需要,形成了如图结构形式,这个GZ1是不是形成框架柱了,请问要怎么处理啊?[ 本帖最后由 yyb1130 于 2011-10-28 13:42 编辑 ]
框架柱的角筋是怎样手算的有以下计算书,但是不知道角筋是怎么来的:就是这行:“1.7 截面计算配筋面积 截面角筋面积为 Asctotal = 615.75 mm2”设计信息材料 混凝土 : C30 fc = 14.30N/mm2 ft = 1.43N/mm2 纵 筋 : HRB400 fy = 360.00N/mm2 Es = 2.0105N/mm2 箍 筋 : HPB300 fyv = 270.00N/mm2 箍筋间距 100.0mm设计信息 构件类型 : 27 - 底层柱, 框架柱 计算长度 : l0x = 4000.0 mm, l0y = 4000.0 mm 重要性系数 : 0 = 1.0 构件分项系数 : Rd = 1.0截面位置 : 顶部截面一. 截面信息 1. 设计内力 轴力,弯矩设计值 : Nmy = 22.7kN (受压
柱子钢筋绑扎搭接长度 锚固35d时候应该乘上 搭接系数吗??
框架柱的箍筋加密区到底是如何定位的呢,11G101-1图集第58页为何没有标明,真的很纳闷,现在所在项目抗震等级为3级,地下一层,框架结构,想请教各位前辈,指点迷津啊!! 有人说是1/6柱净高,也有人说是1/3柱净高,图集中提到的嵌固部位到底如何理解呢~是不是地下室顶面就是传说中的嵌固部位呢~~
求大神们支支招,目前一个工程,由于一些原因独立基础埋深10M,上部是异性柱,由于埋深太深,首层一下采用方柱(包住异性柱),但是这样柱的高度也有9.5M左右,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保证柱子不失稳,但是实际上我们该怎么判断框架柱是否失稳?PKPM里面能查询吗?求指导,急急急急!~!~!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4-11-25 19:15 编辑 发个资料希望大家能用上,弯矩图大全帮助你解决很多工程问题。 一、 方法步骤 1 、确定支反力的大小和方向(一般情况心算即可计算出支反力) ●悬臂式刚架不必先求支反力;
本帖最后由 poty 于 2016-4-15 12:41 编辑 由于受基地尺寸的影响,两个柱子不在一条轴线上,不知道这样布置合理不?黄色圆圈区域里的两个柱子。